天天看点

戴笠发迹,有老同学投奔,他是如何对待的?

作者:齊例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导语:戴笠在蒋介石的任命下成为特务处处长,新的权力地位令他备受关注,吸引着众多人前来投奔。然而,一次老同学的拜访让他领悟到权力的变迁,也让他明白,友情在政治斗争中可能不再起作用。

戴笠发迹,有老同学投奔,他是如何对待的?

戴笠,特务处的新任处长,充满权力的气息环绕着他。人们纷纷寻求他的青睐,希望在他这里找到职位。不仅有他的故乡乡邻,还有旧识和亲戚朋友。戴笠看到这股求贤若渴的潮流,他愿意培养自己的亲信,也愿意吸纳人才。

戴笠发迹,有老同学投奔,他是如何对待的?

戴笠的故乡江山县的乡下人也来投奔他,衣着土气,言辞粗犷,但这并不妨碍戴笠接纳他们。他知道,这些人虽然粗俗,但经过调教和培训,能够听从命令,比在家乡过着艰苦生活要强得多。

戴笠发迹,有老同学投奔,他是如何对待的?

然而,有些人似乎无法放下过去的黄埔时光,戴笠在黄埔军校时位卑言轻,处处需要人照顾,没人把他放在眼里。他不得不用小恩小惠讨好别人,争取朋友。如今,他身居要职,可以发号施令,任命下属,蒋介石对他寄予厚望,他有权力了,想要大干一番。

戴笠发迹,有老同学投奔,他是如何对待的?

于是,来了一位黄埔同学,是唐纵带来的,叫叶彦士,也是黄埔六期生。他曾和戴笠一同求学,甚至还曾受过戴笠的请客之恩。叶彦士希望借此机会在特务处谋取一个官职,甚至超过唐纵,因为唐纵已经当上了副处长。

戴笠发迹,有老同学投奔,他是如何对待的?

当叶彦士出现在戴笠的办公室时,戴笠本来打算友好地迎接他,但却被叶彦士的称呼搞得心情不快。叶彦士直接称呼他为“老戴”,这让戴笠感到不悦,他认为自己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

戴笠发迹,有老同学投奔,他是如何对待的?

尽管内心不悦,戴笠没有表露出来,而是安排了唐纵陪同叶彦士。然而,叶彦士的不懈打趣和粗鲁的称呼让戴笠更加不快。他暗中期待叶彦士改变,但这位老同学却继续用老绰号称呼他,似乎毫不在意他已是处长。

戴笠发迹,有老同学投奔,他是如何对待的?

事后,唐纵引戴笠离开会客,戴笠面露难堪的神情,心里暗自愤怒。他并没有表露出来,而是装作无事,继续与叶彦士聊天,寻找一些共同的话题,希望能改善局势。

然而,叶彦士继续开导唐纵,一时语不惊人死不休,自娱自乐地说着曾经的趣事,提到黄埔时的外号“马脸”,不断嘲笑戴笠的外貌。叶彦士看到戴笠不快的神情,还以为是在开玩笑。

于是,戴笠决定试探叶彦士是否有别的目的,于是他直截了当地问:“老叶,你这次来,是单纯的叙旧,还是有其他事情?”叶彦士闻言一愣,不自在地回答:“老戴,这个嘛,当然是希望能在这里谋一个职位。”这句话让戴笠感到不快,但他还是问:“你有什么特别的才能或者背景吗?”叶彦士颓然回答:“老戴,现在我混得不如你,您有什么职务空缺吗?”戴笠沉默了一会,然后唤来唐纵。

唐纵进来后,告诉叶彦士特务处人员已满,没有合适的职位,唐纵不得不以处长的名义提供了20块现洋,表示希望叶彦士能理解特务处的情况。这让叶彦士感到受辱,但他也理解戴笠不再是当年的老同学,而是特务处的处长,权力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叶彦士最终妥协,告辞而去,同时也感叹着友情在政治斗争中可能无法占据主导地位,权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这次的亲历经历让戴笠明白了权力的变迁和友情的相对无足轻重。不论过去如何,现在的政治斗争已经改变了人际关系,让友情变得脆弱不堪。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