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玉米收完不让种了?一地率先“合土统营”,大量农民身份即将转变

作者:未央Talk

文|远山

编辑|多鱼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玉米是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以容易种植、产量较高而在北方大面积播种,随着秋天的到来,玉米又到了丰收的季节。

对于农民来说,丰收就是对他们一年辛苦下来的最好回报,身心上都带着满满的成就感,一年生活质量的好坏就看秋季的收成如何。

农民都是靠种地为生,有地种才会有收成,但这段时间,听说一地率先实行“合土统营”,大量农民身份即将转变。

玉米收完不让种了?一地率先“合土统营”,大量农民身份即将转变

这可能就意味着,在收完这茬玉米收完之后就不让种了,而这个政策对于农民来说,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和变化呢?

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合地统营”,其意思就是合并流转土地,之后由第三方进行统一经营,所以才会说“玉米收完不让种了”。

最先实施该政策的是河南濮阳,出台这个政策就是考虑到土地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为此而做出的调整,之前所实施的“小田并大田”等政策就已经透露出了调整信号。

玉米收完不让种了?一地率先“合土统营”,大量农民身份即将转变

大陆现在的农村仍然采用的是小农经济模式进行种植、生产,让农民的生活有了可靠的保障,在他们辛勤耕耘之下,每年都能换来丰硕的果实。

这种劳动模式虽然满足了农民日常生活需求,却无法产出更大的收益,而“合土统营后”则会改变这一情况,使收益率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不过实施“合土统营”之时也会出现其他方面的顾虑,比如农民在耕种时会不会像之前一样爱惜耕地,会不会因为一些原因而懈怠粮食生产。

玉米收完不让种了?一地率先“合土统营”,大量农民身份即将转变

这些问题都与国家农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合土统营”不会很快在全国推广,在试行之时发现问题后会逐渐进行完善。

现在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耕地,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民的收入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现在已经过渡到“半工半农”的结构。

但他们的主要稳定收入还是来自于耕地,如果他们失去土地经营权,那么就会对他们的收入产生直接的影响。

玉米收完不让种了?一地率先“合土统营”,大量农民身份即将转变

除非为农民再打开新的收入渠道,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收入来源,只有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才会使“合土统营”得以落实。

以前农民的利益都与耕地面积的大小直接挂钩,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已经不再靠人力为主导,先进的农耕设备大大提高了耕地、种植、收割效率。

由此可以看出,耕地“由小变大”并不会明显提高农民的收益,只有采用先进技术、实施科学管理才能真正保障农民的利益。

玉米收完不让种了?一地率先“合土统营”,大量农民身份即将转变

所以想要推广“合土统营”政策,就要同步发展农业产业和改变农民的收入结构,只有达成协调、统一才会创造更高效的收益。

国家实施“合土统营”是为了保障粮食供应,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就要看是否能带动起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这积极性取决于他们的收入结构和产业升级状况。

根据以上的内容可以总结出,这是一个具有发展战略目标的政策,同时也影响到农民的后续生活,这就意味着农民的身份也即将面临转变。

玉米收完不让种了?一地率先“合土统营”,大量农民身份即将转变

现行的农耕制度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以此保障农民的原有权益,但是随着“合土统营”政策的实施,将会有大量农民慢慢转变为“工人”。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会在农村会持续出现剩余劳动力,他们未来将会彻底脱离农业生产,对于这些农民和后代来说,他们不再拥有分地的机会。

现在已经有部分地区的农民已经拥有了《土地股权证》,这就是“合土统营”即将实施的“前兆”,只是还没有完全普及。

玉米收完不让种了?一地率先“合土统营”,大量农民身份即将转变

拥有“股权证”的农民在实施“合土统营”之后,他们有可能会变为土地“股东”,如果手中的土地属于开发区,那么他们会成为某些产业的股东。

这对于农民来说确实是一个身份上的转变,他们不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而是成为工人、农场主或者是生意人等等。

所以说,《土地股权证》是农民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最好证明,要充分认识到这份证明的重要性,这是在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玉米收完不让种了?一地率先“合土统营”,大量农民身份即将转变

因此农民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当实施“合土统营”之后,会有开发商等来谈合作“生意”,农民在转变身份的同时,也要看准市场行情。

而那些准备投资经营的农民更要提前做好功课,充分使用自己的权力,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