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举成名却难返家乡,金榜题名不忘初衷

作者:用户蓝莲花16

农历十一月初六,江苏省泰州府的举人姚锡集合同窗好友,一起前往省城南京领取朝廷发放的会试盘银,准备赶赴京城应试。会试报到的截止日期是农历十二月初一,根据路程估算,他们必须在十月底出发,否则难以按时赶到。

一举成名却难返家乡,金榜题名不忘初衷

当天,姚锡首先去省学政Fu Bangyan府第拜见,Fu老先生是泰州最有名望的士绅,姚锡考中举人后,Fu老先生就一直给予他很大帮助。Fu老先生听说姚锡要赴京会试,特意召见他,给他十两银子作为路费,叮嘱他一定要好好准备,争取在会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举成名却难返家乡,金榜题名不忘初衷

姚锡连连谢过, Fu老先生的帮助,让他对会试充满信心。姚锡一行人来到南京,按规定到布政使司衙门领取会试盘费,每个人发给十两白银。盘费虽不算多,但对于姚锡等出身普通的举人来说,也是不小的帮助。领到盘银后,姚锡一行人买了船票,准备乘船至安徽进京。

一举成名却难返家乡,金榜题名不忘初衷

船上的生活简陋难耐,姚锡一行人只能睡在甲板上,吃的也是自带的干粮。由于人数众多,船只往往超载,航行速度慢,加上江流湍急,整个航程颠簸不已。幸好姚锡出身富贵,在家里练就了一身本领,不至于如同其他举人那般难以应付。历经千辛万苦,姚锡一行人终于在十二月初五抵达京城。

一举成名却难返家乡,金榜题名不忘初衷

按规定,他们要在顺天府领取入场签,才能正式入场会试。签到手续办妥后,姚锡来到榻榻米上,一觉睡到天明,为即将到来的会试养精蓄锐。会试期间,他住在京城的一家客栈,生活费用主要依靠家里寄来的银钱支付。会试进行了三天,姚锡最终高中二甲第三名,取得会元的好成绩。

一举成名却难返家乡,金榜题名不忘初衷

会试结束,姚锡准备返回家乡,到顺天府领取路引,凭此可在各地衙门报销会试期间的费用。路引手续办妥,姚锡带着喜悦的心情踏上归途。一场会试,让他实现了举人以来的心愿,也让他看到了仕途的曙光。归乡之际,姚锡心中满是对科举制度的感激,对家人和老师的思念。

一举成名却难返家乡,金榜题名不忘初衷

清代科举制度确实给了很多平民子弟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想要通过层层关卡,实现仕途理想,付出的代价也是惊人的。朝廷发放的盘费和路引虽有助于解决举子们的困难,但相比整个应试过程中的各项开支,其占比微乎其微。真正扛起举子们赴京应试重任的,往往是他们的家人和当地士绅。

一举成名却难返家乡,金榜题名不忘初衷

科举制度的运转,还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推动和参与。所以,我们在评价清代科举制度时,不应只看到它给平民子弟提供的机会,也应意识到背后支撑这一机会的,是整个社会的集体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