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本战国非主流武家史(36)——下野宇都宫的庶族们

作者:赤裸裸的王爷

宇都宫一族在镰仓时期得到蓬勃发展,除了下野,在常陆、美浓、伊予、丰前、安艺、筑前、筑后等各地都有郎党一族,比如常陆小田、美浓氏家、安艺宍户、丰前宇都宫、伊予宇都宫、筑前麻生、筑后蒲生等。

而作为嫡流的下野宇都宫家,也依靠着各色庶流们支撑着走过乱世。包括清党芳贺氏在内,有盐谷氏、武茂氏、横田氏、多功氏、今泉氏、松野氏、落合氏、秋元氏、西方氏、儿山氏、笠间氏等,太多了。这里介绍几家影响力较大的庶流。

日本战国非主流武家史(36)——下野宇都宫的庶族们

盐谷氏

盐谷氏是宇都宫业纲的二子朝业分家后,以盐谷为名起家。也有说法是朝业继承了清和源氏义家流的盐谷氏。

八幡太郎义家的嫡子义亲获罪被平正盛杀害,其子赖纯被流放到下野国盐谷郡居住,并自称盐谷氏。赖纯之孙惟赖与弟弟惟广一起加入赖朝追讨平家的大军,因战功显赫,被赐喜连川十五乡,同样以盐谷氏为名。之后因无嗣,迎宇都宫业纲的二子竹千代为养子,由此源氏盐谷氏变成了藤原氏盐谷氏。

朝业住在御前城,后来筑川崎城移居,旧城成为支城之一,战国末期成为盐谷义道的居城。朝业和哥哥宇都宫赖纲一样,也是有名的歌人,特别是赖纲的妻子是将军实朝的母亲北条政子的妹妹,所以朝业作为御家人侍奉实朝,陪他作歌。将军实朝被暗杀后的第二年,他出家并取名信生,与兄长莲生一起活跃在和歌和宗教中,净土宗祖师法然移葬时也跟随兄长服侍。他在东海道旅行时的游记《信生法师集》具有独特的韵味,不亚于同时代的《东关纪行》、《十六夜日记》的名文。

从朝业到第十三代教纲的时候,宇都宫宗家没有男姓后裔了,于是由同族武茂氏的持纲作为养子继承宗家。教纲对此很不满,在川崎城附近的梨木坂谋杀了持纲及他的家臣,也有人说持纲逃到甲斐国后被讨伐。之后,长禄二年(1458)五月,教纲被引诱到宇都宫城,在城中被谋杀。至此,朝业以来的盐谷氏灭亡了。

后来的盐谷氏由宇都宫氏第十七代成纲之弟孝纲再兴。当时正处于那须氏与宇都宫氏的战乱之中,教纲在天文十八年(1549)的早乙女坂之战、天正十三年(1585)的薄叶原之战中出阵,与那须方交战激烈。

孝纲之后嫡子由纲继承,二子孝信成为喜连川城代。但是,孝信的妻子是那须氏大将大关高增的女儿,因此兄弟俩分成了两派。然后,孝信带着手下趁着黑夜潜入川崎城,进攻放火,使得由纲自杀,六岁的嫡子弥太郎在家臣们的保护下,逃到宇都野鸠森城,两年后才返回。

在丰臣秀吉征伐小田原之际,盐谷义纲让重臣冈本赞岐守作为代理前往,但冈本向秀吉控诉义纲反逆不来,盐谷义纲被改易,其遗领的一部分成为冈本氏所属。义纲投靠了亲戚常陆佐竹氏,关原之战后,随着佐竹氏的移封秋田,成为家老,一直持续到明治维新。

日本战国非主流武家史(36)——下野宇都宫的庶族们

盐谷氏家系参考

横田氏

宇都宫氏五代赖纲的次子越中守赖业被分封到横田乡,取地名称为横田。分支出上三川、中三川、今泉、竹林、松野、秋元、石井、刑部、桑岛等多个庶子家,与氏家(南北朝时期在下野断绝)、盐谷、多功氏并列为宇都宫一族屈指可数的一门。

日本战国非主流武家史(36)——下野宇都宫的庶族们

横田家部分分支

承久三年(1221),“承久之乱”爆发,赖业作为宇都宫氏的部将出阵。六月,赖业担任宇都宫军先锋,率兵到势多桥探查敌情。这时,从敌阵中飞来一支箭,射中了赖业的铠甲。拔出一看,大箭上漆写着“信浓国住人福地源十郎俊定”。赖业笑着说:“我相信敌人也有刚勇之士,作为回应,我也来支箭吧”,他在大箭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环视敌军后,瞄准队长模样的人的雨笠,拉紧刚弓放了一箭。一声箭响,雨笠被吹飞,敌阵一片哗然,己方的士兵们欢呼起来。

于是,赖业在宇治川之战中身先士卒,准备渡河。但是,被激流吞没沉入水中后,在水底想要脱下铠甲,却因上带潮湿而无法解开,用尽全身的力气扯下腰带,脱掉盔甲才浮了出来。而且,据说他游到对岸,光着身子发狂似得杀入敌阵,让人联想到赖业的刚强。

另外,赖业作为歌人也很有名,在《新和歌集》中就有藤原赖业的作品。

“说到春天,去无花的故乡,雁的内心也和煦。”——藤原赖业

赖业作为横田乡的领主,在兵库冢筑横田城,建长元年(1249)在上三川筑城,移到那里。赖业在横田城只待了十二年。此后,上三川城成为横田氏的居城,建治三年(1277)八月,赖业在上三川城去世。享年八十一岁。

赖业死后,其子泰亲继承,他与弟弟时业、实赖等人前往镰仓做官,他们都继承了父亲的血脉,英勇善战,后来孙辈中也涌现出许多武将。泰亲无子嗣,之后由时业继承,时业在横田乡的财经方面的努力奠定了横田氏发展的基础。时业的弟弟义业被赐予那须郡松野乡,以松野为家号。他的胞弟实赖(后来的秀赖)自称蒲生,担任横田阵营的重要一翼。

第三代是亲业(亲泰),次子业澄到河内郡石井乡,被称为石井五郎左卫门尉,成为守卫宇都宫宗家东方鬼怒川沿岸的有力武将。亲业的三男亲纲分家到河内郡落合乡,自称和泉守四郎左卫门尉,成为落合氏的祖先。

就这样,横田氏在支持宇都宫氏作为宗家的同时,自己也世世代代把庶子家分封到新领地来扩张势力。

五代贞朝时镰仓幕府灭亡,之后投身于南北朝之争。“观应之乱”时属于尊氏方,在观应二年(1351)萨土垂山合战中加入宇都宫公纲之阵,攻入敌阵讨得十七骑,立下了汗马功劳。贞朝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敌将的旗指物矢车,足利尊氏赐给贞朝说:“可以永远作为家纹。”贞朝将之前的家纹“左巴”改为“矢车”。

日本战国非主流武家史(36)——下野宇都宫的庶族们

家纹:矢车

到六代贞朝之子泰朝因侍奉镰仓公方足利氏满而与宗家宇都宫氏不和,后来和解,二子伴业成为宇都宫氏纲的义子。

康历二年(1380)五月,宇都宫基纲和小山义政在裳原(茂原)合战中出阵,师纲、纲业进入敌方阵营与敌将奋战,但身负重伤,半死不活地回到城中。在这场战役中,宇都宫基纲不幸战死。

在这次合战中,横田氏的兵将多数战死,阵营崩溃。此后,师纲、纲业父子致力于恢复战损和重整阵营。而宇都宫宗家的家主战死了,横田氏也根本无法伸出援助之手。于是,师纲让在今泉乡的三男元朝担任城代,并委派了整备的任务。结果,今泉氏势力扩大到了城中。但是横田氏依靠同族今泉氏才保住了上三川城,挽回了自己的势力。

应永二十六年(1419)师纲去世,永享八年(1436)纲业病死。上三川城主是纲业的嫡子纲俊,纲俊离开上三川来到宇都宫,成为宇都宫等纲的家臣。持纲被盐谷氏暗杀后,等纲逃往奥州流浪。纲俊跟随主君也离开了宇都宫,上三川城由纲俊的养子纲亲留守。但是,因为年幼,实权是由今泉元朝及其子盛朝掌控。宽正元年(1460)流浪的宇都宫等纲在白河去世,纲俊独自回到宇都宫,次年去世,享年六十岁。

趁此时机,今泉元朝的儿子盛朝成为上三川城主。从此,横田氏在上三川城内的三之丸安了宅邸,作为城主今泉氏的亲卫一翼,致力于同族间的团结。

文明九年(1477)九月,宇都宫正纲与上杉宪忠爆发“川曲之战”,横田纲亲与保业、清业两个儿子一同出阵并战死,继承盛朝的上三川城主盛泰也战死,正纲也在阵中病逝,对宇都宫氏来说是一场非常糟糕的战役了。

天文十八年(1549)九月,宇都宫尚纲(俊纲)在五月女坂合战中战死,前来助战的横田五兄弟(纲维、维业、弥业、茂业、业通)也率领二百余名手下奋战,不幸全部战死。

五兄弟战死后,横田氏由最小的弟弟纲久继承,之后横田氏也作为宇都宫一门侍奉宗家。但是,庆长元年(1596)十月,宇都宫国纲被秀吉没收领地,横田一族分成两派,一是侍奉佐竹氏,二是归农,横田氏迎来了终结。

横田氏其他主要庶流的结局:

1、今泉氏:最后一任三上川城主今泉高光在“宇都宫养子事件”中被芳贺高武逼迫自杀,今泉氏没落。其子宗高被叔父收养,定居横田赖业旧址横田乡兵库冢。

2、松野氏:松野氏一直是宇都宫座下一翼,但是在战国末期改投了常陆佐竹氏,最后还随佐竹氏移居秋田。

3、落合氏:二代断绝后,宇都宫成纲将庶长子继承落合氏,名业亲,成为再兴落合氏之祖。其子政亲在庆长2年(1597年),因“宇都宫养子事件”为支援今泉氏家主今泉高光,亲自奔赴上三川城奋战,但最后与高光一起自杀。

4、秋元氏:16代秋元长朝侍奉了后北条氏,之后又侍奉了德川家康,加入了新参家臣阶层。由于在关原之战中敦促上杉景胜投降有功,庆长6年(1601年)被加封为上野国总社藩1万石。后多次加封,在弘化2年(1845年)转封为上野国馆林藩6万石至明治维新。

日本战国非主流武家史(36)——下野宇都宫的庶族们

横田氏家系参考

多功氏

宇都宫氏五代赖纲四子宗朝于宝治二年(1248)在多功驿筑城,领多功、儿山、大领、成田等约1500町领地,正嘉元年(1257)被任命为石见守,始称多功氏。初代宗朝在正元元年(1259)将家督之位让给长子家朝后,作为石见前司出仕镰仓,作为多功为首的西上条旗头,是宇都宫宗家的重要人物。

他还在弘长二年(1262年),参照宇都宫城内的应愿寺,创建了云光山莲花院西念寺,作为祭祀祖父净阿弥业纲、父亲直阿弥赖纲的宗庙。三子朝定于弘安五年(1282)在儿山筑城分家,多功的本城由二子家朝的弟弟朝继继承。从那以后,多功氏就住在多功城,和赖纲的二子赖业建造的横田城一起,作用于宇都宫城的防卫。多功氏历代多骁勇善战,曾支援宇都宫氏活跃于多次合战。

到建昌一代(1462-1572),其侍奉宇都宫家长达百年之久,这在古代是极少见的。其子长朝人称“宇都宫家第一侍大将”,儿子房朝、纲继,一门三代都是对主家忠心耿耿的猛将。

日本战国非主流武家史(36)——下野宇都宫的庶族们

多功长朝

在“宇都宫错乱”后,主家元气大伤,家中被芳贺、壬生等奸臣把持,忠纲、兴纲、尚纲无不笼罩在他们的阴谋之下。到天文十八年(1549),宇都宫尚纲被设计与那须氏在五月女坂交战中被射杀,长朝和房朝父子与宇都宫军先头部队虽一度逼那须军于绝境,但主君一死,长朝只能饮恨领败军回师。

然而,壬生纲房父子谋反占了宇都宫城,还迎回逃到那须的芳贺高照,大多数家臣惧怕纲房,纷纷背离主家,投靠壬生。只有多功一门三代和芳贺高定等极少数人到真冈城守护少主广纲。长朝与高定一武一文辅佐少主,高定施展谋略铲除了那须高资、壬生纲房、芳贺高照等主家的世仇,还离间壬生和后北条,借佐竹之力夺回宇都宫城。

接着,永禄元年(1558)五月,上杉谦信与芦名盛氏联合,从上野进军下野,迫降小山氏、壬生氏,联合佐野氏、小山氏、结城氏攻击宇都宫城和多功城。广纲与高定将御敌的千斤重担交给长朝,长朝不负众望,与其子多功房朝、家臣儿山兼朝、簗朝光和吉朝父子、石崎通季、野泽保辰、高木道重、上野祐朝、伊泽远江守、木田淡路守,还有随援军赶来的祖母井吉胤、矢板长则等人一起抗敌。长朝亲自讨伐了上杉军的带路党先锋佐野丰纲,上杉军陷入混乱。长朝军追击败走的越后势,一直到上州白井,在岩槻城主太田入道三乐(资正)的仲裁下才和解。这场战役后来被称为“多功之战”。

元龟三年(1572),受小田原北条氏政命令的秩父新九郎、太田十郎、松田左马介等联军2000余大举进攻下野,攻陷小山城,逼近多功城。当时,房朝指挥家臣石崎、野泽、簗等人进行防御,顽强地击退了后北条军,很好地阻止了来自南方的敌对势力的进攻。此外,房朝也被称为暗砾轩,与附近诸将交往颇深厚,天正十七年去世,享年八十七岁。

日本战国非主流武家史(36)——下野宇都宫的庶族们

多功房朝

房朝死后由秀朝继承。秀朝体弱多病,因为没有子嗣,弟弟纲继继承了家督之位。天正十二年(1584),北条氏直抵达佐野表的鲤名沼尻时,纲继作为宇都宫军的先头部队率先出阵,家臣石崎周防守骑马站在最前面,得取一番枪、一番首的功名。

翌年(天正十三年),北条氏直再次率领大军入侵下野,攻下壬生、皆川,壬生氏、皆川氏转为先锋逼近宇都宫城。与此相对,宇都宫氏派遣横田出羽守前往多记城,南方前线多功城则由多功纲继守卫。北条军面对多功一族的强力部署,始终无法推进,为躲避多功城,从间道逼近宇都宫,在城下放火后就逃走了。

天正十八年(1590)丰臣秀吉小田原阵时,纲继与芳贺高武作为宇都宫国纲的阵代来到小田原,向秀吉献上马匹和太刀。小田原陷落后,宇都宫宗家获得十八万七千余石的领地,而芳贺高武、多功纲继等人都是幕后功臣。

庆长二年十月,宗家宇都宫氏被改易,多功氏的领地也被没收。当时家主纲贺的弟弟纲秀侍奉松平美作守定房移居伊予今治,子孙世世代代称为多功孙左卫门,作为今治藩士继续下去。

另外,多功氏嫡系没落,多功城被废城时,一族后来也居住在多功城本丸周边,努力担任家老一职的家族子孙现在也住在旧城内。另外,城址附近的见性寺还留有多功氏世代的坟墓。

日本战国非主流武家史(36)——下野宇都宫的庶族们

多功氏家系参考

武茂氏

武茂城遗址位于栃木县马头町的中心街。正应年间(1288~1292年),宇都宫景纲的三男泰宗建造了武茂城。泰宗最初自称盛宗,但在筑城之际改名为武茂常陆介泰宗,领武茂庄十余乡。

泰宗的长子时景(时纲)被任命为美浓守,其次子景泰被任命为京都守护职,居住在京都·乌丸。景泰之子宗泰是伊予大洲宇都宫氏的第二代城主。时景有五个儿子,长子泰藤在南北朝动乱时期加入新田义贞旗下,始终活跃于南朝方,是名耀天下的武将。次男师泰成为高尾明神的神官,三男泰朝继承了上三川安艺守的家业,四男氏泰初领狩野乡,号为狩野将监。五子泰景领大田乡,称大山田左京亮。

泰藤之后是泰纲、泰道、泰昌、昌忠、忠与,泰昌一代住在三河松平乡,其子昌忠侍奉当时还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土豪松平信光,改名为大久保氏。从那以后,作为德川谱代的家臣,在多次合战中立下战功,作为近世大名大久保氏继续存在。

另一方面,武茂氏的嫡子泰藤在南朝鞠躬尽瘁病死异乡后,武茂家督一职由泰藤的弟弟氏泰继承。氏泰也和兄长泰藤一起为南朝效命,义贞战死后,与兄长分别回到下野武茂乡,在武茂城支配领地。之后似乎也以南朝方的身份行动,但不久由于四周的状况、南朝的衰退等原因,成为北朝足利方的从属。

氏泰有二子一女,长子纲家继承家督,弟弟泰长领常陆国鸟子,女子嫁给横田纲业。纲家的长子持纲成为本家宇都宫满纲的养子,于应永十四年(1407),继承宇都宫氏的家督,弟弟贤珍出家,武茂氏暂时断绝。

此后,持纲的孙子芳贺成高的儿子正纲自称武茂太郎,再次复兴了武茂氏。但是,正纲在宽正四年(1463)继承了宇都宫明纲死后的宇都宫氏,因此正纲的三男兼纲继承了武茂氏,中兴武茂氏成为了一万石的领主。兼纲时代对武茂城进行了修复整顿。

在兼纲时代,常陆的佐竹氏变得强大了,势力波及到武茂地区。天正年间(1573~91),守纲在佐竹义久接受佐竹义重的命令准备攻打武茂城时,派老臣北条义兴到义久的阵中,顺利地和解停战。不过以此为契机,守纲从属于佐竹氏,天正十一年(1583)守纲与一族大山田纲胤、鸟子泰宗等人在久那濑的爱宕山与那须资晴交战,在守纲的家臣星丰前守等人的奋战下,打败了资晴的军队。守纲及其继任者丰纲的时代,与那珂川对岸的那须家为了争夺领地而不断交战,留下了一些相关的传说。

天正十年(1582),那须资晴率领五百骑兵在大桶布阵,攻打武茂城。守纲父子用铁炮抵挡,那须方的大关高增、芦野资泰两员大将带着二百余骑在天神森林中布阵,一齐放火烧了町家。町人吓了一跳,大关方的手下追了上去,甚至闯入地藏院。

这时,守纲召见部将北条守直说:“那须军在町家放火,闯入寺内。是因为增援太晚,报警的钟声太小。东光寺的大钟响彻百里,你把它搬来,作为城里紧急时刻的大钟。”守直说:“您说得没错,东光寺的钟是平城天皇的御代,与弘法大师有关的钟,但夺取它很可怕。先尊父兼纲公也希望能敲钟,但钟不可思议地就是不动”,但守纲不听,守直没办法,只好到东光寺,把主君的命令传达给住待,召集人力想把钟搬过来。

但是,到了内上野这个地方钟突然不动了。守直一边觉得不可思议,一边向守纲传达了“是否将上野之地捐赠给药师如来”的建议。住持为此也在佛堂闭关祈祷了一夜,不动的钟变轻了,平安无事地送到了武茂城。

文禄三年(1594)太阁检地,次年文禄四年武茂丰纲改封到常陆的久慈郡大贺村。之后的武茂城由佐竹氏家臣太田五郎左卫门守卫。然后,在关原之役后,庆长七年(1602)佐竹被移封到秋田,武茂丰纲也随之移封到秋田。此后,武茂氏的历史在秋田得以延续。

日本战国非主流武家史(36)——下野宇都宫的庶族们

武茂氏家系参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