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晋王朝(39)-袁绍的崛起(2)

作者:时光旅行者黄忠
西晋王朝(39)-袁绍的崛起(2)

董卓进京

中平六年(189年)八月,正当袁氏叔侄在内宫诛杀宦官的时候,董卓率领军队抵达洛阳西郊,于北邙阪下与少帝和陈留王相遇。董卓无意中得到了一张王牌,他拥簇着少帝,带着军队浩浩荡荡地开进洛阳城。鲍信对袁绍说:“董卓拥有强兵,居心叵测,如果不能及早采取措施,就要陷入被动,如果乘他长途行军,士马劳顿,发起突然袭击,还能擒拿他。”袁绍见董卓兵强马壮,心里害怕,不敢轻举妄动。董卓商议想废掉皇帝重新立帝,对袁绍说统治天下的君主应当找贤明的人担任。灵帝令人愤恨,董侯还可以,应当立为皇帝。袁绍说当今皇上年轻,没有什么错处传扬于天下,假使不顾礼法,随心所欲,废掉嫡嗣而立庶子为皇帝,恐怕大家觉得不大妥当。

西晋王朝(39)-袁绍的崛起(2)

袁绍出主意招董卓进京

董卓手按佩剑怒斥袁绍,袁绍机智地回答说这是国家大事,请到外边同太傅(袁隗)一块商议。董卓又说刘氏的后嗣不足以留着。袁绍勃然大怒:“天下强横的,难道只有董公”。袁绍把朝廷所颁符节挂在东门上,逃亡冀州。董卓下令通缉袁绍,城门校尉伍琼劝董卓说:“废立大事,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袁绍不识大体,因此害怕逃跑,并非有其它意思。如果通缉他太急,势必激起事变。袁氏四代广布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袁绍招集豪杰,拉起队伍,群雄都会乘势而起,那时,关东恐怕就不是明公所能控制了,所以不如赦免他,给他一个郡守当当,那么,他庆幸免罪,也就不会招惹事端了。”于是,董卓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邟乡侯。

西晋王朝(39)-袁绍的崛起(2)

冀州勃海郡

中平六年(189年)九月,董卓废少帝为弘农王,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他自署相国,又自称“贵无上”,性极残忍。董卓擅行废立和种种暴行,引起了官僚士大夫的愤恨,他所任命的关东牧守也都反对他。各地讨伐董卓的呼声日益高涨。而讨伐董卓,袁绍是最有号召力的人物,这不仅因为他的家世地位,还因为他有诛灭宦官之功和不与董卓合作的举动。本来,冀州牧韩馥担心袁绍起兵,派遣几个部郡从事驻勃海郡在袁绍门前看守他,让袁绍无法行动。

西晋王朝(39)-袁绍的崛起(2)

汉献帝刘协

这时,东郡太守桥瑁冒充三公写信给各州郡,历数董卓罪状,称“受董卓逼迫,无以自救,亟盼义兵,拯救国家危难”云云。韩馥接到信件,召集部属商议,他问大家应当助袁氏还是助董氏,治中从事刘子惠正色说:“兴兵是为国家,说什么袁氏、董氏。”韩馥语塞,脸有愧色。韩馥语塞,脸有愧色。迫于形势,韩馥不敢再阻拦袁绍,写信表示支持他起兵讨董。

西晋王朝(39)-袁绍的崛起(2)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初平元年(190年)的年号是“初平”,而袁绍字“本初”,年与字相合,他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平定祸乱。正月,关东州郡起兵讨董,董卓听闻关东骑兵,因为害怕而毒杀弘农王刘辩,二月迁都长安。当时,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韩馥留邺,供给军粮。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操屯酸枣,后将军袁术屯鲁阳,各有军队数万。

西晋王朝(39)-袁绍的崛起(2)

讨董卓

初平元年(190年)三月,董卓得知袁绍袁术在山东起兵,就把他们的叔父袁隗以及在京师的袁氏宗族全部给杀了。此时,豪杰大多归附袁绍,而且因他一家遭难受感动,人人想着为他报仇,所以州郡蜂拥而起的部队,没有不打袁氏旗号的。韩馥见人心归附袁绍,忌恨袁绍得到众人拥护,害怕他对付自己,于是经常派人阻碍袁绍的一举一动。六月,董卓派大鸿胪韩融、少府阴循、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瓖,劝降袁绍等各路军队。袁绍指派王匡杀掉了胡母班、王瓖、吴循等人,袁术捕杀了阴循,只有韩融因为德高望重免于一死。讨伐董卓的各州郡长官各怀异心,迁延日月,保存实力。

西晋王朝(39)-袁绍的崛起(2)

荥阳之战,只是曹操一人出力

酸枣联军方面,诸将会盟时摇推远在河内的袁绍为关东联军首领,初平元年(190年)对阵董卓部将徐荣的荥阳之战袁绍也派人参与其中。荥阳战败后,酸枣联军的将领每日大摆酒宴,谁也不肯去和董卓的军队交锋。粮尽后,酸枣联军化作鸟兽散,一场讨伐不了了之。河内联军方面,袁绍将军队引到孟津,与冀州十郡郡守、在漳河歃血结盟,盟誓共同讨伐董卓,辅助王室,拥戴天子。在孟津战场,袁绍的部下河内太守王匡与董卓对战,被击败。驻军河内时,原驻扎酸枣的将领曹操、原何进部将张杨都率兵来到河内与袁绍汇合,后张杨跟随袁绍到漳河与匈奴单于于夫罗一起驻兵。南阳联军方面,豫州刺史孔伷去世,袁术麾下的长沙太守孙坚率领豫州兵将在梁东与董卓激战、袁绍任命的豫州从事李延落败被捕后被残忍杀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