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巴以冲突72小时,一场极其广泛的认知博弈,正在中国打响了

作者:勇敢的Ekko

巴以冲突爆发后,中国的舆论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变得更加恶劣。与俄乌冲突时相比,情况更加严重。有人认为以色列在试图道德绑架中国,以消耗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之前我们已经揭露了以色列的流言真相。最近,我注意到在中国上演了一场广泛的认知博弈。先来解释一下认知博弈的概念。最近,中国媒体广泛转载了以色列向巴勒斯坦居住区投放白磷弹的新闻。这引发了网民们的愤怒。白磷弹被国际法明确规定为违禁武器,是反人道的。而以色列则声称巴勒斯坦“伤害平民”,却自己对巴勒斯坦平民的行为更加恶劣,却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我们都知道,国际舆论对中国的打压,是西方媒体利用舆论霸权压制中国的声音。然而,这次中国媒体罕见地“放行”了关于白磷弹的报道。

巴以冲突72小时,一场极其广泛的认知博弈,正在中国打响了

但很快就有人质疑报道的真实性,称报道中的画面可能是2009年以色列使用白磷弹的视频,而不是此次事件。他们指责中国故意伪造重大事件,进行政治宣传。坦率地说,这几乎可以被看作是一场由外部力量介入的认知战,也可以称之为“假旗行动”。一方面,目前中国尚无明确证据证明以色列在此次行动中真的使用了白磷弹。另一方面,大量转载的“以色列使用白磷弹”报道很可能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认知博弈行为。不排除有人故意利用中国媒体没有仔细辨别真伪的漏洞,故意以假乱真,推动中国传出虚假消息。这种行为可以简单地说是故意释放大量有漏洞和错误的“反以色列信息”,等待舆论发酵后再出面证伪和辟谣,以此拉低整体舆论中的“反以色列”情绪和期望。

巴以冲突72小时,一场极其广泛的认知博弈,正在中国打响了

如此反复,一旦真有某些不利于以色列的大消息传出,外界就会本能地产生负面情绪,怀疑消息的真实性。可以大胆推测,这种水平的假旗行动绝对不是几个亲以色列的中国人能够操控的,背后很可能涉及到外部势力对中国的渗透。类似的假旗行动不仅出现在巴以问题上,在过去几年的中国相关话题中,西方也使用了低级红,高级黑的反串和钓鱼等舆论战手段,来影响中国舆论。因此,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人必须重视防范假旗行动。在现代战争中,舆论战变得极其关键,它不仅能瓦解国家的凝聚力,还能摧毁反抗的斗志和意志。不可见的舆论可能比枪炮更具破坏性。因此,我们需要保持警惕,提高辨别能力,以免被假信息欺骗。

巴以冲突72小时,一场极其广泛的认知博弈,正在中国打响了

同时,我们也要主动宣传真实的事实,加强对外传播,强化中国的舆论影响力,以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形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