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奥运冠军自曝:终身佩戴呼吸机!“我才40岁,没想到会这样”

作者:光明网

10月12日

奥运冠军杨威

自曝自己呼吸道出问题

一度吸不进气,需终身佩戴呼吸机

奥运冠军自曝:终身佩戴呼吸机!“我才40岁,没想到会这样”

杨威表示

自己完全没想到

身为国家运动员却在40岁时

戴上了呼吸机

奥运冠军自曝:终身佩戴呼吸机!“我才40岁,没想到会这样”

杨威称

自己最近开始打鼾

医生表示其呼吸道出现问题

吸不进气,需要终身佩戴呼吸机

据了解

因为杨威在睡觉期间

出现长达6分钟吸不进气的情况

非常危险

如果憋气时间再长一点

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奥运冠军自曝:终身佩戴呼吸机!“我才40岁,没想到会这样”

此前

女演员陈乔恩

也曾因睡觉打鼾登上热搜

奥运冠军自曝:终身佩戴呼吸机!“我才40岁,没想到会这样”

陈乔恩表示

自己患有严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如果是深度睡眠的话

一个小时会终止呼吸25次

每次大概会长达50秒以上

因而不得不做手术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一般表现为夜间睡眠打鼾

伴呼吸暂停、白天嗜睡、记忆力减退等

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

脑卒中等多种疾病

甚至因憋气窒息或心率失常而猝死!

打呼噜时

有这几个特点要警惕!!!

如果是喝了酒或者白天太累

偶尔打一打呼噜,这是很正常的

但如果经常出现这些症状

就要格外当心:

①被自己的呼噜吓醒

②睡觉时觉得憋气

③醒来后口干、头痛

④白天困倦、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

01 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在夜间七小时的睡眠时间里有超过30次以上的呼吸暂停或者是低通气,每次超过10秒以上,并伴随打鼾的症状,医学上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当身边的人观察到你经常出现夜间呼吸暂停或憋醒,白天精神萎靡、嗜睡,除此之外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那就很可能是患上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02 哪些人容易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病率高达23.6%,也就是一百个人里面就有约23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肥胖、呼吸道狭窄、患有上气道阻塞疾病和年纪较大的人群,都是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身体的保护,积极进行正确的预防,同时还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选择合适的睡姿,并且室内环境要经常进行通风,保持空气的通畅。

0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哪些危害?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使患者出现呼吸暂停,睡眠质量降低,白天乏力嗜睡,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睡眠紊乱,人体代谢功能受影响,使之出现或加剧肥胖;神经内分泌异常,引起心率失常,造成猝死等严重后果;出现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高血压的情况,引发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使人体加速老化,导致老年性痴呆。

04 如何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精准治疗需要依靠对病情的精确评估,经过充分评估后再进行综合性治疗。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包括了呼吸机治疗、手术治疗和口腔矫正器治疗,要根据对病情的充分评估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也可以通过运动减肥、戒烟戒酒和改变睡觉体位等方式来改善病情。

05 侧卧位能缓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吗?

大多数人在睡觉时习惯于仰卧位,在重力的作用下,我们的舌根和软腭后坠及气道塌陷,就有堵塞呼吸通道的可能,当我们改为侧卧位后,这种情况就能够得到很大的改善,所以睡觉时改为侧卧位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一定的缓解和改善,但并不能起到斩除病根的作用。

06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要如何正确地使用呼吸机呢?

在排除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的可能后,使用呼吸机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首选方法。但许多患者担心长时间使用呼吸机会产生依赖性,所以在呼吸机的使用上非常犹豫,不能长时间坚持使用,造成了使用呼吸机治疗的依从性较低。

实际上,并不是使用呼吸机产生了依赖,而是患者本身的病情需要使用呼吸机,所以患者朋友们并不需要担心长时间使用呼吸机会形成依赖。

在使用呼吸机前,首先要经过医生的专业评估,判断自身是否适合使用呼吸机;其次是不同的呼吸机的性能也不同,要根据医嘱来选择合适的呼吸机;在使用呼吸机的时候,只有选择了合适的压力,才能产生足够好的治疗效果。

07 智能手表的睡眠检测有参考的意义吗?

智能手表的动态监测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进行初步判断,是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的,但如果要最终确诊的话,还是建议到医院睡眠中心或呼吸内科进行专业的检查再作出结论。只需要在医院睡一晚,做一个睡眠呼吸监测,就能清楚自身的睡眠呼吸情况。

08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遗传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具有遗传特征的。在临床上,医生如果发现患者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往往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家族病史,并且建议患者家人也到医院来进行检查和诊治。

综合:九派新闻、新闻晨报、深圳卫健委、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

来源: 广东公共DV现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