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厂商逆袭,韩国厂商败退!液晶面板产业大洗牌,迎来新变革

作者:春风的吻痕

液晶面板是显示器、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它决定了画面的质量和效果。在这个领域,韩国的三星和LG曾经是全球的领导者,但近年来,他们却遭遇了中国厂商的强劲挑战。中国厂商不仅在传统的液晶面板上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还在新兴的OLED面板上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韩国厂商为何会失去优势?中国厂商又是如何崛起的?这对全球显示屏产业又意味着什么?本文将为你揭示这些问题的答案。

韩国厂商的衰落

韩国的三星和LG是液晶面板产业的先驱和创新者,他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投入巨资研发和生产液晶面板,并在2000年代后半期超越了日本厂商,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供应商。 他们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规模效应,为全球各大品牌提供了高质量的液晶面板,并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然而,好景不长。从2010年代开始,中国厂商开始加速进入液晶面板领域,并以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2中国政府也给予了强力支持,通过《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提供了大量的补贴和贷款,帮助中国厂商建设了大量的高端生产线,并引进了国外的技术和人才。 中国厂商不仅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了优势,还在高端市场逐步缩小了与韩国厂商的差距。

中国厂商逆袭,韩国厂商败退!液晶面板产业大洗牌,迎来新变革

与此同时,韩国厂商也面临着内部的问题。三星和LG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和对抗,他们不断地互相诉讼和指责,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 他们也没有及时地转向新一代的OLED面板技术,而是坚持在液晶面板上投入更多。OLED面板相比于液晶面板,具有更高的对比度、更低的功耗、更轻薄的结构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显示屏技术的发展方向。

由于这些原因,韩国厂商在液晶面板领域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和利润空间。根据调查公司DSCC的数据显示,在显示屏生产能力(以面积为准)方面,中国在2017年超过了韩国,预计到2023年将迅速扩大到韩国的8倍规模。 面对这样的局面,韩国厂商不得不做出调整。三星在2020年完全退出了液晶面板生产,并专注于OLED面板的开发和销售。 LG也在2020年停止了在韩国国内生产电视用液晶面板,并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中国和越南等地。

中国厂商逆袭,韩国厂商败退!液晶面板产业大洗牌,迎来新变革

中国厂商的崛起

与韩国厂商相反,中国厂商在液晶面板领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他们不仅在数量上迅速扩张,还在质量上不断提升。他们的目标是从显示屏的“大国”迈向“强国”,并在全球显示屏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厂商的代表是京东方科技集团(BOE),它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企业,也是全球第三大OLED面板企业。 BOE从1993年开始涉足液晶面板业务,并在2003年建成了中国第一条液晶面板生产线。 从那以后,BOE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建设了多条第六代、第八代、第十代等高端生产线,并与苹果、华为、小米等品牌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BOE还积极地布局OLED面板领域,成为全球第一家实现柔性OLED面板量产的企业,并在2019年成为苹果的OLED面板供应商之一。

除了BOE之外,还有许多中国厂商在液晶面板和OLED面板领域崭露头角,如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维信诺、中电熊猫等。他们都得到了中国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享受了税收优惠、土地补贴、低息贷款等政策。 他们也通过与国外厂商的合作和并购,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 他们还通过与国内外的下游客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拓展了市场渠道和需求。

中国厂商逆袭,韩国厂商败退!液晶面板产业大洗牌,迎来新变革

中国厂商不仅在液晶面板和OLED面板上取得了突破,还在涉及显示屏的上游材料和设备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投资。例如,杉杉集团收购了LG化学的偏光片业务,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偏光片供应商之一。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公司则专注于OLED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并与京东方等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BOE也与日本豪雅(HOYA)合作,在重庆市建设光掩膜工厂,力争实现材料和设备的国产化。

这些举措表明,中国厂商正在努力打造一个完整的显示屏产业链,从而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全球显示屏产业的影响

韩国厂商在液晶面板领域的衰落和中国厂商在液晶面板和OLED面板领域的崛起,对全球显示屏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意味着全球显示屏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厂商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国,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 他们不仅为国内的电子产品品牌提供了充足的供应,还向国外的品牌出口了大量的液晶面板,如苹果、三星、索尼等。 这使得中国厂商在全球显示屏产业中具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给其他国家的厂商带来了更激烈的竞争压力。

其次,这意味着全球显示屏技术发展方向可能发生了转变。韩国厂商在退出液晶面板后,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OLED面板的研发和生产上,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保持领先优势,并开拓更多的市场需求。 他们认为,OLED面板是未来显示屏技术的主流趋势,能够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如可折叠手机、智能手表、虚拟现实等。 然而,中国厂商并没有完全放弃液晶面板,而是在继续扩大液晶面板的产能和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在积极地探索OLED面板和其他新型显示屏技术,如微型LED、量子点等。 他们认为,液晶面板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全球显示屏技术可能会出现多元化和分化的现象,不同的厂商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发展策略。这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和体验,也将给显示屏产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我的观点

作为一名新闻创作者,我对这个话题感到非常感兴趣,并且有以下几点观点:

  • 韩国厂商在液晶面板领域的衰落和中国厂商在液晶面板和OLED面板领域的崛起,是显示屏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竞争结果的反映。它说明了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市场需求等因素对显示屏产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它也说明了显示屏产业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行业,需要不断地适应和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和生存力。
  • 韩国厂商和中国厂商在显示屏技术方面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并没有绝对的胜负之分。韩国厂商在OLED面板方面有着较强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但也面临着技术瓶颈、成本高昂、市场饱和等问题。中国厂商在液晶面板方面有着较大的规模效应和价格优势,但也面临着技术依赖、环境压力、质量不稳等问题。因此,韩国厂商和中国厂商都需要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和投入,以实现更好的发展和合作。
  • 全球显示屏产业的未来将会更加多元化和活跃,不同的技术和产品将会共存和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体验。我期待看到更多的显示屏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以及更多的显示屏应用的出现和发展。我也希望看到更多的显示屏厂商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促进显示屏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