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选新作长篇非虚构《故乡那么辽阔,为何还要远行》出版发行

作者:天水在线

近日,人民文学新人奖、华语青年作家奖、丰子恺散文奖得主、85后新锐实力作家王选新作长篇非虚构《故乡那么辽阔,为何还要远行》出版发行,该书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于10月出版发行。据了解,这是其继《青山隐》《彩虹预报员》之后,于2023年推出的第三部力作。

王选新作长篇非虚构《故乡那么辽阔,为何还要远行》出版发行

端午、夏至、中秋、冬至、立春、清明,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岁时节气。当城市将一年365天过成了同一天,人们更渴望看见真实的乡村四季,树木、原野、晨光、夕阳、原汁原味的美食,牵动着都市游子心。作家王选从城市反复回到故乡麦村,把那里的春夏秋冬又一春写成“端午记”“夏至记”“中秋记”“冬至记”“立春记”“清明记”,把故乡四季物候、春耕秋收的细微之处,一一定格、复现,翔实记录了这片辽阔却不荒凉、人烟稀少却人情尚存的土地上的所见所闻,捕捉故乡四季嬗变中无数温暖且令人动容的细节,见证故乡人在城市化浪潮中的生存样态,以一个异乡漂泊者眼中的故乡变迁,呈现青年一代对生命尊严和父辈亲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故乡现实与未来的深切思索。

王选新作长篇非虚构《故乡那么辽阔,为何还要远行》出版发行

《故乡那么辽阔,为何还要远行》作为“隐入尘烟”故事集,异乡职场人的故乡观察手记,诉尽了对故乡的忧与爱,其以故乡为轴,看见辽阔大地上无数的少数人,和远行他乡者的迷惘心绪。故事里的麦村是无数个“隐入尘烟”的故乡之一,故乡的日与夜,日常与黄昏,慰藉着每一个身处异乡、远行漂泊的年轻人。为何我们对故乡又亲近又疏离?故乡那么辽阔,为何还要远行?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王选新作长篇非虚构《故乡那么辽阔,为何还要远行》出版发行

《故乡那么辽阔,为何还要远行》全书共24万字,同时收录了王选拍摄的18幅故乡照片作为彩插,将西秦岭独特的四季景色尽收眼底,并一一配以图注,随书附赠2幅主题明信片。摄影精致,全彩印刷。同时,封面邀请新锐插画师“量书定制”,精美彩插,西北风情跃然纸上。篇章皆有引言,读者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乡愁与爱。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评价道,王选的作品既有短篇的架构,也有长篇的气象。虽只书写了一个普通村庄的日常和黄昏,却是乡土大地上万千村庄的背影、横切面和断代史。整部作品故事独特,气韵饱满,缘事而发,散发出强烈的感染人心的力量。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张楚认为,王选用冷峻克制、细腻深情的笔触,讲述了麦村四十年来的变迁,怀旧的情调、曲折的故事和全景式的记录,将一座村庄呈现给读者,它既是作家对故乡的缅怀,也是对乡土大地的纸上重建。著名作家秦岭认为,王选的创作是在泥瓦盆里发酵面粉,这使他文学的麦田超出了同类型作家的地埂。他像一个年轻的老中医,抬手就能摸准乡村的脉搏,打眼就能瞅准日子的症候。著名作家胡竹峰评价道,王选笔下有静气,旧时光浸透的笔墨,哪怕书写悲伤的故事,也下笔克制,有竹林草木深处的潮湿与内敛。秦岭风情在纸页上摇曳出荡气回肠的悲歌。著名诗人、作家张二棍认为,“80后”这一代作家中,王选的写作广博而丰饶,他正携带着自己的兴趣、骨血、精魂,在文学中穿堂过室,拂袖而立。他的文字,也仿佛錾刻在陇原大地上的一枚枚朱红大印,让人肃然。

王选,1987年出生,甘肃天水人,现居兰州。先后出版《南城根》《那些被光照亮的陌生人》《最后一个村庄》《青山隐》《彩虹预报员》等作品。其中《南城根》一书入选“凤凰好书榜”等图书榜单,并被《环球人物》杂志推荐。《最后一个村庄》入选凤凰文艺年度“十大好书”、“文学好书榜”等多种文学榜单,并被央视《读书》栏目推荐。同时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天涯》《小说选刊》《散文选刊》《小说月报》《雨花》《芙蓉》等刊物发表大量作品,入选多种年度选本,并荣获人民文学新人奖、华语青年作家奖、敦煌文艺奖、长安散文奖、黄河文学奖、林语堂文学奖、丰子恺散文奖等多种奖项,是国内80后代表作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