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俄军和以军全翻车,两大军事强国吃的亏,已给解放军敲响警钟?

作者:前沿知识局

俄乌冲突中的经典一幕,终于也在以色列军队与哈马斯武装组织的交战中重演了,那就是无比精密先进的现代化主战坦克,在改装后的民用消费级无人机面前犹如待宰羔羊一般脆弱。原本顶着“陆战之王”光环的坦克,却难以应对来自天灵盖方向的致命一击。如果说俄军引以为傲的T-90系列坦克在乌克兰战场上被民用无人机击毁,尚且算是近年来刚刚出现的一种新战法,那同样为以色列人所自豪的“梅卡瓦-4”坦克亦死于民用无人机之手一事,恐说明这已经不是什么新战法了,而是正在成为不对称作战中的成熟战术,这是值得各界仔细研究的一个重要军事课题。

俄军和以军全翻车,两大军事强国吃的亏,已给解放军敲响警钟?

哈马斯无人机视角下的“梅卡瓦-4”

关于哈马斯武装以民用消费级多轴无人机向以军坦克投掷炸弹,并成功炸毁装甲厚重且拥有主动防御系统的“梅卡瓦-4”坦克一事,已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疯传了一阵子。而在俄乌冲突中,别看当前的俄军屡屡以低成本的自杀式无人机/巡飞弹、乃至是更加便宜的民用无人机把乌军打到没脾气。但实际上,最初在战场上吃到民用无人机苦头的一方反而是俄军,其是在屡屡吃亏后才认识到了民用消费级无人机的战场价值,并依托该国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产能,才以“你多,那我比你更多”的无人机数量优势掌握了这方面的主动权。

俄军和以军全翻车,两大军事强国吃的亏,已给解放军敲响警钟?

自杀式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威胁坦克的安全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极低成本的民用消费级无人机上战场后,让坦克面临的威胁从传统的二维变为了三维,即坦克乘员不得不拨出更多的精力,用于提防来自飞行高度100米以下的超低空无人机的偷袭。而这恰恰是传统的坦克设计中的一大盲区,因为坦克的最主要任务仍是用于陆战,在对抗超低空威胁时的观察和防御手段都颇为有限。于是乎,单价动辄几百万美元一辆的坦克,就这样被几百元人民币一架的民用消费级无人机给干掉了。

俄军和以军全翻车,两大军事强国吃的亏,已给解放军敲响警钟?

便携式反坦克导弹需部署在一线阵地

平心而论,这种观点确实没错,但仍略有不足。民用消费级无人机上战场后,不仅是对陆战战场纬度的扩展,还模糊了传统军事学说中的“一线阵地与二线阵地”的概念。具体来说,一线部队装备的便携式反坦克导弹,最大射程往往在4~5公里左右,虽比现代坦克的主炮平均有效射程远一些,但仍是一种典型的一线作战武器,射手不可能在距离坦克10公里以上的二线阵地内发起攻击。也就是说,装甲部队仍可凭借较快的冲击速度接近敌一线阵地,冲至有效射程内后即可实施火力打击,让敌方反坦克导弹射手的作战效能大幅下降。

俄军和以军全翻车,两大军事强国吃的亏,已给解放军敲响警钟?

改装后可挂炸弹的民用无人机

但民用无人机出现后,这种做法却不灵了。对于前进中的己方装甲部队来说,遭遇无人机打击并出现损失后,意味着已经与敌方交上了火。但对于无人机操作手来说,其完全可在10公里之外的二线阵地内点杀敌方坦克,即“超视距降维打击”。对一方来说,当前的战斗是激烈的一线作战,而另一方却是在安全的二线阵地。这就是极低成本的民用无人机所带来的的一二线阵地模糊效果,让坦克等传统陆战类武器和同样传统的陆战战法极不适应。

俄军和以军全翻车,两大军事强国吃的亏,已给解放军敲响警钟?

国产新型“625”轮式自行高炮

既然世界级军事强国俄罗斯和中东军事强国以色列,都在实打实的战场上因民用无人机而翻了车,那它们的遭遇显然已经足够为解放军敲响警钟了,陆地战场正在迎来一场革命,从作战形式到武器装备都将因此而改变。目前看来,解放军自去年起新列装了一批小口径速射式自行高炮,如“625”型轮式自行高炮,其可有效应对各类自杀式无人机/巡飞弹和超低空飞行的民用无人机。

俄军和以军全翻车,两大军事强国吃的亏,已给解放军敲响警钟?

国产VT-5坦克炮塔上的自动防空武器站

当然,硬杀伤手段固然重要,但若坦克部队无法及时得到自行高炮的伴随式防空掩护,那就只能依靠自身了。因此,无论是坦克自带的小型对空电子干扰装置;还是可发现和自动打击来袭无人机的遥控机枪站;以及可增加自身态势感知能力的车载式无人机等装备,或都将成为中国探索下一代坦克时的重要配套装备。俄以两军踩过的大坑,我们绝不能在未来的潜在军事斗争中再踩一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