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国二四年,光化县所经历的一场“六月六”汉江走蛟洪灾

作者:酸甜小桔

汉江河一涨水,住在城里就听得到“哗哗”地水响。清咸丰年间公元1856年前后,汉江大河发过一场大水,泛滥成灾淹没了两岸,事隔八十多年后,到了民国二十四年六月初六又是狂下白雨,不分日夜一连下到阴历十二,天上瓢泼桶倒,地下河水四溢。汉江洪水泛滥。

民国二四年,光化县所经历的一场“六月六”汉江走蛟洪灾

网络图片

民国二四年,光化县所经历的一场“六月六”汉江走蛟洪灾

网络图片

可是混浊的洪水,已经从洋油栈漫进了洞宾楼、玉皇阁、河水涨的很快,快与街面相平了,离大街码头只有五、六个台阶,东启街的水离李家井只五六个铺面(现永生信用社地点)这里离全城水位最低处就有两三市尺,各个城门洞内,都能穿过小船,街上都可以畅通无阻地“行船”。

逃水荒的灾民,往地势高水浅的地点栖身,各人将私有衣物随身携带,能拿的尽量拿走,拿不了的,用方桌凳子堆起来放在上面,然后纷纷向亲戚朋友家投宿暂住。

民国二四年,光化县所经历的一场“六月六”汉江走蛟洪灾

网络图片

全城地势高的地方是普宁街,后街,三义街(现在整条的和平路商业街一条街)再往太平街以上比较安全,几乎没有多少水淹。

当时线子街天主堂,普宁街福音堂(现二中)和周围高一点的中式楼房都挤满了难民。每小时,每一刻钟都听得到,房倒屋塌呼救的声音,大河里从上往下飘流着水牛、房架、箱笼家具和淹死人的尸体,大哭小喊哀鸿遍野,一片白花花的泽国!分不出哪是城镇,哪是乡村……

街上有小划子荡来荡去,有的是“道德堂”“十方堂”和插着乐字旗”、“万字会”(佛教慈善机关相当于红十字会这样的机构)给难民送干粮如饼子、馍馍充饥,送衣服,因涨水后空气奇冷。特别是挂着万字会白旗的小船,还有打捞尸首的义务当然,也有个别不法份子,驾着小划子,专门打捞财物,来发不义之财的!

因此,市内的船只,就在屋顶、房子的列架和窗口外划来划去输送,转运,为灾民们办事。

附近郊区如胡家营、李家营、焦家营的农民们有的爬在大树上,有的蹲在屋顶上,哭儿唤女一片惨绝人寰的景象………

城内新鲜蔬菜、鲜肉、鲜蛋的供应已经断绝,但是几家大酱园生意猛增,如五福楼的李兴发,南街的五福祥酱园,三义街口的聚兴诚酱园,丁字街口的万兴福酱园所存的酱萝卜,酱瓜,大头菜,什锦菜几乎卖光。

另外洞宾楼外城壕旁的一座白骨塔内,有条大蜈蚣。平时每天清早、傍晚,从塔顶下来,在城壕里饮水,此次六月六夜晚一场雷轰火闪,被雷电击死了。

并且有许多人在夜里看到从洋油栈雾腾腾地河面上,有庞然大物在水上游动,一对“绿瓦瓦”的眼睛,明亮如电炬一般,大家认为这是蛟龙的眼睛,没有大水则不会出来的。此次大水除洪城门城墙倒塌,在洋油栈也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塌方事件,藏煤油的铁房子仓库以南,当时有座美国大办居住的西式花园别墅连同房子和树木花草大门栅栏等设施,一下子陷落到水中,塌方后被洪水冲走了。

一场大水过后,阴历六月十三日,雨过天晴,人们劫后余生,重振家园,反正那些年月也没有确切的社会调查数字,也不知道这一场灾难死了多少人?毁了多少财产?活着的听天由命,死了的不明不白,一笔糊涂账随着时间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