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刺客伍六七》:动物拟人化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的社会隐喻性

作者:天下战史

刺客是人类历史中一种极为特殊的职业,中国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专门记录刺客传记的文章,其中著名的四大刺客秉持的是“士为知己者死”信念为委托者行刺。而秦朝以后的刺客的行刺动机多为金钱、名声、仇恨和政治等。

刺杀是动画《刺客伍六七》主人公的主要任务和行为,为的是获取委托者给予的高额赏金。主人公伍六七作为玄武国最强的刺杀者,却从未真正刺杀成功过,反而成为被打的对象。

《刺客伍六七》:动物拟人化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的社会隐喻性

在刺杀陈阿婆的任务中,伍六七发现委托自己刺杀她的竟然是她的儿子,最终放弃了刺杀任务,尽管他在执行任务中被陈阿婆霸凌殴打;在刺杀收藏大叔时,他发现大叔并没有作奸犯科,而只是保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时,他放弃了刺杀。当刺杀绝症患者阿乐时,他发现委托刺杀她的人就是她自己,他也放弃了。

在动画《刺客伍六七》第一季第三集中,伍六七被梅花十三追杀,就在梅花十三辫子上的刀快要扎上伍六七时,伍六七为了躲避,双手一展,两人迅速靠拢,误亲在了一起。

《刺客伍六七》:动物拟人化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的社会隐喻性

紧张的武斗场景突然被粉红色的背景和音乐打断,致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兴奋与刺激,其现实表现形式为满屏的弹幕,都是背景音乐的歌词“阿珍爱上了阿强······”,其效果无异于传统戏曲表演中观众的叫好声。

在动画中,刺杀任务成为了主人公和其他人物进行对话交际的主要契机,而在这些对话交际之中,他逐渐达成了与人、与世界的和解。因此,伍六七之所以从未刺杀成功过,并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足,而是他在刺杀和对话的过程中建构了新的自己和对世界的认知。

《刺客伍六七》:动物拟人化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的社会隐喻性

万物有灵型的拟人化动物形象是对动物的模仿。这一类的动物拟人化形象尽管具有了人化的语言和行为,但其本性却依旧是动物。例如,《狮子王》(1994)中的老狮王陪小狮子辛巴去看日出时说:“看吧,辛巴,阳光所及之处都是我们的国土,国王的统治就像太阳一样,有升有落。辛巴,有一天我会随着太阳一同落下,日出时,你会一同升起,成为新王。”

这一段话本意说的是自然世界中的再生与更新,但在拟人化的视角中,这其中包含了老狮王作为父亲对辛巴的希望与寄托,老狮王与辛巴都被赋予了人的性格和价值观。

《刺客伍六七》:动物拟人化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的社会隐喻性

观众是人,因此动画必须以人性观念为基础,而大量削弱角色的动物性。在自然世界中,动物性本能会驱使老雄狮在小雄狮成年后将其赶出族群,客观上可以防止狮群近亲繁殖、种群退化。

但即使被赋予了人的性格和价值观,其本性依旧是动物,老狮王接着对辛巴说:“世上万物和谐共存,国王就得理解这种平衡,并尊重所有的生命,从满地爬的蚂蚁,到跳跃的羚羊”,“我们死后,身体化为草地,而羚羊以草为食,我们在生命循环中紧密相连。”作者让狮王认识到了生命循环的观念,但并未改变其作为动物世界中普通一员的本性。

《刺客伍六七》:动物拟人化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的社会隐喻性

社会隐喻型的动物拟人化不同于万物有灵型,它不仅赋予动物人的思维和情感,而且把动物的全部动物属性隐喻为人类社会的属性,动物被代入到具有性格差异和社会差异的人类社会之中,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有《疯狂动物城》(2016)。

这一类型的动物拟人化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的社会隐喻性。《疯狂动物城》的世界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住所,有沙漠气候的撒哈拉广场,也有常年严寒气候的冰川镇。

《刺客伍六七》:动物拟人化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的社会隐喻性

每种动物的独特的生存环境隐喻了都市中不同人的生存处境,每种动物的独特性也与人类社会中相对应的职业相挂钩。比如以种胡萝卜为生的兔子隐喻了人类社会中以种植业为生的农民,狮子、水牛甚至是发福的猎豹是城市的管理者,兔子和狐狸间的天敌关系暗示警察和地痞间的天然敌对关系。

兔子朱迪则暗示了一位阶层跃迁者,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她终于成为现代动物都市的第一位兔子警官。为了证明自己,她从牛局长手中抢到一起动物失踪案,并在原本是地痞的赤狐尼克的帮助下查明真相,最终通过相互理解和互相帮助,双方达成和解。

《刺客伍六七》:动物拟人化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的社会隐喻性

该动画最显著的特征在于用各种动物的天性差异来隐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误解和偏见,包括但不限于种族偏见、出身偏见、性别偏见,以及各种形式的壁垒。

社会隐喻型动物拟人化是对人的语言和行为的变形。社会隐喻型的动物拟人化的形象塑造上尽管保留了动物的外形特征,但其实质是对“人”的行为和性格的刻画,动画中一切对动物性的引用都是为了隐喻人类社会中的因素,一切动物性的矛盾的引用也是为了揭示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社会性矛盾。

动物城的最高行政领导狮市长曾说,“在疯狂动物城,任何人能成就任何事”,这句话后来也成为兔子朱迪的名言。而狮子在自然动物界中本就处于天生的王者,只有出身高贵且自信勇敢的狮子才能轻而易举地说出这句话,除了朱迪并没有人真正相信这句话,大家都按部就班带着偏见生活。

《刺客伍六七》:动物拟人化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的社会隐喻性

社会隐喻型的动物拟人化中的人只是借助动物的形象来传达其社会观点和价值观念,并且这种动物的形象本质上是无足轻重的,因为抛开这一形象,人也可以按照角色的对应的社会属性进行演绎。此时,动物饰演的不再是动物,而是人。

对于成人来说,该动画已经完全不是寓言故事,而是真正的社会现实,而对于儿童来说,这部动画也不仅是欢乐活泼的寓言故事,而是对儿童提前的社会化教育。丰富的社会隐喻性使得这部动画具有老少皆宜的现实意义。

贬低型的动物拟人化通常会将人与拟人性动物的并置,《马男波杰克》和《刺客伍六七》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刺客伍六七》中有大量动物性角色,如用鸡的形象塑造了鸡大保、鸡大飞、鸡小飞(又称为小飞鸡)以及山鸡王,用狗的形象塑造了汪疯、汪财,用猫的形象塑造了喵小咪,以及其他各种拟人化的动物形象。

《刺客伍六七》:动物拟人化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的社会隐喻性

这些形象具有各自的动物特性,如作为肉食鸡的蓝羽鸡(鸡大保、鸡大飞、鸡小飞等),作为斗鸡的山鸡王。同时通过拟人化的夸张变形,使其具有人的性格和特征,如不信命、不服输的鸡大飞,能够为朋友两肋插刀的鸡大保,恃强凌弱的山鸡王,跨越种族而恋爱的汪疯和喵小咪。

何小疯将拟人化的动物形象与人的形象之间的边界抹除,构造出一个奇特的景观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动物被纳入到人的社会系统中,具有和人一样的社会关系。

《刺客伍六七》:动物拟人化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的社会隐喻性

拟人化动物与人的并置是对人性的降格。《疯狂动物城》中所有的形象塑造都是动物,动物与人的关系只是隐喻与被隐喻的关系。但在《刺客伍六七》中,动物与人处于同一世界,动物形象的塑造是根据万物有灵的观念而产生的,因此动物与人具有平等的话语立场,例如鸡大保和伍六七之间是朋友关系。

诙谐的贬低化动物拟人化具有双重性的特点。在《刺客伍六七》中,汪疯其实是一条重情重义的狗,他在落魄时与喵小咪相识相爱,但通过电视节目得知,狗与猫无法繁育下一代,也就无法达成喵小咪为自己生小狗的愿望。

《刺客伍六七》:动物拟人化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的社会隐喻性

为了不让喵小咪失望和错失幸福,汪疯选择离开喵小咪,他希望喵小咪能够忘记自己,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而由自己独自背负孤独和伤感。喵小咪因此对汪疯产生了误解,并因此聘请刺客伍六七去暗杀汪疯,伍六七在暗杀过程中得知真相,并将其告诉了喵小咪,最终汪疯和喵小咪之间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在这个故事虽然描述的是一个较为俗套的故事,但其表达的情感却极具现实主义意味。落魄而善良的人通常敏感而脆弱,不敢面对爱情,不敢面对所爱之人的失望,因此他们通常会认为逃避和退缩或许是对对方来说最好的选择。

《刺客伍六七》:动物拟人化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的社会隐喻性

然而,只有真正进行对话和交流之后,才能真正传达彼此的心意。对喵小咪来说,永远和汪疯在一起才是她最大的心愿,彼此才真正地相互理解。

参考文献

[1]李宏.瓦萨里和他的《名人传》[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6

[2]陈平.西方美术史学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3][奥]弗洛伊德.诙谐及其潜意识的关系[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