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踏月凌天探星河 中国“追月”之路步履不停

作者:星星飞翔

央视网消息:国家航天局10月2日发布消息,在第7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中国嫦娥五号团队荣获“劳伦斯团队奖”,这是国际宇航科学院的最高团队荣誉。“劳伦斯团队奖”设立于2001年,是国际宇航科学院每年颁发的两大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在宇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宇航项目团队,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科学发现、国际合作三个方面。

嫦娥五号是大陆首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

在本次大会上,国家航天局宣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将面向国际开放申请,欢迎各国科学家共同研究、共享成果。

踏月凌天探星河 中国“追月”之路步履不停

国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嫦娥五号任务总设计师 胡浩:月球样品在国际上得到认可,一些国外的专家和研究机构也非常希望得到这个样品来开展科学研究。我们正在组织如何落实这些事的程序和方法,逐渐地向国际来开放,国际的同仁们也可以参与进来,申请研究月球获取的这些样品。

踏月凌天探星河 中国“追月”之路步履不停

嫦娥五号是大陆首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是当时大陆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一举突破月面采样、月面起飞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跳跃式再入返回等关键技术,经过环环相扣的飞行过程,带回1731克月球样品,成为世界单次采样量最大的无人月球采样任务。

踏月凌天探星河 中国“追月”之路步履不停

国家航天局已完成77.68克月球样品的发放

嫦娥五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介绍,通过嫦娥五号任务,大陆科学家在月球样品研究上,已经取得多项重要的原创成果。目前,国家航天局面向中国科学家已完成6批258份,共77.68克月球样品的发放。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通过对月球样品研究,测定年轻的玄武岩形成时间为20.30亿年,比人类以往认知延长了8亿年。

踏月凌天探星河 中国“追月”之路步履不停

国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嫦娥五号任务总设计师 胡浩:着陆的地点、月球的活动时期和原来其他的国家所获取的样品的研究是不一样的,我们着陆地点较为年轻,提供了月球更多的活动证据,拓展对月球的认识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此外,通过对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的研究,中国科学家在月球晚期岩浆活动方面,否定了月幔源区富含放射性元素提供热源和富含水降低岩石熔融温度的两种可能的岩浆成因模式。同时,我们还发现了第六种月球新矿物“嫦娥石”。

大陆加快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

大陆目前已经完成的探月工程任务,也让中国具备了探测更远深空的能力。国家航天局介绍,目前,大陆正在加快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希望更多国际伙伴加入进来。

国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嫦娥五号任务总设计师 胡浩:我们既可以到月球,又可以围着月球进行概貌巡查和探测,还可以到月球上面去,开着“玉兔”月球车,还可以从月球上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之后返回地球。这一系列的技术支撑,保证我们到其他的星球去拓展人类的脚步。

踏月凌天探星河 中国“追月”之路步履不停

此外,从月球采集样品,可以深化人类对月球的了解,为进一步利用月球提供了很重要的技术上面的支撑。

国家航天局表示,大陆正在加快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目前,合作倡议已经得到全球近2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和响应。

大陆将在今年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陪伴在地球左右,千百年来吸引着人类探索的目光。国家航天局介绍,今年,大陆还将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目前,嫦娥六号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工作,计划于2024年前后实施发射,它将前往月球背面采集月球样品,并带回地球,这也将是人类第一次获得月球背面的样本。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的天然卫星,研究月球可以对地球科学进行数据互补,不仅可以了解地球的过去,甚至还可以看到地球的未来。

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 地面应用系统总师 李春来:月球可能是地球分裂出去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孪生兄弟,月球和地球的成因是高度互补或者非常相似,我们希望通过月球科学和月球地质的研究,能够更好地认识地球的过去和地球地质演化的路径。

踏月凌天探星河 中国“追月”之路步履不停

李春来告诉记者,通过研究月球样品,科学家发现月球上有很多和地球上相似的化学成分与矿物质资源,这些研究对于地球的地质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意义。同时,月球探索还有望发现大量的水、金属以及氦-3等可用资源,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能源和材料支持。

新闻链接:回顾中国探月工程

中国探月工程于2004立项,至今已圆满完成了“绕、落、回”三步走目标。通过一个短片,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中国探月走过的不凡之路。

探月工程于2004年立项,开启了中国人对月球真正的探索。

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迈出了探月工程“绕”的第一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2010年,嫦娥二号发射成功,在环绕月球之后,于2011年进入日地拉格朗日L2点环绕飞行并飞越图塔蒂斯小行星,创造了当时中国航天器最远飞行纪录。

2013年,嫦娥三号带着“玉兔号”月球车,成功软着陆月球,创下在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

2018年,嫦娥四号发射升空,并于2019年1月3日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2020年,探月工程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成功获取1731克月球样品,再次刷新了中国航天的高度。

大陆计划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

中国航天人探索太空的时间表,始终一步一个脚印,步履不停。从明年开始,到2030年前的几乎每一年,中国航天都将有新的成绩向我们展现。

月亮很圆、很耀眼,中国人巡天探宇的脚步很忙、很勇敢,以前“人攀明月不可得”,现在踏月凌天探星河,高不可攀的明月终将向我们揭开神秘的面纱。

(央视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