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甄嬛传》皇后为什么没有住在坤宁宫?带你沉浸式体验清朝祭神

作者:做只闲鱼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皇后乌拉那拉氏说自己一直都住在景仁宫中。按照紫禁城的布局,内廷中心依次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也被统称为后三宫。众所周知,坤宁宫代表阴性对应着代表阳性的乾清宫,也是正位中宫的代名词。在明清两朝,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也都离不开“坤宁宫”三个字。那么,既然坤宁宫的地位如此重要,为什么皇后没有住在这里?坤宁宫在清朝的主要作用又是什么?今天就由乌拉那拉氏带大家体验一下。

《甄嬛传》皇后为什么没有住在坤宁宫?带你沉浸式体验清朝祭神

一、坤宁宫祭祀场地

坤宁宫是明朝历代皇后的寝宫,李自成攻入京城之后,崇祯帝的周皇后就在这里自杀的。到了清朝入关,只有顺治帝的孝惠章皇后,康熙帝的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在这里住过。到了我的四郎即位后,每天日理万机,勤勤恳恳,天天996都不过瘾。于是他就把办公地点的外廷,搬到了乾清宫,寝室搬到了养心殿。本宫也只能按照他的意思,搬进了现在的景仁宫。

坤宁宫的寝殿一共九大间,被直接改为祭神的场所,只留下东头两间暖阁作为皇帝大婚时的临时居住的洞房。后来的同治帝、光绪帝、溥仪都是在这里举行婚礼。

《甄嬛传》皇后为什么没有住在坤宁宫?带你沉浸式体验清朝祭神

正门开在偏东一间,其余四间都是祭神的场所,东北角又单独隔出一小间,里面支了两口大锅,每天这里都会咕嘟咕嘟地煮着祭祀用的猪肉,外面放着用来制作打糕的用具。

北面、西面、南面都有环形大炕,西面一间专门用来存放各种各样的祭祀用品。两头各有通道一间,门前有祭天神杆。

祭神,可说是宫中最为频繁的祭祀。每年除了皇帝的斋戒日、清明、忌辰、堂子祭之外,其余每天都要在这里举行朝祭、夕祭,频繁程度堪比天安门每天的升旗、降旗仪式。

《甄嬛传》皇后为什么没有住在坤宁宫?带你沉浸式体验清朝祭神

二、朝祭

朝祭所祭祀的天神,一共两男一女。

释迦摩尼,观世音和关羽。

佛祖是塑像,菩萨,关帝都是画像。

每天凌晨4点左右,就要开始进行朝祭仪式。如果四郎和本宫前一天吩咐一声,那就必须要等到我们驾临之后才开始进行仪式。

主祭的官称是“司祝”,我们一般都叫她“萨满太太”,都是从上三旗中的“觉罗命妇”中选取。

等四郎和我到达现场之后,仪式正式开始。只见萨满太太拿着神刀,跳着满族祭神时的舞刀,嘴里用满语唱着神歌,下面还有三弦、琵琶、拍板以及拍掌人进行合奏。到了舞蹈的高潮节点,众人嘴里还要发出“鄂啰罗”的歌声,一共要诵神三次,祈祝九次。

《甄嬛传》皇后为什么没有住在坤宁宫?带你沉浸式体验清朝祭神

等到本宫和皇上行礼之后,撤走佛、菩萨,只留下关帝像,接下来就要为关公进牲了。

此时,司俎太监会抬上来两口活碰乱跳的生猪,当着关公面前,用开水灌进猪的耳朵里,在猪的嚎叫声中,萨满太太开始了新一轮的祝祷奏乐。

每到此时,本宫心中总会想起《西游记》第三十四回的孙悟空的经典语录:

唐僧的肉我倒不吃,听见有个猪八戒的耳朵甚好,可割将下来整治整治我下酒。

就在本宫胡思乱想之际,萨满太太已经祈祷完毕,接下来,就在神像前杀猪、剥皮、肢解,等一整套行云流水般的耍大刀流程走完,切好的猪肉被

《甄嬛传》皇后为什么没有住在坤宁宫?带你沉浸式体验清朝祭神

送到东北角的大锅内煮熟,一会还要送回神像前供奉。

萨满太太继续跳舞,奏乐,众人接着唱:“鄂啰罗”。

经过供奉的肉,此时已经不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猪肉,它被称为“祚肉”。我和四郎一人一份,开始“受祚”。

如果,帝、后平时不来亲祭,就由值班大臣和侍卫进内享用。

清昭梿《啸亭续录·贵臣之训》记载:"坤宁宫祭神胙肉,皆赐侍卫分食,以代朝餐,盖古散福之义。"

三、夕祭和月祭

每当宫中有婴儿降生,可以临时增加“婴儿祈福祭”。后宫中大家都亲切地称本宫为“打胎小队长”,这下知道原因了吧?

如果说早上祭祀的都是中原文化的三位代表:那么从申时开始的“夕祭”,就是三位根红苗正的满族神。

据《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载:夕祭的三位主神分别是穆哩罕神、画像神、蒙古神。

夕祭开始后,要将夕祭神安设在北坑,前面放置供物,萨满太太此时会束着闪缎裙,带着腰铃,手中执鼓,走盘旋步祝祷,内监击鼓鸣拍板和之,三次。

等到萨满太太舞蹈结束后,解下内裙及腰铃之后,本宫和四郎开始行礼。再次像早上祭祀那样杀猪、剥皮、肢解,进牲。

这一切做完之后,开始在大殿中挂上青绸幕布。依次熄灭宫中所有的灯烛及灶内之火。只留下司祝、执鼓、执板太监外,其余所有人全部退出宫外。关门。

萨满太太等全部人出去之后,开始在黑暗中,有节奏地振动神铃,诵神歌祷祝,鼓、板和之,三次。

然后开门,把青绸幕布撤去,再重新把所有的灯烛全部点燃,这就是夕祭的最后一个步骤:“背灯祭”。最后撤掉祭肉交回膳房,将夕祭神收于坤宁宫北墙神柜上。

月祭,在每月初一日进行,仪式和朝、夕两祭相似,在供品的数量上要增加一倍。每次月祭的第二天要祭天,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在院内祭神杆。

向神杆进牲,此时在院内杀猪、煮肉,祷祝祭天毕,将颈骨穿于神杆尖上,将精肉及胆、米放在神杆上端之斗内。

如果遇到雨雪天气,由司俎太监会在院内煮祭肉的锅上,张大油纸伞遮雨雪。

由于每次祭祀之后,都会出现大量的“祚肉”。特别是在“背灯祭”的时候,会有一段“熄灯时间”。总有一些手脚不干净的侍卫趁着黑灯瞎火的功夫跑来偷,也有些太监将煮熟的好肉留下,把平常的肉留给侍卫们吃。

这种弊端,神一般是不管的。

到了乾隆五十年,皇帝专门下了一道谕旨,每到吃肉的时候,都会由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以及内务府大臣三方协同查看,以便相互监督。如果查出偷窃者,严惩不贷。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本文作者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