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核污染水阴影下的人:日料店遇采购商压价,渔民称“只能自救”

作者:甜柚子yzy

核污染水阴影下的人们:日本杂货店冷了天气,买家降价,渔民说:“我们只能自救”

核污染水阴影下的人:日料店遇采购商压价,渔民称“只能自救”

8月24日,日本决定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计划释放30年。对此,国际上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日本当局宣布,经过处理的水是安全的。新闻发言人和中国商务部珏婷表示:“日本此举将对全球海洋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和危害。”

从那天算起,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在采访日本杂货商、供应商和渔民之后,我们发现这个产业链上的很多人,无论是前端还是后端,现在都在受苦。

日本杂货店的下游效益如今已成为最大的风险。几乎一夜之间,日本料理就完全脱离了日本食材,仅仅象征着日本的烹饪方法。就连高档的日本杂货店,门上也挂着连夜制作的标语:“放弃日本海鲜”。

水产品供应商变得更加谨慎。有的在水箱前放置泡沫板标明国产:大连生蚝、辽宁海参、山东梭子蟹……这也象征着水生环境的大规模“国产替代”。区域。

以国内渔民为例,获救的海鲜售价受到影响,但只能继续出海。其他海参种植户也注意到,人们的消费欲望在下降,海参很难卖。在不确定的未来真正到来之前,他们决定再试一次。

文字|

陈一宁

编辑|

易方兴

行动|

圆圈

日本一家杂货店陷入混乱

12点多,唐凌雪的日本餐厅就等待着第一桌的顾客。平日中午,店内座无虚席。一天之内,成交额从近2万元跌至5000元。成交量持续下滑。

这发生在海喷发事件后的第二天。

他的日本杂货店位于湖北随州,才开业三个月。三个月前,作为特许经营商,她和丈夫开了这家价格实惠的日本杂货店。菜单上海鲜很少,人均价格70-80元。

8月24日之前,唐凌雪并没有太关注食材的来源。他只是按照规定从公司收购了货物。在收到公司的交货确认通知后,他立即将日本唯一生产的扇贝从商店下架。其他原材料从法国、俄罗斯和加拿大进口,国内原材料主要产自福建、大连和烟台。

招牌产品三文鱼来自挪威,唐凌雪从当地市场购买。过去四年,挪威一直是中国市场上最大的冰鲜三文鱼进口国,占据近50%的份额。唐凌雪的日本食品店的进货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行业的秘密,那就是中国的许多日本食品店并不真正使用日本生产的海鲜。

核污染水阴影下的人:日料店遇采购商压价,渔民称“只能自救”

▲2023年8月27日,位于北京的一家日本餐厅暂停销售所有从日本进口的鱼制品。图片/视觉中国

数据也支持这一结论。例如,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大陆将成为日本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国。但放眼中国,2022年日本水产品进口额仅为2.7%。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唐凌雪也很矛盾。尽管他起草了一份声明,声明“不使用日本成分”,但他从未发表过。他隐约觉得,这与日本杂货的定位“日本食材当天空运”相矛盾,而这曾经是很多中国杂货店的标准。这对于高端日本杂货店来说是一个伎俩,但廉价的日本杂货店很少展示原料的来源。这几乎已经成为食客和日本杂货店之间的默契。

然而,曾经的优势现在却变成了最大的风险。几乎一夜之间,日本料理就完全脱离了日本食材,仅仅象征着日本的烹饪方法。就连高档的日本杂货店,在门上也挂了一个匆匆走进夜色的牌子:“放弃日本海鲜”。不少低价连锁日料店的公告都加上了时间限制,N Tasushi 已“坚持这一原则 15 年”,而 Natsuki Sushi 则“以前或将来从未使用过”。

越来越多的日本食品品牌试图通过食品追溯报告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日本元気寿司品牌曾在官网宣称“位于日本多个港口和海鲜市场,现场精选多种新鲜海鲜”,在一次促销活动中大胆引入“全店非日本食材”。 8月25日发布公告,并标注了该店的招牌产品。产地:三文鱼刺身来自挪威,北极蛤刺身来自加拿大,红海虾刺身来自阿根廷。

揭开谜底后,日本顶级和经济型餐厅的食材来源惊人地相似:三文鱼来自挪威或智利,甜虾来自加拿大或俄罗斯,面包蟹来自苏格兰,鳗鱼来自广东。

有人半开玩笑地问唐凌雪店里有没有日本食材。他向食客们展示了放在附近盒子里的报告和证书。 8月24日之前,唐凌雪主动告知顾客,日本参与了店里菜品的研发,但现在他只能保持沉默,直到对方主动询问。

供应链变革

与此同时,京南著名的海鲜市场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九月初的一天,下午买东西的顾客并不多。店员潘继红坐在门口玩手机。旁边的很多水箱都已经空了。来自澳大利亚的龙虾被放置在最显眼的入口处。此外,大部分海鲜来自国内养殖户,价格稳定,没有大幅波动。虽然这里没有日本产的食材,但这并不妨碍商家早早做好准备。潘继红对面是一排卖海鲜的商店。在一个冰柜中,贝类的销售比例有所下降,其中一半的产品是鸡肉串。店员在给顾客打电话时表示,“9月1日已经结束了,9月3日全部涨价。”

核污染水阴影下的人:日料店遇采购商压价,渔民称“只能自救”

▲ 北京鱼市场正常营业。图/陈一宁

与此同时,普通商户在水箱前立起泡沫板,标明产地:大连的牡蛎、辽宁的海参、山东的梭子蟹。几乎没有外国地名。

日本杂货店的经营者也感受到了供应商的这种变化。他们有两种选择:从其他国家进口或从国内市场购买。

这意味着,在酒店业,“国产替代”正在逐渐兴起。例如,任新月在一家日本食品连锁店工作。他在7月份指出,该商店经常更换国内供应商,以寻找更稳定的“国产三文鱼和一些原料”作为替代品。此外,不少大型连锁店也转产国产海鲜,进货量大的门店优先。

事实上,日本食品品牌过去可能已经改变了食材的产地,包括许多中高端日本杂货店。专门提供omakase(日语中的“おまかと”,即厨师准备的非菜单菜肴)的Toya Sushi,从今年年初开始逐渐用国产海鲜取代日本食材。店里95%的食材都是中国制造。万叶金枪鱼也是如此。其专卖店在一年半前就将除金枪鱼以外的原料全部更换为国产海鲜。

这就是股市也会做出反应的原因。 8月24日,中国海关宣布“全面暂停从日本进口水产动物产品”,水产养殖、食盐概念股上涨。獐子岛、好当家、中水渔业、国联水产、大湖5只个股涨停。

然而,距离买家较近的渔民注意到,由于日本火山喷发的影响,海鲜不好卖。

郑南禄的父亲在山东威海当渔民已有20年了。下午,当核污染水排入大海时,他的回国被推迟了。曾经可以在一小时内售出的商品现在需要两倍的时间。

核污染水阴影下的人:日料店遇采购商压价,渔民称“只能自救”

▲ 李蓓蓓的父亲拯救海参。图片/受访者提供

鱼市业主和买家变得谨慎起来。他们反复检查海鲜是否变色,或者是否长出了不该长的东西。即使是渔民所提供的人们熟悉的海鲜,也必须经过严格检查,以免“吃得有问题”。

谢晓兰的父母在广西北海养殖牡蛎,接到的订单较少。供应商只接受少量的货物,一次几千公斤,但在此之前,他们通常一次订单会售出数万公斤。

种植辽参的李贝贝一家的处境更为严峻:村里唯一的买主已经不在了。他的家在辽宁大连的长山岛,这是一个无人岛。人们必须乘船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城市港口。由于与外界的沟通不完整,岛民很难找到自己的市场。李蓓蓓的父亲曾经拎着鸡到村里帮助很多人卖海参。

当行情好转时,外国买家主动上岛,从村民手中一一购买辽参。大多数时候我们主要依靠村里的买家,他们多年前就离开了这个岛。往年,他都是在辽人参成熟季节回岛,但今年8月24日,他只通过微信告知李蓓蓓父亲秋参的收购价格:一怪降低了200元,低于往年。价格仍然很低。

那天晚上,李蓓蓓隔着门就听到父母在吵架。妈妈担心手里的秋参失去了,想直接卖给买家。父亲不想承受几十万元的损失,决定自己想办法。

海边的日出比内陆早,凌晨4点50分就已开海。李蓓蓓的父亲拿着工具,上了渔船。他听说餐厅需要新鲜海参。李贝贝听着海潮的声音彻夜未眠。

对捕鱼的影响

海喷发当晚,李蓓蓓的辽参农家低头吃饭,没有人说话。

此次事件也对大陆的渔业产生了直接影响。海参捕捞离不开大海。作为一名参农,李蓓蓓父亲典型的一天就是穿上塑料服,背上半人长的氧气罐,戴上口罩,步行到海边。海水的冰冷仍然贴在皮肤上。他必须下降到大约30米的深度,将袋子装满胸前,然后再次浮出水面。每天需要十多个往返航班,拯救播种海域需要20天时间。

临近傍晚,渔船必须立即返回岸边。海参中的自溶酶阻止它们离开海水太久,所以李贝贝的母亲不得不开始煮海参,工作一直持续到深夜,父亲脱掉衣服在船上吃饭。 。都穿着潜水服。

这句话是对李蓓蓓一家在海边,他在海边的生活最好的形容。数据显示,2022年,大陆海洋捕捞人口为1619.45万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整个家族,世代从事整个行业。

1999年,李蓓蓓出生后不久,他的父亲就带着朋友来到长山岛学习如何救助和饲养海参。当他五岁的时候,父亲的生意逐渐建立起来,他和母亲被带到了岛上。此后,他总是能看到皮肤黝黑的父母,他们的皮肤被烈日晒得又红又肿,还长了鳞片。

核污染水阴影下的人:日料店遇采购商压价,渔民称“只能自救”

▲爸爸救下的海参。图片/受访者提供

在这个完全由海参支撑的小岛上,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独自上学。成年人的作用缺失了。李贝贝说:“这里的孩子总是互相玩耍,或者和狗一起玩耍。”每天只有吃饭的时候,他才能跟父母说几句话。谈话中,父母突然像拔了指尖上一根不起眼的刺一样对她说:“对不起”。没有收成的时候,李蓓蓓的父亲整天沉默不语。那些捞海参的日子里,虽然难掩疲惫,但父母之间却弥漫着一丝收获的喜悦。当时,父亲喝了一杯久违的酒,然后哼起了一首他从未听过的歌。

海喷事件之后,李蓓蓓感觉大海又变成了年轻时的大海,海浪的声音就像是巨兽将他吞噬的咆哮声。晚上独自一人的时候他很害怕,感觉自己很渺小。

海参捕捞季节不长,只有两季,一季持续两个月左右。相比之下,等待收获的时间就显得漫长了,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台风和海上多变的天气会使时间更长。剩下的时间也不是空闲的。李贝贝的父母在院子里晒干煮海参。为了降低成本,两人负责将海参晒干。全家每年的温饱都来自70公顷的海参养殖场。现在又增加了一个不确定因素——核污染水。

郑南路的家人也有同感。渔民的父亲是山东威海人。下海第二天,郑南路的父亲依然准时出海。他看起来很平静。他的朋友圈里有一艘独自在海上航行的船,上面有一条签名,上面写着“你对大海真好”。

郑南禄小时候不喜欢海。我父亲总是在凌晨三四点起床开始准备,晚上七点回到家,浑身脏兮兮,带着大海的味道。从三月到暑假,从八月到九月到过年,他都感觉海浪像无形的锁链束缚着父亲。

直到八岁那年,郑南路才第一次随父亲出海。鲸鱼跳出水面时掀起波浪,父亲的手臂保护着他免受寒冷海风的侵袭。他突然明白了父亲痴迷大海的原因。

但现在这种纯粹的快乐正在消失。

自救及逃生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人们做出改变。

多年前,唐凌雪的加盟品牌总部就将“去日化”提上日程,以扩大销售。海喷发事件为这一过程创造了催化剂。 8月27日,公司决定将9月研讨会暂时提前,并增加一个专题,专门讨论未来的变革方向。

公司提供的选择中,唐凌雪的日本杂货店可以转型为融合美食餐厅,不再销售一种日本料理,而是增加了多种异域菜肴。这样的突破之路充满挑战,从菜单品类到厨师培训,都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此时,唐凌雪已经将店里的生食撤走了。不管改变与否,矛盾的感情一直在我心里纠结。作为一名创业者,他期待着能够尽快从店里接他的那一天。

而唐凌雪等日本杂货店的经营者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背景——中国是世界上日本杂货店最多的国家。据大众点评2023年6月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有79,324家日本餐厅,在菜系中排名第六。

核污染水阴影下的人:日料店遇采购商压价,渔民称“只能自救”

▲日本杂货店。图片/视觉中国

唐凌雪店里的日本食客中,平时来用餐的顾客年龄大多在25岁到35岁之间。几乎每个人都提到“240天”。这是清华大学模拟的福岛核污染水扩散时序:释放后第8个月,放射性物质开始出现在台湾以东海域,随后迅速覆盖大陆东南沿海海域并扩散至东海和渤海。

那天之后,人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变化。毕竟,据央视新闻报道,核电站事故后废水排入大海,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国际社会对于海洋的未来也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然而,随着时间的临近,人们的担忧也随之增加。核污染水可能会影响北海旅游小镇,谢晓兰一家人的生活将更加困难。他还担心这对家人健康的影响。对于很多儒家来说,钓鱼是他们半辈子唯一的技能。通常连做饭都是在船上完成的。现在继续出海已经成为唯一的选择。比如,郑南路的母亲决定辞掉工作帮父亲卖货后,一家五口的生计完全依靠父亲的收入,一家人都离不开大海。

但这一次,一些人也想出了新的自救方法。在李蓓蓓家里,父亲第一次主动询问他的意见。他决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他的家庭情况。在介绍中,李蓓蓓的语气颇为悲壮:“被投入大海后,对我们渔民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我们只能自救,扩大销量。”

该帖子引起不少网友关注,不少网友询问如何购买。李贝贝借了同学的闲鱼账号,卖了第一波海参。当天晚上就卖了一两公斤。在网友的引导下,他开设了自己的商店,随后平台扩展到其他地点。当地加工商以成本价向李贝贝供货,海参零售也逐渐恢复正常。

这几天他经常做梦,梦见有人来收拾东西,他和妈妈正在院子里打包海参。

梦里,大海并没有抛弃他。

核污染水阴影下的人:日料店遇采购商压价,渔民称“只能自救”

▲郑南路父亲的朋友圈,他的个人签名是“大海,你真好”。图片/受访者提供

仅在头条号发布,其他平台均为搬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