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3岁老人打零工摔伤住院医疗费“断供”,包工头:已垫付9万多,实在没钱正四处筹借

63岁老人打零工摔伤住院医疗费“断供”,包工头:已垫付9万多,实在没钱正四处筹借

在今日头条 @头条帮忙 接用户靳先生反馈称,63岁的父亲在家门口打零工,不幸从石坎上坠落,如今卧床不起,需要专人长期护理。目前施工方以无钱为由,已停止支付医药费,这使得靳先生一家更是雪上加霜。施工方称,他承包的工程劳务费一共四万多元,没想到出此意外,现在已垫付9万多,实在没钱了,正在到处借钱当中。

老父亲在家门口打零工 不幸从石坎坠落受伤

9月28日,家住汉中市洋县茅坪镇小靳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他父亲今年63岁,今年7月份在茅坪镇东村三组银杏产业区道路拓宽硬化项目开土动工,就在他家附近,因为修路需要人手,于是小靳的父亲接受施工现场负责人闫某某邀请,加入施工队伍,期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先后7天进行施工作业。

63岁老人打零工摔伤住院医疗费“断供”,包工头:已垫付9万多,实在没钱正四处筹借

事故发生现场

小靳介绍,7月21日中午11时50分,当时父亲正在参加道路路边石坎干活,突然感觉脚下石坎有下塌感,随后由于石坎垮塌太快,他父亲来不及反应,就从近5米高的石坎上坠落至地面,上方落石直接砸到父亲背部及其他部位。

病情反复 住院治疗40天后才做手术

事发后,现场作业的东村三组组长王先生随即电话联系小靳,并叮咛给父亲送衣服来。小靳急忙找来父亲的换洗衣服,赶赴现场。

小靳介绍,到现场后他发现父亲说话气喘严重,背部有明显伤痕并出血,人已无法站立。现场施工负责人和一位工友急忙将父亲送往洋县人民医院。经医院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其胸7椎损伤,随后安排住院检查2小时,医生仔细检查身体时发现其父亲胸部以下没了知觉。医生告诉小靳,其父亲可能瘫痪,建议送级别高的医院进行治疗。

随后,医院联系汉中市中心医院,用救护车将父亲接走,经汉中市中心医院再次CT拍片及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胸6、7椎损伤,胸7椎爆裂性骨折,脊髓损伤,气胸肺部有明显积液,肺被压缩至50%,左边肋骨8根连续骨折断裂,右边6根断裂,胸骨2处骨折断裂,双肺出血,呼吸困难。

医生告诉小靳,他父亲由于脊髓损伤可能终生瘫痪并随时有生命危险,让他签了病危通知书。由于伤情极度严重,医生立即安排吸氧并在右肺部位插管排血排气,肺部压迫缓解后他父亲呼吸才有所恢复。7月23日下午,在治疗两天后,老人突然呼吸困难,普通吸氧已无法满足其呼吸需求,被送往ICU抢救,经过5天抢救及观察,呼吸在吸氧的情况下才能维持,并上了监护设备。

靳先生现在还躺在医院接受治疗

小靳介绍,在治疗恢复期,父亲的痰特别多,每次咳痰都是4个小时以上甚至有时长达12小时,由于神经损伤肺部不受控制及前期出血,咳痰问题差点造成再次送往重症监护室。治疗4周时再次评估依然是高度危险,医生建议家属及病人放弃手术等待进一步恢复。

小靳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就这样他们家属和患者等待了40天后,痰比前期有所减少,评估高危风险,医生说家属自己商量是否冒险手术。经与父亲商量,父亲同意手术,因为已经过了手术最佳治疗期,再延后可能永远无法手术,只能选择冒险。

医疗费“断供” “包工头”称正在积极筹钱

小靳介绍,手术后父亲被转到ICU观察一天,生命体征稳定后转监护室病房,术后2周拆线,期间痰也是特别多一直进行化痰排痰治疗,神经损伤也没有恢复,胸部以下还是没有知觉,大小便失禁,生活无法自理。

小靳说 ,9月18日施工方停止缴费,理由是没有钱。9月20日,施工方陪护人员说家里老人过生日离开,随后电话再无法联系到施工方,微信通话显示在线但拒绝接通。由于无法联系到施工方且没有再交费用,小靳父亲的治疗被迫中断。

9月25日,小靳到洋县茅坪镇政府反映情况,该镇一名副镇长让施工方负责人联系。当晚6时,包工方闫某某联系小靳,交谈中闫某某称,他去要钱但是没要到,还是无钱支付医院住院费用。

9月27日,小靳再次来到茅坪镇政府,副镇长再次约项目闫某某前来协商。闫某某到后称,没有凑到钱,只能再等等,让小靳他们自己先垫付费用。

小靳称,他们家庭条件也不好,母亲早年4次住院,其中一次车祸落下残疾,父亲如今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生活无法自理。如今的他30多岁也没结婚,如今又要给父亲治病又要照顾好母亲,他实在无法支撑。

9月28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项目负责人闫某某,他介绍,他只是包了一个劳务,作为一个自然人,也没有合同,整个活一共四五万元,在当地找了零工人员干活,也没有什么合同或保险。现在出现这么个意外事故,他一直积极配合着治疗,从洋县转到汉中市中心医院,并派他的父亲(58岁)一直照顾着。

闫某某称,因为他父亲本身也有病,在那里长期照顾和吹空调,休息不好,最近几天他父亲才回家吃药。

闫某某称,他的家庭也不富裕,靳某住院及家属在医院的花费,他如今已垫付了9万多元。现在实在没有钱了,正在积极想办法借钱。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魏光敬 编辑 董琳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 029-8888 0000)

有困难上今日头条搜索【头条帮忙】反馈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会第一时间跟进解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