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作者:执着的星球kVJ

当年西方如何嘲讽巴沙尔:走了多少步才让领导人“暴君”变成了“暴君”

近日,访问中国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走红了我们的网络。人们称赞总统·硬汉、他的妻子以及他们的两个英俊的儿子和一个女儿。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带着两儿一女,跟随巴沙尔夫妇,游览了杭州灵隐寺。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2021年,一家五口走过叙利亚第二大城市阿勒颇的战争废墟。

巴沙尔夫妇此次访华,是他们十二年来在国外逗留时间最长的一次。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录取率。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叙利亚可能是世界上最悲惨的国家之一,而巴沙尔·阿萨德可能被称为中东最强大国家的领导人。

俄乌冲突之前,叙利亚一直被当作各方最大的“练习场”。当时,巴沙尔·阿萨德面临着世界上罕见的强大而全面的围攻——平叛部队+宗教极端民兵+阿盟+几乎整个西方世界。

何况俄罗斯在第一年左右还没有派兵介入。除了少数伊朗志愿军之外,儒家政权基本上是孤军奋战。在局势最危急的时刻,叛军占领了距离总统家不到5公里的叙利亚陆军总参谋部总部。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最危急的时刻,政府军只控制了地图上的红色区域,差点丧命,国家灭亡。

在“阿拉伯之春”席卷之前,许多看上去比他强大得多的中东“权贵”就已经死了。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因此,大多数人都觉得巴沙尔很快就要垮台了。他要么辞职并流亡,要么像卡扎菲一样被活捉,或者像穆巴拉克一样受到审判——无论如何。不会花很长时间的。

没想到巴沙尔哪里也不肯去,更不肯低头,就一直坚持到第二年夏天,俄罗斯正式出兵叙利亚。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的生活依然艰难。打击叛乱分子,打击教派,打击伊斯兰国,打击库尔德人,直到最后美国和以色列亲自发动空袭,巴沙尔仍然不肯认输,没有低头。

但在最关键的时刻,他却保持着彬彬有礼的风度,着装干净利落。尽管巴沙尔常常比泽连斯基笔下的总统激动得多,但他在镜头前从来没有胡子拉碴,也没有穿凹硬汉式的“战时套装”,歇斯底里、煽情。来电。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目前两国已断绝外交关系

这是2015年11月凤凰卫视记者付笑天受邀对巴沙尔·阿萨德进行专访的场景。

巴沙尔亲自在总统馆的台阶上微笑着迎接客人。每次进门,他都会很有绅士风度地让客人先走。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傅笑天后来回忆起节目中的经历。

在总统家门口,巴沙尔满脸幸福地迎接他们。握手打招呼后,他很热情地说——请,请,茶或咖啡……给人一种非常谦逊、乐观、轻松的氛围。感觉。

采访中,巴沙尔还很认真地询问傅笑天自己名字的含义和发音。他当场重复了几遍,并请天啸改正(下图)。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要知道,当前叙利亚政府正面临反政府武装和“伊斯兰国”的双重打击。当天,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交战的前线位于大马士革郊区,距离约40至50公里。在总统家所在的市区,甚至远远就能听到火箭发射器的声音。

付小天提醒道,

巴沙尔总统远不是很多报道中描述的“嗜血的暴君”,他更像是一位讨人喜欢的学者。

显然,这些“不少报道”几乎全部来自西方。

关于西方为什么梦想杀死巴沙尔·阿萨德,有兴趣的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这里不再赘述。简而言之,巴沙尔不想作为“傀儡”与美国合作!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但如果美国要杀他,也很难找到特别好的理由。

1、巴沙尔·阿萨德是一名专业眼科医生,从小接受西方教育,说着像母语一样的英语,生活方式也很西方。直言不讳的巴沙尔·阿萨德总体上与西方关系良好,只要他尽可能保持独立。这对夫妇曾是国家元首的“客人”。他们在白金汉宫、爱丽舍宫和马德里皇宫共进晚餐和喝茶。

欧洲媒体甚至盛赞第一夫人阿斯玛的能力,被誉为“沙漠玫瑰”和“阿拉伯的戴安娜”。 2009年,《世界时装之苑》将她评为世界上最会着装的女性,领先于法国总统总统·萨科齐的超模妻子。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在英国

在西班牙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在法国

美国高官也多次访问叙利亚并受到热情接待。

而且,叙利亚不太可能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洗衣粉”公式也不适用(西方支持的反对派“自行指挥、上演”所谓化武袭击后来得到证实),而巴沙尔并不理解卡德上校的“恶行”,这是有发酵证据的。

因此,美国不能像萨达姆那样直接攻击巴沙尔·阿萨德,而只能从叙利亚内部入手。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2009年,在热烈的气氛中,当时的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约翰·克里愉快地与总统夫妇共进午餐。

2、对周边国家不构成特殊军事威胁,与周边国家关系也不错。而且,叙利亚戈兰高地几十年来一直被以色列占领,是邻国霸权的受害者。3、叙利亚是世俗社会,民族宗教冲突并不尖锐。

巴沙尔和阿斯玛是一对跨宗派夫妇(一个什叶派,一个逊尼派)。巴沙尔的妹妹嫁给了基督徒。

尤其是巴沙尔掌权后,继续团结国内的基督徒(占人口的14%),并给他们放了圣诞节。

但在随后的内战中,西方支持的反对派烧毁了教堂,并将这座千年历史的修道院炸成废墟。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此外,巴沙尔极力安抚逊尼派穆斯林(他本人是什叶派“阿拉维派”中的一个少数教派,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5%),承诺给予库尔德人自治,并释放了数百名反对者。长期被父亲囚禁。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与此同时,叙利亚政府还大力推进互联网建设,放松对媒体和言论的控制……与巴沙尔当年组织的经济改革一起被称为“大马士革之春”。

结果,最后一句话就奠定了基础。

虽然巴沙尔自己的风格既不“嗜血”,也不“暴君式”,但美国通过一些“现代化”说是,又重复了,他当然说是。

机会很快就来了。

2010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国际油价及其他大宗商品交易价格开始下跌。叙利亚工业相对孤立,主要盈利行业是能源相关,这使得国内经济运转越来越困难。

当年晚些时候,随着“阿拉伯之春”的爆发,西亚北非地区持续陷入困境,叙利亚的其他支柱产业——旅游和时尚——也受到重创。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叙利亚时装周宣传海报。达马斯曾被誉为中东时尚之都。

此时,也恰逢西方效仿巴沙尔进行经济改革,发生了严重的水土不服。结果,叙利亚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开始飙升,民众对政府也聚集了一些不满。

于是,趁着今年席卷中东的“阿拉伯之春”势头,叙利亚民众走上街头抗议,引发了一些骚乱。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于是,通过一些“看不见的手”的“节奏”,出现了大量关于巴沙尔·阿萨德“暴政”的谣言,真假难辨。

例如,为了惩罚示威发生地德拉市,故意破坏该市的水箱和水管;

在墙上涂鸦反巴沙尔、反总统标语的小学生被抓获并惨遭肢解(你是不是看太多这样的恐怖电影了?)

用坦克和机枪大规模射击和平抗议者;

将受伤的抗议者放入医院冰柜中处决;

没收救护车以防止受伤的抗议者获得帮助;

将儿童放在坦克上作为人体盾牌以避免反对派攻击等。

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谣言基本上都是编造的,所有视频都采用了“造谣”、断章取义的手法。说实话,这些编造出来的“怪物”现在似乎得到了别人的理性评价,但在“阿拉伯之春”的背景下就很难说了。

每个人都需要知道这一点。不要低估舆论的轰炸。它可以麻痹你的思想,直到你相信西方媒体所说的一切。

而对于一个民意薄弱的政党来说,即使知道真相,也很少有人愿意出声帮忙。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每个人都需要知道叙利亚外交官巴沙尔·贾法尔在联合国的这张照片

此外,巴沙尔·阿萨德父亲阿萨德的一个重大政治污点是哈马大屠杀(1982年镇压伊斯兰极端分子反政府起义)。对于不满者,不满者则被捕入狱。如果不满意,你就会直接“迷失”。

不过说起来,如果巴沙尔真的像他的父亲一样狠辣的话,那么后来的事情或许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20世纪90年代的阿萨德家族

“阿拉伯之春”以来,他的妻子阿斯玛除了将巴沙尔描绘成“暴君”之外,也成为这些“别有用心的势力”的主要讹诈对象。

她的Chanel包、Louboutin鞋、Jimmy Choo墨镜、高跟鞋都被一一拿出来,打造出一个花钱如流的购物狂、“暴君”和独裁者妻子的形象。

以下是《华盛顿邮报》将阿斯玛与叙利亚版“玛丽女王”进行比较的声明。是的,她就是历史上任性张扬,最终被送上断头台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尽管这些奢侈品最近被誉为阿拉伯世界的时尚偶像和政界女性的榜样。

作为“犯罪”,他的购物清单被公开,甚至详细列出了为三个孩子购买的 DVD 卡通片,一个枕头 3 英镑,一个枕头 5 英镑……

要知道,名校毕业的阿斯玛,婚前是一家投行的高级白领女性。他的出生家庭也很富裕,在国外有产业。阿斯玛长大后很富有。他不认识巴沙尔。我以前有一个爱好,就是穿奢侈品。

更有趣的是,2011年4月,法国时尚杂志《Vogue》在“春季概况”栏目中发表了一篇文章——《沙漠玫瑰》,配上一张阿斯玛戴着紫色羊绒围巾的照片。照片(下)。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此刻,叙利亚局势一片混乱。

最终,《Vogue》不得不紧急撤回这期杂志,并删除文章,以符合西方舆论。

不过,白宫和法国政府仍对这一行动并不满意。最后,杂志主编温图尔不得不公开声明:《Vogue》对儒家政府最严厉的谴责。本文作者,被誉为“时尚教母”的巴克女士居然被解雇了!

更悲惨的是,因为他的“污点”,未来几年没有一家欧洲杂志敢与他签约。她只能靠卖名贵手表、包包、鞋子和配饰谋生。

用巴克女士自己的话说,她活得像个麻风病人,每个人都围着她转。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巴克女士连续接受治疗

言论自由?你们同意只谈“浪漫”吗?

即使是时尚界也必须始终跟上西方政治的步伐。如果你跟不上节奏,“政治敏感度不够”,就别参与了!

随后的叙利亚内战期间,西方媒体多次散布阿斯玛逃往俄罗斯或伊朗的谣言。

叙利亚官方随即发布第一夫人最新活动视频和图片,辟谣,反击西方抹黑。

就连他生病的消息都可以成为抹黑他的材料。

2018年8月,叙利亚官员证实阿斯玛被诊断出患有早期乳腺癌。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这是巴沙尔·阿萨德驻叙利亚总统总部发布的2018年巴沙尔·阿萨德在医院病房探望妻子的照片。

很快,一些西方媒体开始报道叙利亚第一夫人以求医为借口抛弃了叙利亚人民,逃往莫斯科。

经证实,他在叙利亚一家军事医院接受了摘除手术,并未离开该国。

然而,西方媒体仍然不肯放过这位身患癌症的三个孩子的母亲。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新闻编辑室》主持人约翰·沃茨公开讽刺道,“在叙利亚内战中,阿萨德夫人的健康状况更好,却利用自己的特权侵占叙利亚人民的医疗资源。”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阿斯玛因化疗失去了头发,她顽强地扛着病魔,参加各种安慰和激励人们的活动。

或许,阿斯玛还是阿斯玛,就连报道她的记者和编辑,可能还是同一群记者和编辑,但从赞扬她到羞辱她,只是一句话的问题。

最后需要澄清的是,叙利亚之所以爆发内战,确实与阿萨德家族父子相传的专制模式引起了一定的“民怨”有关。

2000年,阿萨德老兄去世后,叙利亚议会迅速修改宪法,将总统的最低年龄从40岁改为34岁。

为什么这么准确?如果不是 10,一定是 5。4 有什么意义呢?

这是因为巴沙尔·阿萨德只有34岁。

最初,如果巴沙尔的哥哥没有早逝,巴沙尔本可以在英国勤奋地当一名眼科医生。但他却突然被当作“备胎”束之高阁。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曾经是一个自由的家庭

有一部美剧《暴君》暗指叙利亚阿萨德家族,但最后却“糟糕”了。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据报道,最初的结局应该是男主角被“正义力量”昏迷并杀死。结果这个“原型”并没有真正配合剧本的组织,但却真正起飞了,收获了更多的朋友。那么这部美剧当然不能继续下去了。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被驱逐十二年后,叙利亚重返阿盟,并成功改善了与其他中东国家(当然以色列除外)的关系。

事实上,军政府色彩下的家族统治和个人崇拜长期以来一直是中东国家的通病。

伊拉克、利比亚等国的血淋淋的事实表明,在中东,只有政治强人才能镇压如狼似虎的极端宗教势力、部落分裂倾向和国际利益集团。

军队是世俗路线的坚定捍卫者。

事实上,欧美人极力推行的一套“民主价值观”和政治建设,与当地国情和民情并不相适应。

当年西方是如何黑化巴沙尔的:把一个领导人塑造成“暴君”要几步

脱离相关地缘政治格局和资源格局的所谓“民主国家”,最终成为某些外国利益集团的治理工具。他们不仅给自己的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而且也在破坏阿拉伯世界。这只是意识形态冲突的又一个导火索,埋藏在混乱之中,无法化解。结果大家互相嫌弃,都声称自己最听真主的话,最能代表真主的旨意。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别有用心的势力”和“看不见的手”的怂恿下,开始互相投机、互相不信任,甚至互相敌视。当这种敌意进一步“爆发”时,一场以上帝“消灭异端”为幌子的残酷的互相谴责的战争随之而来。

仅在头条号发布,其他平台均为搬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