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互换家乡特产”火了,你换到心仪的特产了吗?

作者:南方都市报

近日“互换家乡特产”

在各大社交平台走红

“互换家乡特产”火了,你换到心仪的特产了吗?

图片来源:小红书

“互换家乡特产”火了,你换到心仪的特产了吗?

图片来源:微博

各地网友准备特产礼包

在网上安利自己家乡的美食参与互换

“互换家乡特产”火了,你换到心仪的特产了吗?

什么是互换家乡特产呢?

大家都如愿收到了特产吗?

校探君这就带你一看究竟!

↓↓↓

1什么是互换家乡特产

互换家乡特产是指

陌生网友间

进行口头约定后

互相邮寄家乡特产

是一种新型社交方式

网友们对这种交换方式感到新奇和惊喜

期待“开盲盒”

收获来自其他地方的好物

2互换特产中的惊喜与快乐

随着“互换特产”的爆火

特产的品种从食物

衍生到了纪念品、古玩等

一位北京大哥

给对方邮寄了一堆手串与文创

引得网友们直呼“实在”

“互换家乡特产”火了,你换到心仪的特产了吗?

图片来源:抖音

一些朋友贴心地在特产里留下亲笔小纸条

短短的几行字

承载了满满的温暖与善意

“互换家乡特产”火了,你换到心仪的特产了吗?

图片来源:微博

还有的朋友在第一次互换特产成功上岸后

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的互换

在家就能尝遍全国各地的美食

“互换家乡特产”火了,你换到心仪的特产了吗?

图片来源:小红书

广东的杏仁饼、湖北的鸭脖、东北的面食

伴随着人们的真诚与情谊

去到五湖四海

有人会疑问

如果是想要吃上各地的特产的话

为什么不直接网购呢

“互换家乡特产”火了,你换到心仪的特产了吗?

但对于互换的人们来说

精心为素未谋面的网友挑选特产

满怀期待地打开陌生人用心准备的礼物

这其中搭建的情感联结

远比物品本身更有意义

有的网友甚至通过互换特产

交到了志趣相投的“互联网朋友”

时不时就能接收到对方的“投喂”

“互换家乡特产”火了,你换到心仪的特产了吗?

图片来源:小红书

通过特产互换

人们可以品尝到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

也可以欣赏到各类独特的手工艺品

“用一份特产打开一座城市”

在特产走到天南地北的同时

其承载的各地风土人情与文化底蕴

也在慢慢传播

“互换家乡特产”火了,你换到心仪的特产了吗?

图片来源:小红书

3互换特产中应如何防止被骗

而在互换特产的过程中

考验的往往是双方的真诚与信任

如果一方“掉链子”

原本的惊喜就会变成惊吓

有的网友用心为对方准备特产

换来的却是敷衍对待

价值不对等造成的期待值落差

让不少人觉得自己遭到了“情感背刺”

“互换家乡特产”火了,你换到心仪的特产了吗?

图片来源:小红书

更有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索取个人信息

或添加微信进行诈骗

“互换家乡特产”火了,你换到心仪的特产了吗?

图片来源:小红书

在各种骗局下

互换特产的活动逐渐从真心交友

变成了要权衡利弊的交换

那么我们要如何防止被骗呢

“互换家乡特产”火了,你换到心仪的特产了吗?

在互换前查看对方的社交账号,通过账号发布的作品了解对方,遇到无作品账号时要多留个心眼。

提前与对方商量好特产的价格预算范围,以免双方的差距过大,令一方产生心理落差。

在互换特产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直接提供家庭具体住址,而是提供快递自提点或快递柜的位置,收件人最好采用化名而不是真名。

在邮寄特产时,双方最好约定同一时间发出并互相发送快递单号,在快递发出后要实时跟进快递物流信息。一旦发现对方包裹始终没有发出或者显示物流异常,要及时联系快递客服拦截自己寄出的快递。

如果对方在收到快递后出现拉黑、失联等情况,说明对方可能存在不法占有的主观恶意,对方的行为在民事上可能构成欺诈,这时可以收集证据材料走法律途径。

“互换家乡特产”火了,你换到心仪的特产了吗?

图片来源:小红书

“真诚才是必杀技”

当相隔两地的网络朋友

都本着真诚的态度

去对待这一份特产互换的经历时

收获到的温暖与惊喜将是弥足珍贵的

以真心换真心

才能保持互换特产的初衷

才能传递温情与善意

你有没有跟陌生人互换过特产呢

快来评论区跟我们分享你的经历吧!

“互换家乡特产”火了,你换到心仪的特产了吗?

南都校探(nanduxiaotan)报道

策划/文案:揭琪 实习生郑紫乔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