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郑和比哥伦布更早发现美洲?东西方考古共发现三大证据实锤肯定

作者:稗官论史

“没想到一块破铜烂铁,竟然卖了150美元。”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西部有一个叫阿什维尔的小镇,1994年的一天,镇上的一个年轻小伙子和朋友一块在外露营,闲来无事拿着挖铲四处挖了一下。在一个老教堂附近的坟地里,他竟然挖出了一块圆形的金属牌子,上面还刻着他不认识的字。

时隔多年,小伙子听人说牌子上刻的是中国字,他随手拍了照发布在网上,没想到竟有人联系他,还愿意花150美元买走。

小伙子得了钱很高兴,但他没想到的是,那块不起眼的小牌子上,竟然隐藏着一段世界历史的惊天秘密-----

郑和比哥伦布更早发现美洲?东西方考古共发现三大证据实锤肯定

出现在美洲的明朝金牌

买走牌子的人名叫李兆良,他1943年出生于香港,是一名美籍华人,生物科技领域的专家教授,除了科技以外,他还醉心于研究历史。

铜牌的设计看上去非常简单,7厘米左右的直径,像铜钱一样外圆内方,只不过里面的方块是实心的,而且还向外凸出了一些,上面以小篆字体铸着六个字“大明宣德委锡”。

李兆良要买下它,就是因为这一行小字,这涉及到一个历史疑问,说不定真是个古董,能够解开历史悬疑呢。

郑和比哥伦布更早发现美洲?东西方考古共发现三大证据实锤肯定

李兆良

现在史界有一个主流说法,那就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从此连通了世界,成为大航海时代的开局者”。这一发现非常重要,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但哥伦布真的是发现美洲大陆的第一人吗?

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女王的派遣,开始了第一次航海,百吨载量的船三艘,还有87个船员,这些船员,还是从监狱强征的囚犯。从1492到1502,10年间哥伦布一共出海四次,最多的一次,也只是带了17只船,1200多人。出海最久的一次,是92天。

而在此87年前,1405年,大陆郑和开始下西洋,他出洋,船队每次都有200多艘的规模,人数多达将近3万,郑和一生下西洋7次,每次的航行时间都长达2到3年。

当时大陆的造船技术,遥遥领先于世界,在鼎盛时期,拥有舰船不下4000艘,所以才有足够的国力来干这件事。体量相差如此悬殊,郑和为什么没有首先登陆美洲呢?

郑和比哥伦布更早发现美洲?东西方考古共发现三大证据实锤肯定

根据《明史·郑和传》及一些相关历史著作的记载,一般都认为郑和下西洋到达最远的地方,是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也就是今天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一带。

要说耗费了如此大的国力,郑和下西洋不应该没有做任何记录啊,怎么能那么不确定的让后人猜呢?这份档案当然有,可惜的是被人给毁了。

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明朝成化年间大臣刘大夏。当时明宪宗想要再次着人下西洋寻宝,但朝中大臣有许多都反对,认为这就是劳民伤财的弊政,刘大夏尤其反对。《殊域周咨录》记载了他当时说过的话:“三宝(郑和)下西洋,废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于国无益,应当销毁档案。”

郑和比哥伦布更早发现美洲?东西方考古共发现三大证据实锤肯定

刘大夏画像

当时的人们,自然还无法意识到航海发现所能带来的益处,因此刘大夏因为他思想的局限性,做出了惊人的举动,为了阻止皇帝的决定,他竟然将郑和下西洋的档案给藏了起来。这档案藏在哪里成了谜,也有传说被他一把火烧掉了,纵使不是他烧掉的,后来档案流落于战火或清廷手里,也是一样被毁。

没有了档案,郑和下西洋所曾到过的地方,就需要后世拿出证据来证明。目前大陆史界认定郑和到过的那些地方,都曾发现过许多14、15世纪的中国瓷器等物。

这个牌子,会不会成为郑和到过美洲的证据呢?郑和最后一次航海,正是在明宣德年间, 而牌子上的“宣德”二字,与明代宫廷制器上的落款相同符合规格。“大明宣德委锡”,锡是古今字,通赐,这样就能解释通了,这是郑和船队在与沿途国家元首会晤时,连同皇帝赏赐一起送出去的物品。若它是当年船队遗留在美洲的,自然就是郑和到过美洲的凭证。

为了验证这件事的真伪,李兆良开始了艰难的求证之路。

郑和比哥伦布更早发现美洲?东西方考古共发现三大证据实锤肯定

另外两大证据

为了验证真假,李兆良先是搜集了许多明朝不同时期的铜钱,带着它们与宣德铜牌一起交给了第三方检测机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材料科学系,让他们用电子显微镜进行扫描对比。

经过对不同年份的铜钱反复扫描对比,结果证实,这块牌子是由黄铜炼成,属于含锌的铜锌合金,年份在明朝中期以前。这就证实,这个宣德铜牌是真的明朝宣德年间的古物。

牌子是真的,那么究竟是谁把它带到美洲的就成为了问题的关键,毕竟美洲已经繁荣了两百多年,若是后人带过来的,也说明不了什么。

为了搞清楚这一个问题,李兆良进行了大量的调查。

能把宣德金牌带到美洲的,无外乎是华人、传教士、美洲的原住民这三种人群的可能性最大。

郑和比哥伦布更早发现美洲?东西方考古共发现三大证据实锤肯定

首先,当年的宣德金牌的铸造,使用的是回收制度,新皇登基以后,就会把先皇当时发放的这些东西收回来,再重新熔铸成带有自己年号的物品。既然是回收,自然存世极少,若非流落在外,普通人是见不着的。90年代发现这个金牌时,在北卡罗纳州生活的华人都不足10个,而且他们都没有条件拥有这么贵重的古物。

既然是在教堂的土地里发现的,会不会是传教士呢?根据调查,在1894年前后,当地曾有传教士到过中国,此时中国正是清光绪20年,宣德金牌本就存世极少很难得到,而这位传教士带回的文物,已全部上交并有案可查。据查看记录,这位传教士连一样清朝以前的文物都没有带回去过,因此这个可能也被排除。

北卡罗来纳州,早在公元1000年时,就是印第安人的聚居地了,虽然后来历经战乱,但印第安人还是在这里顽强的活了下来,一直到2010年时,这里都还有大约3万的印地安人居住。

最后,根据土壤检测,那块埋有宣德金牌的土层,年代要早于1783年结束的美国独立战争。这个年份,美国还没有什么华人,也没有传教士出去,这就更有充足的理由认定,宣德金牌,就是印第安人在战乱中埋进去的,而金牌的由来,则是出自郑和船队的赠送。

郑和比哥伦布更早发现美洲?东西方考古共发现三大证据实锤肯定

为了给宣德金牌正身,李兆良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毅然投入了历史研究之中,著有《宣德金牌启示录-明代开拓美洲》、《坤舆万国全图 - 明代测绘世界》等书,在这期间他还有了一个惊人发现,那就是坤舆万国全图并不是利玛窦绘制的,而是出自明朝的中国人之手。若出自中国人之手,那么上面有关非洲、美洲的绘制,就足以说明是中国人最先完成了环球航行,第一个发现的美洲。

李兆良的奔走呼吁,也引起了世人对这一历史疑问的重视,无独有偶,2010年6月南京的一次考古发现,对这一问题再次进行了佐证。

在南京江宁区的祖塘山,考古专家发掘出了一座明代的砖房墓,里面的墓志铭及陪葬品,明确的指明了墓主人的身份,那就是“洪保”。

洪保何许人也?他是郑和船队的副使二把手,曾跟随郑和七下西洋。

洪保在生前,就为自己建好了墓穴,在墓室封门的墙上,还有他亲手所写的“寿藏铭”,详细清楚的记录了他的生平事迹。

郑和比哥伦布更早发现美洲?东西方考古共发现三大证据实锤肯定

洪保墓

在这篇铭文里,提到船队曾到过一个天方国,而且对这个天方国有极细致的描写。

“及闻海外有国曰天方,在数万余里,中国之人古未尝到-----”

郑和比哥伦布更早发现美洲?东西方考古共发现三大证据实锤肯定

这个天方国,是中国人之前从未到过的,距离大陆有几万里远,那这个天方国是哪里?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及非洲东海岸的坦桑尼亚等国,距离中国只有5000到8000多公里的距离。而且早在大唐时,就有中国人到过那里,有一个叫杜环的唐朝人,在非洲呆了十几年,回来之后还写了一本《经行记》。甚至连《山海经》这样的古书中,都有关于黑种人的描写。

按照距离和铭文中对于天方国的描写进行推断,这个天方国应该就是在美洲的印第安人。

郑和比哥伦布更早发现美洲?东西方考古共发现三大证据实锤肯定

洪保墓铭文

根据洪保铭文来看,郑和船队到过最远的地方,不但要远远超越相关明史的记载,而且郑和下西洋也不是7次,而是9次。

02年时,英国的退休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曾在美洲加勒比海海底,发现过中国古船的残骸、渔具等遗物。这个军官经过一番研究,认定郑和曾经到过美洲,在返回途中有9条船沉入了海底,为此他还写了一本书,叫做《1421:中国发现世界》。

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能够证明郑和曾经到过美洲,关于这个历史悬案,你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