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本人所有,搬运、转载必究】
一名女子向孝庄端上一碗牛羊饲料,声称能够救活康熙。
孝庄告诉她:“如果这药无效导致康熙死亡,你无罪。但如果服用后出现任何不测,你将遭殃。”
丫头:太后的丫鬟的族人死的死散的散,只剩她一个孤女。她说:“我就是全族。”孝庄再也不犹豫了,立即命人将这药喂给玄烨。
玄烨病情奇迹般地开始稳定了,这药甚至天花都完全治愈!玄烨脉象已有明显的好转迹象,孝庄急忙命令每两个时辰给他服药一次。玄烨得救了!
孝庄太后恢复冷静之后,开始教育佟妃。她其实并不看好佟妃,如果不是因为她是玄烨的生母,她根本不会看上她。
佟妃既没有展现出母仪天下的气度,也没有足够的心机。董鄂妃已经濒临逝世,但佟妃仍然表现出强烈的恨意。
她说:“太后,我只是在遵循祖宗的规矩啊,你就未必了吧?
孝庄:“你是想让佟妃成为正宫娘娘,坐拥皇后的大宝吗?”
孝庄太后知道,佟妃能爬到如今的地位确实很不容易。
然而,她还是告诫佟妃:“不能为了得到皇上的恩宠而总是跟宫里的其他嫔妃争斗。这样争斗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有个尽头呢?女人啊,你应该听我说一句,昨天的风情万种,到了明天就会人老色衰。我认为啊,你最好做一个温良贤惠的妃子,那才是唯一的福寿之道啊。"
佟妃恭敬地回答说:“臣妾谨遵太后的教诲。”
孝庄太后为佟妃设置了一道考题,要求她将多余的芨芨草交到油尽灯枯的鄂妃手中。佟妃听后,马上表示拒绝,并抱怨皇上的心已被鄂妃迷惑,他恨不得鄂妃早日过世。
孝庄太后乘机追问佟妃是否记得他们的昨日之诺,佟妃却露出困惑的神情,不解太后的态度为何有变。
太后耐心的进行解释:"如果皇上知道他们有能治天花的草药,却只给玄烨用而忽视鄂妃,必定会心生怨恨。"
佟妃听了这些,如梦初醒,准备叫人给鄂妃送药。可是,孝庄太后却立刻拦住她,宣布这是她教导佟妃的第一堂茶艺课,叫做“待人接物之理”。
孝庄:“不,你必须亲自送过去,还要送到皇上手里,告诉他,这芨芨草是专给牛吃的,别的你就别多说什么了。”
看似在教导佟妃行善,实则揭示了后宫中的茶艺。佟妃亲自将药草送到皇上手里,既表明了自己贤惠大度,又巧妙地利用了皇上对佟妃和鄂妃之间的嫌隙。
通过这种方式,皇上自然会疑惑,再加上药是给牛吃的,皇上心中不喜。
旁观者清的行僧和尚似乎有所察觉,问:“佟贵妃三阿哥是否用过此药,用过了有没有疗效。”
行森心知肚明,太后让孙子吃这药绝对比诵经有用,却始终不说。他努力了8年之久,只为将皇上忽悠入空门,这次终于接近成功了。
经过七个漫长的日夜,小玄烨终于在第二天清晨苏醒过来。那些照料他的婢女们早已疲惫不堪,无法保持清醒。
而孝庄太后彻夜未眠,站在门口为她的孙子虔诚祈祷。孝庄对玄烨的关爱非常明显,当她看到他重新恢复神志后,激动得亲自背起玄烨,那份喜悦无法用言语表达。
另一方面,顺治对封建迷信深信不疑,此时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他昨天已经诵经救人,今天更是用诵经的方式为玄烨超度亡魂。这两场法事紧凑而严密,就像一次无缝的链接。
据史料记载,董鄂妃在1657年为顺治帝生下了一位皇子。这个孩子的出生让顺治帝欣喜若狂,他甚至向全国宣布这是他的“第一子”,似乎有意要册封为太子。
然而,这个孩子的生命十分短暂,仅三个月就夭折了。这个不幸的事件让董鄂妃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最终在三年后病逝,享年仅22岁。
顺治帝失去了他心爱的人,也失去了尘世中的一道曙光,对他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痛苦。
看着顺治帝的身心渐渐沉寂,行僧和尚明白时机来临了。他握住顺治帝的手,讲述了佛缘的起源:“鄂妃的去世让皇上断掉了尘缘,此刻佛门已大开。”
正可以洗脱烦恼,逃离苦海,皈依佛祖。他提醒皇上,人生短暂如残烛,越烧越短;尘世如同苦药,越熬越苦。即便是万乘之尊,也难逃灰飞烟灭的命运。
受到行僧和尚持续八年的影响以及鄂妃的过世,顺治帝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归隐佛门。这时,索尼等大臣赶到,但顺治帝的贴身侍卫偻赫却阻止他们进谏。
尽管索尼曾是他父亲的主子,但这次他坚决不让进。他揭开黄布,揭示了下面都是闯宫进谏的大臣,都是大清朝的忠义之臣。尽管他很尊敬他们,但皇命在身,无论何人闯宫,他都不会手软。
索尼是沙场老将,什么场面没有见过?但面对年老龙钟的他,在御前带刀侍卫面前,终究是无力抗衡。偻赫仅一个格挡,索尼便已经败下阵来。眼见硬闯失败,索尼只能采取其他办法。
索尼忍不住对顺治高声喊道:“皇上啊,你赶紧出来!我这个老臣有要事要向你汇报。”你是福临,爱新觉罗福临,大清的开国之君,你应该心系天下,不能被一个邪恶的僧人所迷惑。
你曾经是充满锐气和决断的少年天子,用刀劈开御座,展现出龙心虎威。可是现在,你在哪儿呢?这一段强烈的表达,让顺治内心原本倾斜的天平又慢慢恢复了平衡。
见到情况不对,妖僧行僧立刻走上前去:皇上啊,佛法不在口舌上,也不在言语中,佛祖其实在你心里坐着呢。你有心向往佛,所有事物也都是佛。一旦走错一步,就可能万劫不复。
然而这还不够,行僧直接发起了大招,使出了罕见的360度一体环绕式洗脑。他告诉顺治,你口口声声说龙心虎威,但其实你想把他永远放在龙坐上;你口口声声说英雄豪气,但你想通过他们得到自己的功名利禄。你在这重重禁宫中足足关了24年,还没有关够吗?皇上啊!然而这一切言辞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索尼深知此时刻容不得耽搁,便立刻赶到孝庄太后那里,告知皇上欲遁入空门的消息:“自从贵妃死后,皇上已深居简出,丝毫不理朝政,此刻妖僧乘虚而入,以超度鄂妃为名,实际上是诱使皇上放弃天下,削发为僧。如今大清上下,唯一能劝阻皇上的便只有太后您了。”
孝庄闻此言,在惊愕之余也感到恐惧。算来皇上自受妖僧蛊惑至今,已有八年之久:这妖僧自顺治十六岁执政便开始对他洗脑,让他欲罢不能。然而身为国君,遁入空门必将引全国上下震动,若处理不当,甚至可能引发皇位争夺之战。
索尼见此情形,立刻献策:由太后您出面,亲自劝阻皇上。若皇上执意不听,则可稍加惩戒总之不能让皇上踏出宫门一步。然而孝庄太后深知此策虽可行,却无法长久:人可以一时被困住,但心若决意离去又如何能够永远囚禁?她深知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妖僧劝皇上出家,那么也该让他把皇上劝回来。
于是,为了找到能制住行僧的人,孝庄决定寻找行僧的师傅。恰巧,行僧的师爷,玉林秀,正在通州讲道,离紫金宫只有二十三公里。
孝庄立即让索尼带上她的请求,务必在凌晨三点之前将他带来。同时,她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劝说无效,她的皇子年龄最大不过十岁,到那时可能会引起各路英雄的觊觎,导致天下大乱。
因此,孝庄下令封锁宫禁,加强九门的守卫。京城周围三百里的范围内禁止鳌拜、遏必隆、苏克沙哈三人联名发布手令,违者以谋反罪处理。
各个衙门照常办公,百姓照常生活,整个京城保持一种平静的状态。在此刻,孝庄深深地记住了一句话:“皇位总有更替,大清永世长存。”她仍然是那个决绝的孝庄,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