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经每斤百元的“阳光玫瑰”葡萄为何如今难以高价售出?

作者:农农的玉米地

#时事热点头条说#

作为优秀葡萄品种,阳光玫瑰曾经以每斤百元的高价在市场上炙手可热。然而,今年却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每斤只需十元,甚至三斤十块。

曾经每斤百元的“阳光玫瑰”葡萄为何如今难以高价售出?

阳光玫瑰被誉为葡萄界的爱马仕,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甜的味道受到消费者的追捧。然而,就在今年,它的价格又开始下降了。根据农产品信息平台“一亩田”的数据,9月10日阳光玫瑰的全国批发价已降至每斤8元。而往年市场最火的时候,阳光玫瑰的市场价甚至能达到上百元。

曾经每斤百元的“阳光玫瑰”葡萄为何如今难以高价售出?

那么,为什么这个曾经备受追捧的葡萄品种如今卖不出高价了呢?据消费者反映,阳光玫瑰的口感和味道不再如以往那样甜美。有人形容它们吃到嘴里感觉酸涩,有些果肉还出现了空心的问题。这些问题伴随着价格的大幅下跌,让消费者对这个曾经的水果宠儿感到失望。

曾经每斤百元的“阳光玫瑰”葡萄为何如今难以高价售出?

阳光玫瑰,一个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佳品。这个被公认为优秀品种的葡萄,口感脆而多汁,给人蜂蜜甜入口的感觉。果皮很薄且不涩,可以直接带皮食用。这种独特的口感以及美味的味道,使得阳光玫瑰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曾经每斤百元的“阳光玫瑰”葡萄为何如今难以高价售出?

不仅在口感上优秀,阳光玫瑰在商品性方面也有着令人称道的表现。它具有高产量、不易落果以及耐储存和运输的特点。这些特性使得阳光玫瑰成为了一个备受追捧的农产品。正是在阳光玫瑰如火如荼的时刻,产业内流传着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五亩换大奔”。这个故事充分展示了阳光玫瑰带来的发家致富的农业神话。

曾经每斤百元的“阳光玫瑰”葡萄为何如今难以高价售出?

阳光玫瑰的亩产值在葡萄界无疑是令人惊叹的。在果商的推波助澜下,阳光玫瑰逐渐走上了市场的制高点,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的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国阳光玫瑰葡萄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80万亩。对比2016年的几万亩,这个增长速度可以说是惊人的。

曾经每斤百元的“阳光玫瑰”葡萄为何如今难以高价售出?

不仅全国范围内种植面积大幅增长,上海的种植面积也在同步扩大。2020年至2022年间,阳光玫瑰在上海的种植面积占葡萄总面积的比例从15%上升至23%。这无疑是阳光玫瑰在市场上的表现越来越抢眼。

曾经每斤百元的“阳光玫瑰”葡萄为何如今难以高价售出?

随着种植面积以及产量的快速增长,阳光玫瑰的价格开始大幅下跌。今年竟然出现了10元3斤的情况,让人感叹不已。阳光玫瑰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加,这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但同时也给种植者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他们需要通过不断提高品质,加强营销推广来提高市场占有率。

曾经每斤百元的“阳光玫瑰”葡萄为何如今难以高价售出?

如果说产量上涨、价格回落是市场行为,可口感大跌就多少让人有些惋惜。不少从业者指出,阳光玫瑰亩产量适宜控制在3000斤以内。

而现实是,许多农户销售渠道单一,大多直接走批发路径。他们很难从小而精的角度出发控产种植,而是尽可能提高亩产量至6000斤至7000斤,有的甚至可以做到9000斤至1万斤。极高的产量,对树体造成负担,营养无法充分供给。

曾经每斤百元的“阳光玫瑰”葡萄为何如今难以高价售出?

很多农户还会使用噻苯隆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葡萄颗粒虽然看起来大了,但果实的风味会变淡。并且,为了避开集中上市期的竞争,阳光玫瑰还未完全成熟时,就会被采摘下投向市场,导致尝起来“酸涩”“没有香味和甜味”。

质量走下坡路,价格进一步降低,陷入恶性循环。“但对农户来说,即便是卖5块钱一斤,在亩产量9000斤的标准下,可能都比控产的人挣得多。”有业内人士指出。

曾经每斤百元的“阳光玫瑰”葡萄为何如今难以高价售出?

也有人一直在坚持精品路线,控产增质,通过进驻中高端商超、线上电商平台,或者私域流量等方式,实现“种得好,卖得好”。五四农场农业园区将“好吃”作为非常重要的指标。比如,大量施用有机肥,平均每亩地施的有机肥达到7吨,更多地还原阳光玫瑰自身的风味;控制产量,平均亩产1500至2000斤,每个挂果枝条仅保留一串,每串控制在65粒,不超过80粒。

曾经每斤百元的“阳光玫瑰”葡萄为何如今难以高价售出?

这种精细化种植方式不仅保证了阳光玫瑰的品质,使其具有更好的口感,也能够提高售价。通过与中高端商超合作,产品得到更好的市场宣传和销售渠道,消费者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阳光玫瑰。

曾经每斤百元的“阳光玫瑰”葡萄为何如今难以高价售出?

在当前农业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坚持控产种植、追求质量的农户们可以说是具有非凡勇气和智慧。他们以高品质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也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榜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