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85岁女教师“被文盲”:我已步入古稀之年,不愿带着屈辱了却此生

作者:多才穷书生

导语:

时光穿梭,岁月如梭,陶锦芳,一个曾经的教育工作者,如今却被“文盲或半文盲”的标签笼罩。这位85岁的耄耋之年的老人,曾在年轻时光里执教于教室,但命运的波折将她赶出了校园,演绎出一段不平凡的人生。今天,我们将带您回到过去,探寻这位老教师坚持不懈的求索之路,以及她的故事中隐藏的坎坷和奋斗。

陶锦芳,一个名叫陶锦芳的普通教师,从年轻时代的师范学校毕业,投身于教育事业,如梦初醒。然而,不幸的命运在她身上投下了长长的阴影,将她从教育岗位上拽下,迫使她回到家乡的田地,忍受着岁月的沧桑。回溯到上世纪50年代,陶锦芳年轻貌美,刚刚毕业便投身教育事业,成为那个时代少数能够接受教育的幸运儿之一。

85岁女教师“被文盲”:我已步入古稀之年,不愿带着屈辱了却此生

在那个年代,上学的机会是如此的宝贵,而陶锦芳得以通过师范学校的特殊渠道继续深造,这在当时可谓是奇迹。靖远县人民委员会为了支持她的教育之路,亲自出具公函,将她送进了靖远师范学校。这份公函成了陶锦芳一生的宝贵资料,见证了她的教育历程。

在靖远师范学校的时光,陶锦芳积极投入学习,为未来的教育事业做好充分准备。然而,命运的风云变幻让她的人生走上了一段不可思议的曲折之路。1959年,政治风暴肆虐,右倾的浪潮席卷了整个国家,包括陶锦芳在内的许多人被卷入其中。当时,她的丈夫李振兴被打成“右派”,被迫离开了公职,而陶锦芳也因此而离开了教育岗位,回到了老家务农。

这段历史的阴影深深地印在陶锦芳的心头,成为她坚持不懈地寻求恢复教师身份的原动力。

85岁女教师“被文盲”:我已步入古稀之年,不愿带着屈辱了却此生

她不愿看到自己的一生在“文盲或半文盲”的标签下画上句号。回顾她的故事,我们将带您深入了解陶锦芳的坎坷之路,以及她不懈追求的教育梦想。

陶锦芳的人生曾经充满希望,年轻的她拥有一个充满潜力的未来。出生于1938年的陶锦芳,在那个年代,上学的机会稀缺,但她侥幸地完成了小学学业,随后考入了靖远中学。这个时候,她已经嫁给了同样在教育界工作的丈夫李振兴。

为了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陶锦芳得以转入靖远师范学校学习。那时的教育资源稀缺,为了能够接受师范教育,陶锦芳需要充分的支持。靖远县人民委员会为了帮助她实现这一目标,亲自出具了公函,为她的教育之路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85岁女教师“被文盲”:我已步入古稀之年,不愿带着屈辱了却此生

靖远师范学校,作为白银市唯一一所具有丰富办学历史的中等专业学校,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陶锦芳也是在这里度过了她的学生时代,为将来的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毕业后,陶锦芳先是在当地中堡小学担任教职,然后在1958年8月被调至了营防小学,成为一名教师。而她的丈夫李振兴则担任了营防小学的校长。他们一家人,为了教育事业,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肩负起培养下一代的使命。

然而,命运的波折让陶锦芳的教育梦想受到了严重打击。1959年,靖远县教育系统召开了“反右倾”会议,李振兴被打成“右派机会主义反党分子”,被开除公职。陶锦芳和她的丈

夫也因此被历史赶出了校园,回到了家乡,改行种地。

85岁女教师“被文盲”:我已步入古稀之年,不愿带着屈辱了却此生

这一切的发生,让陶锦芳对那段历史充满了纠结和不甘。

六十多年过去了,2023年的八月,我们回到了陶锦芳的故乡,营房村。在这里,不少老人仍然清晰地记得当年这对教师夫妇,他们为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白天教书育人,晚上则委托乡民照看年幼的儿子,忙碌而辛苦。

然而,陶锦芳对那段历史的纠结一直伴随着她。即使已经年过八旬,她仍然执着于恢复自己的“教师”身份。她不愿在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那一刻,仍然是一个被标记为“文盲或半文盲”的人。

陶锦芳寻求复原“教师”身份的40多年中,几乎一无所获。2006年11月,靖远县教育局回应她的申诉称,他们未能查到任何文件或依据证明陶锦芳是公职人员。

85岁女教师“被文盲”:我已步入古稀之年,不愿带着屈辱了却此生

尽管陶锦芳自称是因丈夫李振兴被划成“右派”而回家,但在当时并没有文件或书面材料能够证明这一点。

然而,陶锦芳并没有轻言放弃。她将自己的档案资料交给了靖远县文教局,希望能够重新获得她应有的身份。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资料竟然在传递过程中不翼而飞,包括她的师范学校毕业证明、营防小学任教证明、工资单等,都已不知所踪。

“我寻找组织40年,都被踢皮球,推来推去无人管。”陶锦芳感叹道。她的教师身份始终未能恢复,反而在一次偶然的发现中,她的户口簿上的“文化程度”一栏,被标注为“文盲或半文盲”。

这一发现让陶锦芳的心情更加沉重。在2010年的一封信件中,她写道:“我是一名教师,由于政府的行为,我变成了文盲,有理没有地方去说。”

85岁女教师“被文盲”:我已步入古稀之年,不愿带着屈辱了却此生

2023年的八月,我们在陶锦芳家中看到了这封手书的信件,字迹工整,笔法严谨。陶锦芳的儿子李含茂指出,母亲的字迹比他写得还要漂亮,怎么可能是文盲呢?

“寻找组织”的40多年中,陶锦芳的追求几乎无果。2015年6月,靖远县教育局再次回应她的申诉,明确表示陶锦芳并没有国家公派教师的身份,也不属于国家平反政策的对象。他们认为陶锦芳从1958年8月至1959年12月仅在营防小学教书了一年零4个月,不符合享受退休待遇的政策要求。

然而,陶锦芳对这些结论始终不予认可。她质疑自己的分配资料为何无法查到,认为这是不公平的对待。在她看来,自己并没有从地球上消失,为何找不到她的分配资料呢?

85岁女教师“被文盲”:我已步入古稀之年,不愿带着屈辱了却此生

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曾经与陶锦芳一同在营防小学任教的包忠以及陶锦芳的学生们纷纷站出来,为她作证。包忠表示,陶锦芳在1959年底离开学校是因为丈夫李振兴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一家三口被赶出学校,回家务农。

当年的学生王承德也为老师作证,证明陶锦芳是他们的语文老师,1958年至1959年12月在营防小学教书。在营房村,已经年过七旬的老人们也联名为她作证,留下了名字和联系方式,并在证明上按上了鲜红的指印。

陶锦芳的儿子李含茂感慨地说:“很感激这些老人,还能记得我母亲,还能记得我母亲是位教师!”他指出,母亲一生育有六个子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子女们接到兰州照料,不愁经济,但她始终追求的是名誉。

85岁女教师“被文盲”:我已步入古稀之年,不愿带着屈辱了却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