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县大村落|白茅村、十三村、仲堤圈,都有伟人塑像

作者:老虎69090

白茅村

白茅村属曹县庄寨镇,位于镇南4公里,人口7000余人,面积7.81平方千米。村名见于《元史》。元惠宗至正初年,黄河多次决于白茅,《河渠志》载,至正中四 年,河决白茅堤,工部尚书贾鲁率十七万民工治河,功始自白茅,即此。

明初,刘、孙、韩氏等相继迁此居住。明忠肃公于谦罹难后,其后裔三世于珂改姓王、名志行,隐居于此。因黄河泛滥,此地成为白碱滩,茅草众生,故称白茅。现今,白茅分白茅东、白茅西两个行政村,辖白茅、韩寨、刘寨、孙寨、 新刘寨多个自然村。

白茅村解放后设乡,1987撤销,2011年启动了新村建设,2012年底新村基本建成,建设两层带院式居民楼712座,新村改造后腾出土地400亩。

曹县大村落|白茅村、十三村、仲堤圈,都有伟人塑像

白茅东村大街

曹县大村落|白茅村、十三村、仲堤圈,都有伟人塑像

西汉时期白茅村为济阳县址,光武帝刘秀生于此,曹县古八景之一“汉舍嘉禾”,《曹县志》载,建平元年十二月,汉光武帝刘秀生于济阳(今白茅村一带)县舍。是岁堤内有嘉禾生,一茎九穗。

位于东村的于谦纪念堂入选曹县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

曹县大村落|白茅村、十三村、仲堤圈,都有伟人塑像
曹县大村落|白茅村、十三村、仲堤圈,都有伟人塑像

十三村

曹县十三村属砖庙镇,位于曹县西北部,距曹县15公里。南邻庄青路。于2011年建造,由十三个自然村合并建造农村 ,村里有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两条主干道,两条南北方向次干道,近三十条东西方向次干道,并护村河环绕,修有外环路。东外环路两边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中学,是村里教育基地。南外环设有大型广场,西外环建造一座农贸交易市场。村里道路硬化率高,并积极发展乡村旅游行业。西外环的十三村大学生创业园还处于起步阶段。

2011年由十三个自然村迁建而成,故名“十三村”,人口5000余人,面积5平方公里,腾出耕地1700亩。

这十三个自然村中,有汉代村落一个,明代村落八个。

曹县大村落|白茅村、十三村、仲堤圈,都有伟人塑像
曹县大村落|白茅村、十三村、仲堤圈,都有伟人塑像
曹县大村落|白茅村、十三村、仲堤圈,都有伟人塑像
曹县大村落|白茅村、十三村、仲堤圈,都有伟人塑像
曹县大村落|白茅村、十三村、仲堤圈,都有伟人塑像

仲堤圈村

邵庄镇仲堤圈村位于曹县城南15.4公里,邵庄镇政府东5公里,太行堤南1.4公里。杨河与引黄干线东西夹峙,太行堤由西南而东北陡然弯转。聚落呈东西块状。全村1180户,4286人,汉族。面积4.21平方千米。以农为主,盛产泡桐。村有仲、杨、薛、管、刘、宋、张、倪、郑、赵、孙等40多姓,仲姓最多。逢古历四、九成集。系仲堤圈北街、中街、南街3个村民委员会驻地。即今山东曹县南三十五里仲堤圈。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曹县南有冲(仲)堤圈。仲堤圈驴肉比较有名气,仲家驴肉和刘家驴肉比较出名。

曹县大村落|白茅村、十三村、仲堤圈,都有伟人塑像

仲子

据《仲氏宗谱》载:仲氏始祖讳由字子路,为春秋鲁国卞人,其五十三代裔仲策公子亭秀迁居于此,为防黄河水患,依堤筑寨,命村为永安寨。清中期寨毁,改称仲堤圈。目前仲堤圈北村主要是老村,以仲姓为主。

先贤仲子庙堂记碑位于曹县邵庄镇仲堤圈北村,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立,曹邑大儒陈继洋撰,徐继孺书。,2018年12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曹县大村落|白茅村、十三村、仲堤圈,都有伟人塑像

北村还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塑像,是“文革”时期塑像的,后来又立了基座。如今这里成了娱乐中心。

曹县大村落|白茅村、十三村、仲堤圈,都有伟人塑像

北村村民委员会在塑像东侧。

曹县大村落|白茅村、十三村、仲堤圈,都有伟人塑像
曹县大村落|白茅村、十三村、仲堤圈,都有伟人塑像
曹县大村落|白茅村、十三村、仲堤圈,都有伟人塑像

作者:孙智敏 曹县第三中学高级教师,政协菏泽市第十六届委员,乡土文化爱好者记录者。头条号:老虎6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