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76年康克清到叶剑英家看望,叶帅: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

作者:兴衰五千年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

76年康克清到叶剑英家看望,叶帅: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

前言

1974年1月25日,康克清参加了一次“批林批孔”会议。回到家里后,康克清感到非常担心,便把江青的讲话向朱德做了汇报。

听了康克清的话,朱德对夫人说:“你不要害怕,军队的大多数是好的,地方干部大多数是好的,群众也是好的。你想想,群众会同意受二茬罪吗?你到农村去问问农民,地主回来他们赞成不赞成?你到工厂去问问工人,资本家回来他们赞成不赞成?你再去问问知识分子,做亡国奴他们赞成不赞成?他们一定都不会赞成的。”

朱德:看到的问题就要报告中央

1976年9月中旬,康克清乘车,来到西山叶剑英的住处,看望叶帅。

76年康克清到叶剑英家看望,叶帅: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

见到康克清时,叶剑英元帅非常高兴,对康克清的到来表示了欢迎。

想到朱老总德高望重,他的遗言非常重要,同时为了保密,叶剑英元帅来到收音机旁,将收音机打开,并把音量调高,防止隔墙有耳。

随后,叶剑英来到康克清的旁边,坐了下来,小心翼翼地问她,朱老总生前有没有留下什么话。

于是,康克清便将朱德对形势分析的那段话,讲给叶剑英元帅听。听了康克清的话,叶剑英非常高兴,说:“朱老总还有这样的分析!”

康克清所说的朱老总对形势的分析,指的就是文章前言部分中,朱老总对夫人康克清所说的那段话。

76年康克清到叶剑英家看望,叶帅: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

1974年1月25日,康克清参加了在首都体育馆召开的中直机关、国家机关“批林批孔”动员大会。

在这次会议上,江青以“批林批孔”为名,对周恩来总理和叶剑英元帅等人不指名地进行的攻击。

听了江青的讲话,康克清最突出的一个印象,就是她把手伸到军队里去了。对此,康克清越想越担忧。

于是,回到家里后,康克清便把江青的讲话及其自己对讲话的印象,向朱德做了汇报。在这种情况下,朱德为了安慰康克清,便说了那些话。

朱德这样说,是因为他了解农民,了解工人,也了解知识分子。因为,在他的心里,革命就是为了大多数的人民群众。他甚至习惯于将自己称为“广大群众的代表”。

76年康克清到叶剑英家看望,叶帅: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

朱德觉得既然自己代表群众,那就首先要成为群众的一员。因此,朱德认为,走到人民群众中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朱德坚信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同样也是经济建设工作的法宝。

对于让农民富起来这件事情,朱德曾说:“究竟是让农民富,还是让农民穷?许多干部看不清这个问题。我看应当让他们富,起码应该超过过去的富农。应该让他们一家一家的富,一县一县的富。不要怕他们变成资本主义,不会的。”

1960年3月8日,在夫人康克清的陪伴下,74岁的朱德元帅回到了阔别52年的故乡,四川仪陇。

在故乡,朱德对前来迎接的县委书记说:“接待从简,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肉,不给当地添麻烦。我是一个普通老兵,能吃上故乡的家常饭就高兴。”

76年康克清到叶剑英家看望,叶帅: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

在朱德的要求下,当天晚上,朱德只吃了家乡的青菜、豌豆尖、鱼腥草、红薯等一些群众饭桌上常见的饭菜。然而,这些菜却让朱德感到回味无穷,还连说:“好吃,好吃……”

吃完晚饭,朱德不愿意休息,将县委、区委、公社、大队的负责人找来谈话,一口气询问了20多个有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问题。

听了他们的汇报,朱德语重心长地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仪陇是山区,有山林竹木,有山货药材,一定要根据山区特点,多搞副业,广开财路。除了粮食,还要抓好棉花、油料生产。多养猪,多喂鸡鸭牛羊,把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作为大事来抓。”

紧接着,朱德又说:“还要动员老百姓在田边地角、河坡路旁多种树,比如桑树、果树、茶树、白蜡树等。要搞好发展规划,定目标要切合实际,不要搞一刀切、瞎指挥。办事要老老实实,统计的数字要真实,遇事多和群众商量。”

3月9日晚,为了了解群众子女的受教育情况,朱德住进了马鞍中学。第二天一大早,朱德便拄着拐杖来到操场边,做起了体操。

76年康克清到叶剑英家看望,叶帅: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

随后,朱德和马鞍中学的师生们合影留念,并为马鞍中学题了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共产主义新人”。

后来,朱德来到马鞍小学视察。听到校长汇报说学校年久失修,地基下沉,墙面剥落,请求他指示有关部门解决改建费用时,朱德说:“学校有困难,国家也有困难啊!我看可以来个‘穿靴戴帽’,加固地基,翻盖屋顶,暂时渡过难关,今后有条件再改建,好不好?”

当天下午,朱德来到旧居大坝与亲人们见面。本家弟兄朱代良见朱德身上穿的衣服是旧军装和旧皮鞋时,说:“你做了那么大的官,怎么穿这样一身回家呀?”

听了朱代良的话,朱德笑着说:“这不是很好吗?穿衣服,不着凉就行。什么官不官的,我是一个老兵。现在国家还穷,可不能讲吃讲穿哟。”

当看到围拢在自己身边的堂弟、侄子们都面黄肌瘦时,朱德的心里十分难过。后来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时,朱德说:“在这里,我了解到了公共食堂的真实情况。”

76年康克清到叶剑英家看望,叶帅: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

离开家乡时,朱德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加速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山区生产。从实际出发,适宜于长什么就种什么,不要强求一律。”

4月2日,朱德将自己在家乡的所见所闻,写成报告,呈递给了毛主席。

在这份报告中,朱德提出,大陆各地方的地理条件、自然条件很不相同,农作物的品种又非常多,生产要因地制宜,农业技术改革也要因地制宜,各种机械必须是又经济又适合当地要求,是多种类多型号的,不能求其一律。农业和工业都要发展商品性的生产,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1961年3月22日,朱德到河南、四川、陕西和河北四省进行视察。

5月9日,朱德给毛主席写信,将自己视察四川、陕西、河南、河北四省的情况,向毛主席做了汇报。

76年康克清到叶剑英家看望,叶帅: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

在这份汇报信中,朱德向西反映了群众和干部对当前一些政策的反映,受到了毛主席和中央的高度重视。

后来,朱德又多次到地方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向毛主席和党中央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关于向中央提意见这件事情,朱德说:“看到的问题就要报告中央,不报告就是不忠实,要不就是观潮派,看到坏事也不讲。”

每次在外面视察,见到当地干部时,朱德总是要求他们要讲真话,说:“你们在生产第一线工作,了解情况多,要向上边反映真实情况,要讲老实话,不要报喜不报忧。”

76年康克清到叶剑英家看望,叶帅: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

本着这种态度,朱德在外面视察的时候,及时了解了许多真实的情况。正因如此,每次接到朱德的报告,毛主席才会非常重视,经常在第一时间作出必要的批示或组织讨论。

叶剑英: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

1966年,当看到工厂农村的生产秩序受到严重冲击、社会秩序陷入混乱时,朱德心情十分沉重,整天都一个人待着,不愿意说话。

关于这件事情,朱德的秘书后来回忆说:“一九六六年冬的一天,我去给朱总送文件时,看到他仰靠在沙发上,紧闭双目,直到我走近前,他才睁开眼睛。”

1967年,朱德的处境也变得艰难起来。对此,周恩来总理十分关心。据周恩来总理的卫士高振普回忆说:“周总理闻讯赶到朱老总的家,安慰他要保重身体,劝说老总到比较平静的玉泉山休息。”

76年康克清到叶剑英家看望,叶帅: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

朱德坚信,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是了解自己的,人民群众也是知道自己的,因此,他一点儿都没觉得害怕,反倒担心起了一些被打倒的老同志们的处境。

那时候,经毛主席批准,被周恩来总理接到北京保护起来的的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打电话给朱德,希望到家里去看望。见面时,朱德微笑着说:“今天请你来,我们随便淡谈心。”

随后,朱德亲切地询问了江渭清的身体和安全情况。对此,江渭清非常感激。在后来的谈话中,江渭清将自己对这场运动的看法,向朱老总和盘托出。

听了江渭清的话,朱德严肃地说:“停产闹革命并不是主席的意见,也不是中央的意见,是那些人要这样搞,而且他们整人也整得很厉害。”

为了安慰江渭清,朱德又说:“渭清同志啊,你要能忍耐。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不忍不耐,小事成大啊!”

76年康克清到叶剑英家看望,叶帅: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

在谈话结束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午饭点。于是,朱德便让江渭清留下来,和他一起吃饭。

对于朱德的邀请,江渭清非常感激。然而,想到自己当前的处境,江渭清还是犹犹豫豫,担心会牵连到处境本来就不太好的朱老总。

说完后,江渭清看了看旁边的康克清,希望康克清帮自己说句话,达到既能婉拒朱老总,又不让他伤心的目的。于是,康克清便看着爱人朱德,说:“老总啊,你决定吧。”

朱德一下子就明白了江渭清的意思,但他不在乎,便坚定地说:“没关系,他是主席、总理用专机接来的,怕什么?”

就这样,江渭清满怀感动地在朱老总家吃了午饭。

76年康克清到叶剑英家看望,叶帅: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

1969年,在毛主席的坚持下,朱德继续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不久后,在林彪的一号命令下,朱德被疏散到广州,居住到广州郊区的从化温泉宾馆。

在这里,朱德的日子过得十分清静,但却在行动上受到了一些限制,只允许他在划定的区域内活动。如果想要离开宾馆,必须要经过广州军区主管领导的批准。

在这种情况下,朱德想要去工厂或农村看看,就变得非常艰难了。对于以群众自居的朱德来说,这种生活无疑是十分难受的。然而,为了大局,朱德还是在这里一直生活了9个多月。

1970年,朱德接到通知,要他到庐山参加九届二中全会。1971年9月,林彪出事后,朱德的处境好了不少,感觉心中轻松了许多。

76年康克清到叶剑英家看望,叶帅: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

在一次会议上,见到军队的同志和老战友时,朱德激动地说:“我好几年没有和军队同志在一起开会了。现在我还能看到大家,看到我们的军队还是好军队,心情很愉快,很高兴!”

1974年,在见到肖华时,朱德安慰他说:“共产党员受点委屈不算事儿。瑞金、井冈山、二万五千里长征,那么多困难,那么多挫折,我们都踏着熬过来了,现在这点磨难,能让我们丧失信心吗?”

听了朱德的话,肖华点了点头。紧接着,朱德又说:“这几年,不过是历史的一个插曲。革命总是要经历曲折反复的,总是要向前发展的……凡是违背唯物辩证法的东西,别看它眼前兴时得很,但从长远的观点看,最后在历史上总是站不住脚的。”

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朱德主持了这次大会,并发表了讲话:

“在庄严的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我们被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党和人民委托我们贯彻执行宪法规定的职权,责任重大,任务很艰巨。我们一定要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76年康克清到叶剑英家看望,叶帅: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

在这次会议上,朱德继续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这一年,朱德已经89岁高龄了。

7月11日,朱德就要去北戴河修养了。临行前,突然想起了什么,让夫人康克清打电话给正在住院周恩来总理,表达了想去看望他的愿望。

得到可以见面的答复时,朱德非常高兴,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了周恩来总理的病房里。见面的那一刻,朱德和周恩来总理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紧接着,朱德开口说:“你好吗?”周恩来总理说:“还好,咱们坐下来谈吧。”

看到朱老总坐在沙发上有些不适,周恩来总理关心地问:“要不要换一个高一点的椅子?”朱德说:“这个可以。”

就这样,两人按照之前的约定谈了半个小时。临别的时候,周恩来总理把朱德送到客厅外面,依依不舍地告了别。

76年康克清到叶剑英家看望,叶帅: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病逝,朱德非常难过。关于这件事情,朱德的女儿回忆说:

“那天下午,他正去接见外宾,接受国书。回来后,妈妈慢慢地对他说:‘总理病情最近恶化了。’他听了后,连这也不相信,认为:有那么多的好大夫给总理治病,病情不会发展得那么快。敬爱的周总理会这么快去世,他没有想到,也不愿想到呀!晚上八时,当他得知总理逝世的消息后,眼泪马上就流了下来。我是从来没有看到过我父亲掉泪的。一九七四年,我哥哥因病突然去世,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没有掉一滴眼泪。”

在周恩来总理的遗体前,朱德含着泪水,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回到家里后,朱德仍然悲痛不已,不说一句话,也吃不下任何东西。

后来,治丧委员会的同志考虑到朱德已经90岁高龄了,便来征求他的意见,问他是不是只参加一次吊唁仪式,但朱德却坚持要全部参加仪式。

在周恩来总理的追悼会那天,朱德穿好衣服,准备前往追悼会现场,但由于过度悲伤,双腿怎么也站不起来,因此没能去成。对此,朱德感到非常遗憾。

7月6日,朱德病逝,全家人都十分悲痛。

76年康克清到叶剑英家看望,叶帅: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

朱德病逝后,华国锋代总理来到病榻前,想这个不幸的消息向毛主席做了汇报。听了华国锋的汇报,毛主席说:“朱老总得的什么病?怎么这么快就……”

9月9日,毛主席病逝,全国人民处在极大的悲痛之中。

毛主席去世后,全国的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斗争也越来越激烈。不久后,康克清来到叶剑英元帅家中看望。

关于当时的情景,康克清在后来回忆说:“一九七六年九月中旬的一天,我去看望叶帅,他把我带进一间很小的办公室里,打开收音机,音量放得很大。他问我:‘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我就把朱总对形势分析的那段话说给了他。他听后说:‘噢,朱老总还有这样的分析。’”

10月6日,四人帮被彻底粉碎,全国的形势迅速得到了扭转,人民群众的生活逐渐步入了正轨。

76年康克清到叶剑英家看望,叶帅:朱老总逝世前留下什么话没有?

在康克清看来,这就是朱德想要的,他希望看到全国人民都能安居乐业,过上富足和幸福的生活。

12月1日,在朱德九十周岁诞辰日这一天,康克清和家人一起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把一束鲜花放在朱德的骨灰盒上,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朱德。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希望您能关注我,阅读作者奉献的历史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