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猛国军敢死队,身背大刀和麻袋夜袭日寇,背回五百多颗鬼子人头

作者:xwg行云流水

1933年3月11日夜,两支中国军队,出了喜峰口关隘后,一支向东,一支向西,冒着小雪一路疾行。他们身穿灰布军装,左臂系着白毛巾,背上除了大砍刀外,腰带上还别着一条麻袋。

这两支队伍是国军29军109旅218团的1营和2营,旅长是著名的抗日名将赵登禹。1营由营长王昆山带队,奔向东面的白台子,那里是日军独立混成第14旅团的炮兵阵地;2营由副团长孙儒鑫带队,向驻有一个日军中队的蔡家峪摸去。

这两支不到千人的西北汉子,除了长官外,所有士兵都没带枪,只有大刀、手榴弹和麻袋。这是去偷袭敌营,却不带枪带着麻袋,是要做什么?

最猛国军敢死队,身背大刀和麻袋夜袭日寇,背回五百多颗鬼子人头

闻名天下的29军大刀队

3月8日开始,喜峰口抗战拉开序幕,在日军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下,29军伤亡惨重。为此,参谋长肖振瀛亲临前线,提出组织敢死队发动夜袭,争取打掉日军的炮兵阵地。肖振瀛还发出悬赏令:提回一个鬼子头奖励50大洋,活捉一个奖励100。

终日挨日军炮弹轰炸,29军官兵们都憋了一肚子火,得知要和鬼子耍大刀玩近战,而且还有高额奖励,顿时群情激奋,士气高涨。

10日凌晨2时半,1营摸近了白台子。骄狂的日军根本不会想到,中国军队竟敢奔袭后方偷袭营寨,因此连哨兵都没有。

十几个战士为一个战斗小组,分散摸进鬼子营房,借助汽灯的亮光,战士们不由分说,举起大刀便朝行军床上的鬼子猛剁,如同砍瓜切菜一样,还在睡梦中的鬼子立刻身首异处。惊醒的鬼子慌忙跳起来取枪,可哪里来得及,被战士们横劈竖剁,惨叫声顿时响彻飘雪的夜空。

最猛国军敢死队,身背大刀和麻袋夜袭日寇,背回五百多颗鬼子人头

一个叫尾平塚二的鬼子回忆:“(支)那军就像凶神一样,专砍脑袋,更恐怖的是,还将脑袋装进布袋中。”这个鬼子运气好,当时蹲在茅房拉屎,捡了一条性命。

最惨的是一个大宅院中的鬼子军官,正赤条条地在热炕上睡觉,瞬间大部分被当场砍死。冲出去的几个鬼子,胯下夹着条兜裆布,在雪地里狼奔冢突,结果几乎都命丧于大刀下。

有些鬼子被大刀砍伤后,跪在地上双手抱拳,流着眼泪冲着中国士兵叫“爸爸,”即使有100元大洋的奖励,但中国士兵根本不想抓活的,毫不犹豫地劈开鬼子的脑袋。

白台子这个小村庄,顿时变成了一个杀戮倭寇的屠宰场,营房内,场院上,到处都是挥舞大刀追砍鬼子的猛士,虽然鬼子仓促组织了些许抵抗,但根本挡不住杀红了眼的敢死队员,最终鬼子残部仓皇溃逃。战后经清点,鬼子军官被斩杀10多个,无头遗尸超过300具。

最猛国军敢死队,身背大刀和麻袋夜袭日寇,背回五百多颗鬼子人头

孙儒鑫率领的西路敢死队,同样战果辉煌,驻守在蔡家峪的200多个日军,在睡梦中被砍杀殆尽。意犹未尽的官兵们,返回时顺便将狼洞子、黑山嘴等处的少量日军也全部砍杀。

据29军老兵回忆,战果最好的一个战士,布袋里装了7个倭头,得到了350个大洋,因长时间负重行军,腰疼了几天才缓过来,而当时士兵的薪饷是每月8个大洋。由于国军士兵大都没有信仰,或许是为钱而战,但只要是杀鬼子,主义都不重要。

此役斩杀日寇500多人,而我军连长赵柄榜、排长宋发俊等6名军官阵亡,士兵伤亡百余人。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最过瘾最震撼的一次夜袭,也由此成就了“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这首荡气回肠的抗日歌曲。

向“喜峰口大捷”的抗日勇士致以崇高敬意。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头条创作挑战赛##暑期创作大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