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32年,张学良密电黄显声:干掉我那个不成器的汉奸弟弟

作者:等待缪斯老照片版

1932年的一个寒冷的冬日,北平的一座宅子内,少帅张学良心情沉痛,眼含泪光,面对着一个老太太和一个年轻男青年,倾诉着他的忧虑。

时间倒回到几年前,张作霖,东北军的大帅,临终前嘱咐张学良照顾他的侄子张学成,然而张学良没有履行这个承诺,导致了日后的不幸局面。张作霖去世后,东北被日本占领,成立了伪自卫军,竟然由张学成担任司令官,与日本合作对抗东北军。这个消息让张学良心如刀割,痛苦不已。

1932年,张学良密电黄显声:干掉我那个不成器的汉奸弟弟

在一次家庭会议上,张学良对着张学成的母亲和他的弟弟张学文,发泄了他的愤怒和困惑。他表示,虽然他可以容忍张学成与石友三勾结、叛变,甚至可以放下家族恩怨,但他不能容忍张学成背叛国家,成为汉奸,为日本人效力,丢尽张家人的脸面。他愤怒地询问众人,面对这种局面应该怎么办。

然而,这段故事并不仅仅是张学良与张学成之间的家族恩怨,而是一个充满血泪的历史画卷。1932年的北平,正是在战火纷飞、国家危难之际。日本侵略者已经占领了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对中国的侵略行径越发嚣张。而东北军阀们,曾经是这片土地的护守者,他们的抉择将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

1932年,张学良密电黄显声:干掉我那个不成器的汉奸弟弟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二人,本是东北军的中坚力量,然而面对日本侵略,他们却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张作霖在日本的压力下,曾经在满洲地区签订《满蒙协定》,被迫割让资源,但他在签字时却写下了“阅”字,表达了不愿屈服的态度。而张学良则努力抵抗日本的压力,寻求国内外的支持,希望能够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1932年,张学良密电黄显声:干掉我那个不成器的汉奸弟弟

然而,张学成的背叛却让张家的努力前功尽弃。他在外交策略上的错误,不仅让日本人得寸进尺,还让东北军内部陷入分裂,民族大义被背叛。而张学良,作为家族的长辈,无奈地站在了道义的一方,他不得不与自己的亲人为敌,与国家的敌人作斗争。

这个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历史的无常。张学成的背叛不仅是个人的错判,更是整个国家面临的危机的缩影。他的行为让人们深刻地反思,面对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个人的私利又算得了什么呢?

1932年,张学良密电黄显声:干掉我那个不成器的汉奸弟弟

然而,历史的车轮终究不会因个人的过错而停滞。东北义勇军的抵抗,国人的觉醒,最终导致了东北抗日的浪潮。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人民的抵抗下节节败退,国家最终获得了胜利。

在这个故事中,不仅有家族恩怨的纠葛,更有国家存亡的重压。张学良在家族和国家之间做出了艰难的选择,他的内心痛苦和挣扎,展现了一个军人、一个家族长者的忠诚和担当。而张学成的背叛,则成为了历史的一段耻辱,他在国家危难之际的背叛,令人唏嘘不已。

1932年,张学良密电黄显声:干掉我那个不成器的汉奸弟弟

历史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人们的选择和行为。张学良与张学成的故事,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却折射出了整个国家的抉择和命运。当我们回顾历史,也要深思自己在家族、社会、国家面前的责任和担当,不忘初心,不负使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1932年,张学良密电黄显声:干掉我那个不成器的汉奸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