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比前线将帅更熟悉战场局势?

作者:旧历史儿
为什么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比前线将帅更熟悉战场局势?

前言:

回看毛主席的一生,他很少亲自前往前线指挥作战,却总是能够做出正确的战略部署,带领战士们取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靠着一封封电报,毛主席总能将战场上的情况事无巨细的罗列出来,有时候他的判断比亲临现场的将领更加准确。

为什么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比前线将帅更熟悉战场局势?

毛主席未曾上过军校,为什么总能打胜仗?不用去往前线,为什么又能决胜于千里之外?

敏锐的洞察力

毛主席虽然没有上过军校,学过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一个人能力的进步和发展,更多的是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成长和进步。毛主席就是在不断的实践当中磨练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成为一名伟大的军事家。

毛主席曾调侃说:“没有谁是能够无师自通的,我只不过我都把国民党等人当作我的老师罢了。”

为什么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比前线将帅更熟悉战场局势?

刚开始的时候,毛主席也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应战,直到蒋介石的军队把我军逼得无路可退的时候,我军才领略了游击战的打法和技巧。

从国民党和苏联军队的身上,毛主席看到了很多的优点,同时也发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将这些全都总结起来,多加思考,一条符合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就出现在了面前。

长时间的总结经验,指挥作战让毛主席养成了敏锐的洞察力,四渡赤水的时候,毛主席的能力和胆识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为什么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比前线将帅更熟悉战场局势?

反围剿斗争中,由于李德和博古的错误判断,我军转移途中正好碰到了国民党的军队。经过激烈的交锋之后,我军损失惨重,原本十几万的部队如今就只剩下了三万多人。

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毛主席重新成为了红军的领导人,大会上,毛主席对现在的局势做出了合理的分析:湘江战役后,我军损失惨重,如果一意孤行必然会遭到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甚至被一网打尽。反观国民党那边,蒋介石调集重兵,以逸待劳,全然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为什么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比前线将帅更熟悉战场局势?

如今正是生死存亡的时刻,一定不能和国民党正面较量,随即做出了渡江会师的战略。

由于之前的指挥失误,军中的士气低迷,导致渡江战役中一直没有新的进展。面对这种情况,毛主席果断的放弃了原本的计划,选择兵分三路,巧渡赤水。

战场上,毛主席还时刻关注着敌军的动向以此来找出破绽。2月18日,我军的情报人员向毛主席汇报,国民党的军队都向川滇边境增援了。

为什么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比前线将帅更熟悉战场局势?

毛主席思考过后,果断的做出了分析:蒋介石认为我们会进攻防守薄弱的川滇边境,所以才会将兵力都放在那里,想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但他调兵之后,贵州北部的防御就会变得很弱,我们可以进攻黔北地区。

毛主席果断出手,率领大军向黔北地区发起了突袭,把蒋介石的军队打的措手不及。蒋介石只好赶忙转变了策略,向我军发起了进攻,并且牢牢的守住南边,想把我军围困在这里。

经过短暂的分析后,毛主席立马找到了应对的策略。他带领着红军,绕开了蒋介石的主力部队,从从茅台渡口再次渡河,来到四川,逃出蒋介石的包围圈。

为什么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比前线将帅更熟悉战场局势?

蒋介石多次进攻无果后,他率领众兵在四川的周围集合,打算直接将红军围困在四川地区,一举消灭。可毛主席早就料到了蒋介石的计划,在包围圈还没有成形的时候,就率领大军强行渡过赤水,彻底的逃离了蒋介石的包围圈。

事后蒋介石大骂道:“十万大军解决不了区区三万人的军队,真是奇耻大辱!”而我军的将领则纷纷感叹道:“这是最危险的一场战斗,却也是最精彩的一次。此战当中,每一次的行动都能赶在蒋介石的前一步完成,简直就是奇迹!”

这场战斗中,毛主席将他的雄才伟略,以及敏锐的洞察力都展现的淋漓尽致,但不可否认的是,情报的及时准确,让毛主席在这场博弈当中占尽了优势。

为什么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比前线将帅更熟悉战场局势?

战场上的第二双眼睛

四渡赤水和长征的胜利,离不开情报人员的默默付出。作为战场上的第二双眼睛,每当获取到敌人的最新情报,就能确定我军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保障战士们的安全。正是这一个个准确的情报,让我军在长征时候,能够摆脱危险。

我党的情报系统是由周恩来一手打造的,他渗透到了国民党军队每一个角落,这才让我军能够随时掌握国民党的最新行动,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

为什么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比前线将帅更熟悉战场局势?

由于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保密工作相当的完事,就连林彪这种级别的人物也不清楚。所以战场上,经常会出现毛主席和林彪在作战指挥上出现分歧的情况。

辽沈战役中,毛泽东下令进攻北宁线的重镇锦州,但林彪瞻前顾后,一直无法下定决心。为了能够让林彪安心作战,毛主席先后给林彪发了二十多封电报,向林彪解释强攻锦州的重要性。正是毛主席的一再坚持,我军在战场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为什么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比前线将帅更熟悉战场局势?

济南战役的时候,毛主席全权指挥战斗,先后发布了23次电报,询问前线战士的作战情况,并且通过发电报的方式发号施令。根据主席的指挥,我军和敌人交战了8天8夜,成功的歼灭了敌军10万余人。

为什么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比前线将帅更熟悉战场局势?

我党对情报工作的重视

革命斗争初期的屡次失败,让我党意识到了情报的重要性,毛主席也深刻领悟了只有充分的了解对手,才能打败对手的道理。

毛主席对电台非常重视,江西作战的时候,主席就曾下令要缴获敌军的所有电台。我军抓获国民党的无线电技术员后,毛主席爱惜人才,亲自为他做思想工作,让他为我党效力。

为什么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比前线将帅更熟悉战场局势?

抗日战争的时候,为了能够获取到更多的情报资源,掌握更加充分的作战信息,毛主席号召身边的人员行动起来,在有先的情况下获取情报。

当时信息传达非常不便,国民党的军队还加大了对解放区的消息封锁。我党的地下情报人员乔装打扮,前往各地收集新闻报纸,日本最新的报纸才刚刚发行10天,报纸就出现在了延安的办公桌上。

为什么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比前线将帅更熟悉战场局势?

为了扩大党的情报网络,毛主席指出了要加强群众联系,做好隐秘斗争。

1948年,蒋介石命令傅作义进攻党中央的所在地,毛主席已经提前从隐秘战线的战士手中掌握了这项情报,并且利用新华社广播,把蒋介石的阴谋公之于众,获得了民众的呼声,蒋介石不得不放弃这项计划。

为什么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比前线将帅更熟悉战场局势?

随着战斗的不断进行,毛主席将情报组织和隐秘工作扩大到了群众当中,从而保证党组织工作的隐秘性。并且还提出了要深入到敌人的内部,去到各大城市中开展情报工作。

正是有了这些隐姓埋名,深入敌阵的情报人员,使得我军多次的粉碎了国民党军队进攻党中央的阴谋,为我党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什么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比前线将帅更熟悉战场局势?

总结

毛主席指挥作战能够频繁获胜,离不开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以及那先进的军事理论。

毛主席千里之外指挥作战的奇迹,则是依赖于我党强大的情报系统,以及那些默默付出,身处于黑暗当中的地下工作者。

为什么毛主席远在千里之外,却比前线将帅更熟悉战场局势?

毛主席的军事战略和思想,都是在革命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直到今天他的军事理论仍然是我党不断学习和研究的真理。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们要深刻贯彻落实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国家的安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