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清战争(三十六)乱局

作者:镇海军节度留后
在孔有德等三顺王回师汉阳之际,明军开始发力试图夺回湖南沦陷区。

顺治五年(1648年)春夏之交,坚守在湘西的堵胤锡领兵东进,直扑常德。降清的明朝将领陈友龙见清军北回,遂反正回到明军序列。陈友龙在靖州起兵反正,带领部队恢复黎平府、武冈州、宝庆府。何腾蛟见状也想夺回湖南,遂领兵收复全州,清广西巡抚李懋祖回撤湖南永州。何腾蛟领兵进攻永州,但久攻不下。

明清战争(三十六)乱局

但何腾蛟见其余明军进展顺利,自己进展缓慢。便心生嫉妒和愤恨,由于担心光复湖南的功劳会落入堵胤锡和陈友龙之手,何腾蛟竟不顾危如累卵的局面,执意引起内部争斗,破坏大好的抗清局势。

何腾蛟命南安侯郝永忠领兵偷袭靖州,何腾蛟的公开说法是陈友龙投降清廷指挥,攻破黎平府俘虏了自己的家人,自己受此奇耻大辱不可不报。这其实是何腾蛟擅权弄事,破坏永历朝廷内部政治稳定。被郝永忠偷袭全军溃败的陈友龙义愤填膺,亲赴广西向永历帝喊冤。由于何腾蛟突然搞事,导致南明军的进攻阵型混乱,刚刚收复的宝庆府很快又被清军占领,收复湖南的大好局面被何腾蛟搞砸。

但何腾蛟自己又作战不利,直到十一月才堪堪拿下永州,年底才重新夺回宝庆府。但此时金声桓已经败亡,清军已经反应过来。留守桂林的永历朝大学士瞿式耟对何腾蛟搞得歪门邪道很清楚,但是瞿式耟却选择帮助何腾蛟隐瞒事实。二人沆瀣一气,对反正而回的将领陈友龙搞政治阴谋。陈友龙揭发靖州火并的事件之后,给事中金堡反倒将罪责推给郝永忠,说其本是闯贼,贼心难改。总之就是:此事与文臣无关,和何督抚和瞿辅臣无关。

南明永历朝廷内部的文官,舞文弄墨、沆瀣一气。真真切把一个虚伪而可耻的南明小朝廷暴露给世人面前。国破家亡、中原板荡、南明流亡、异族入侵。都不能让这些久历晚明政治斗争的文官们清醒过来。如此腐朽的永历朝廷注定是无法承担起反清复明的重任的,所有希冀于永历朝廷可以恢复汉家衣冠的义士所流鲜血注定无用。

明清战争(三十六)乱局

何腾蛟施展政治手段,最终为自己的丑恶行径付出了代价。

1648年夏,为进一步加强自身兵力。堵胤锡特地前往忠贞营驻地,邀请李过出兵协同明军一起收复湖南。李过允诺堵胤锡,率领精锐十数万自四川巴东出发,进逼湖北彝陵,随后攻克湖南常德府。李过麾下的十几万将士是顺军主力保留下的精锐,战斗力十分可观。自三顺王回撤湖北之后,湖南境内已无清军主力驻防,留守清军实力不强。李过所部,从鄂西北一路东进,横扫湘西北地区。顺治五年(1648年)十月,李过所部连续攻克湘潭、益阳、衡山、湘乡等地。

至十一月份,长沙府下辖十二个县城均被李过所部攻克。长沙城已被李过团团包围。清湖南巡按吴达在给摄政王的奏疏中,反复强调长沙城已危在旦夕,恳请摄政王发兵增援。多尔衮听闻急报之后,立即命宗室老将郑亲王济尔哈朗领满汉精锐,自北京出发前往南方镇压叛乱。但郑亲王才到山东,山东地界就爆发了农民起义。满汉主力被迫停留北方,镇压农民起义。

此时已经包围长沙的李过突然收到命令,南明永历朝廷命其解围长沙,向东增援南昌的金声桓。李过尽管并不愿意执行这个命令,但考虑到政治影响,被迫领军撤围长沙。事实上,这是南明督师何腾蛟发动内阁辅臣瞿式耟,怂恿永历朝廷下达这个命令。何腾蛟认为,李过乃流贼出身,收复长沙的功劳若被其拿下,恐怕不利于南明朝廷,特别是他这位督师大学士的地位。瞿式耟竟然很认可他的意见,伙同他一起搞内斗针对李过等人。

然而,真到了何腾蛟出兵攻打长沙,他才发现长沙城并非那么容易便可攻克的。特别是围城无法做到严密,致使长沙城内的清军得以出城劫掠,补充城内紧缺的粮草,而攻城战役愈发艰难。何腾蛟自己不给力,可清军不会放过他犯错的机会。年迈的济尔哈朗带领刚刚镇压山东流民的八旗精锐,即将抵达长沙。直到此时,何腾蛟才慌了神,忙不迭准备带领部队撤围长沙,应对危局。

顺治六年正月,济尔哈朗带领的数万满汉步骑自湖北安陆渡过长江,进入湖南。听闻消息的南明军队方寸大乱,他们可不管何腾蛟大学士的身份了。畏清如虎的南明军头们纷纷拉起部队就跑,何腾蛟身边就剩下一个马进忠愿意跟随。二人退守湘潭,再做他计。然而,济尔哈朗岂会给何腾蛟再做筹划的机会呢?

顺治六年正月二十日,清军主力快速推进至湘潭,次日凌晨就杀抵湘潭城下。见清军兵强马壮、大势已去,马进忠抛弃何腾蛟夺路而逃。还没来得及反应的何腾蛟就被清军俘虏,随后不愿投降的何腾蛟被清军杀害于湘潭流水桥旁的小坡下。

《明史》评价何腾蛟是:崎岖为难之中,介然以艰贞自守。然而纵观何腾蛟的一生,崇祯朝入朝为官,成为南阳知县,与当时的唐王朱聿键结下了善缘。弘光朝就任湖北巡抚,却饱受左良玉的欺凌。好不容易死里逃生,被隆武朝重用之后,何腾蛟便开始忘乎所以,争权夺利。脑子里想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利益,而南明朝廷的利益却未能放在最为重要的地方。尽管不同于当时其他南明臣僚那般,被俘之后变节,但何腾蛟其对于南明抗清的危害是极为严重的。

进入湘潭城之后,济尔哈朗下令屠城,将湘潭全城老幼全部屠戮一空。时人记载:近前则足软,欲退又不能。魂飞魄散,心胆惧寒矣。时血迹尚鲜,腥臭逼人,立身无地,有食亦不能下咽。但见尸骨纵横,惨不可言。市上人民不止二三十,城中不满百人,受伤未死者数十人。

何腾蛟死后,南明军自然更加大乱,湖南地区的明军彻底失去了主心骨。济尔哈朗抓住时机,扩大战果。命令固山额真佟图赖、阿哈尼堪等继续向南进攻。王进才、马进忠等部望风而逃。就连李过的忠贞营也在混战中被清军接连击败,溃不成军。

当时堵胤锡协同李过驻防湖南郴州,济尔哈朗很重视这支明军,亲自领军进攻。堵胤锡、李过不敌,继续南撤。阿哈尼堪则撵着明军一路南下,直接攻入广西全州地界。南明左都督焦琏急忙领数万精锐北上试图夺回全州,但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受郑亲王委派,领兵支援。勒克德浑在全州城下击败焦琏,明军不得已退回桂林。

此外,清军又接连击垮明军在湘西地区的驻军,还在内讧的郝永忠继续撵着陈友龙进攻,最后陈友林是被歼灭了,可是清军也来了。被清军打的狼狈逃窜的郝永忠被迫逃进了夔东山区,继续斗争。

明清战争(三十六)乱局

济尔哈朗入湘

顺治六年二月至六月间,明军是一败涂地。湖南几乎全部失守,部队被打的如惊弓之鸟一般,已经没有任何还手之力了。可就在此时,一场源于北方的叛乱,给南明永历朝廷回了一口血。

自顺治五年,为提防汉将可能引发的叛乱,多尔衮派遣诸多满族将领分兵把守各个要地,以监视投降清廷的汉将。而刚刚被罚俸降级的阿济格则被派遣领军驻守大同,以防范在此拥兵坐镇的大同总兵官姜瓖。当然,多尔衮用的名义是防止蒙古部落进入长城作乱,但阿济格显然是一个非常急躁的人。来到大同以后,本就内心极度不痛快的他来到大同之后,更加肆无忌惮。

姜瓖自从顺治元年降清以来,拼命向满清主子表示忠心,但由于清廷歧视汉将的政策,使得姜瓖被清廷始终猜忌和怀疑。顺治二年,姜瓖赴北京述职,大学士刚林受多尔衮委派,质讯姜瓖是否有不臣之心,把姜瓖吓得魂飞魄散之后,遣送回大同。姜瓖本以为自己为清廷稳住山西的局面,跟随英亲王披肝沥胆,为大清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清廷对自己不仅没有封赏犒劳,反而无端猜忌。顺治四年,姜瓖被勒令将长子姜之升送到北京入朝侍卫,面对这种人质政策,姜瓖表面恭顺服从,实际上内心极度愤懑,对于清廷的政治主张,姜瓖非常失望以至于逐渐心态失衡。

自顺治元年到顺治五年,清廷为镇压南方叛乱和征讨,南明对北方控制区内横征暴敛。山西百姓赋税极为苛刻,官民负担甚是沉重。这一年阿济格携端重郡王博洛、承泽郡王硕塞开赴大同之后,姜瓖认为这极有可能是针对自己而来;特别是此时金声桓、李成栋已经在南方起兵,一旦大同被阿济格控制,姜瓖认为自己会凶多吉少。当年十二月,姜瓖密谋反清。他趁死忠于清廷宣大总督耿焞出城验看物资的时机,宣布关闭城门,易帜叛乱。十二月初三,姜瓖起兵,十二月初四闻讯而来的阿济格随即领兵包围大同。

然而,事情出乎阿济格的预料。本打算一鼓作气平息叛乱的阿济格突然发现,姜瓖的号召力是惊人的。早已对清廷统治极为不满的山西各地立即响应姜瓖的号召,扯旗叛乱,宣布重新回到大明的怀抱。晋西北地区十一座城池相继叛乱,随后蔓延至太原周边,这表明山西地区官民对于清廷统治是非常痛恶的。

姜瓖的反正使得全晋汉族地主官绅找到了一个主心骨,瞬间使得隐藏在水面下的不愿和怨怼彻底爆发,短短一个月之内,除太原之外,山西各府几乎全部爆发叛乱。朔州、潞州、泽州等地反正部队甚至试图攻打太原。

多尔衮见姜瓖突然造反,刚刚被顺治帝晋升为皇父摄政王的他面子上实在挂不住。由于南方叛乱此起彼伏,多尔衮目前的处境是焦头烂额,他最开始试图想让姜瓖回心转意,并解释自己派遣阿济格是为了防御蒙古,并非针对他姜瓖。还承诺可以调回阿济格,并表示维持原状即可。

但姜瓖怎么可能听信多尔衮的忽悠,且不说阿济格入驻大同只是导火索,真正导致姜瓖起兵的原因是清廷极为严重的排汉政治主张。单论清廷统治者睚眦必报、狠辣无情的性格,姜瓖就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见姜瓖根本不信忽悠,多尔衮只能咬牙决心出兵平叛。

山西地区距离京畿非常近,多尔衮必须要尽快处置山西地区的叛乱。因为山西的叛乱已经使得陕西地区出现了动荡的迹象,陕西总督孟乔芳向多尔衮发出预警,陕北地区原明降将已经出现不稳的局面,他们与山西叛军之间相互勾结的可能逐步变大。

劳心费力的多尔衮在正月初四命谨郡王尼堪出兵赶赴山西,二月又亲自挂帅,出兵山西。在攻克浑源州之后,多尔衮又招降了几个城池,清军随后抵达大同城下。但大同城高池深,绝非朝夕之间可以拿下的。然而雪上加霜的是多尔衮挚爱的弟弟——和硕豫亲王多铎在北京感染天花,医治无效而亡!

多铎与多尔衮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他不仅仅是多尔衮血缘上的弟弟,更是多尔衮政治上最为重要的倚仗。多铎的病亡令多尔衮无心在大同城下恋战,他急需立即回京主持大局。他亲自来到大同城下,向姜瓖保证:他以大清摄政王的身份起誓,绝不会食言,只要姜瓖投降,过往之事一笔勾销,绝不计较。

明清战争(三十六)乱局

但姜瓖不为所动。无可奈何的多尔衮只好扔下尼堪和阿济格,自己领兵回师北京再为计较。多尔衮回师北京之后,山西局势日渐糜烂。山西巡抚祝世昌三天一个求救加急;没办法,山西的局势已经失控。祝巡抚除了太原城还能控制,其余地方他都不敢去。他恳请摄政王解围大同,即刻命英亲王和谨郡王增援太原。因为距离太原的几个州府全是反清义军,他们不断试探太原的城防,可是祝巡抚手上根本就没有像样的兵马。

当时汾州府、潞安府、忻州府到处都是反清义军,其中忻州义军多达十万有余,虽然大部分都是裹挟而来,但声势浩大、不可小觑。到了四月份,晋西南地区的反清义军也席卷起来,沁州、绛州、泽州等地全部大乱,甚至河南巡抚报告称,山西乱军攻入河南,在怀庆府盘踞。陕西总督孟乔芳汇报称乱军有从陕西攻入陕西的可能,希望奢望予以增兵。

由于各地都在向多尔衮要兵,可多尔衮从哪里变出这么多兵马。无奈之下,他急命济尔哈朗立即回师北还,不要管南明永历朝廷的死活,即刻北回增援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