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与革命文物面对面·红色文物系列 - 两枚臂章,记录着充满理想的青春岁月

作者:正能量李嘉图M路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初春的1949年,上海即将迎来解放前夕。历经烽火岁月,中共上海地下党领导下,勇敢的青年工人、学生汇聚成两支特殊队伍——“人民保安队”和“人民宣传队”。他们的英勇事迹,记录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两枚布质臂章上,这些臂章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青春的铭记。

解放之前,人民解放军已经取得了长江以北广大地区的胜利,上海的解放势在必行。然而,国民党政权不甘心失败,加紧了对统治地区的残酷压迫。为了破坏新生的人民政权,他们计划摧毁市政设施和重要工厂、学校。这就迫使人民群众挺身而出,发起了一场以“反搬迁、反破坏”为核心的护厂护校斗争。为了统一协调各人民团体的行动,中共上海市委恢复了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同时恢复了上层统战、人民宣传队和人民保安队三方面的工作。

与革命文物面对面·红色文物系列 - 两枚臂章,记录着充满理想的青春岁月

人民宣传队以学生为主体,承担着宣传党的政策、揭露敌人阴谋的重要任务。他们灵活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包括给敌特分子发警告信、传递政策信息,甚至通过信件向他们的家人传达政治思想,以此渗透影响敌方。同时,他们也通过戏曲、报剧、快板书、舞蹈等形式普及党的政策,动员民众支持解放事业。在上海解放前夕,他们甚至绘制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画像,制作了庆祝解放的标语和红旗,用以鼓舞民众士气。

与革命文物面对面·红色文物系列 - 两枚臂章,记录着充满理想的青春岁月

人民保安队则是直面敌人斗争的重要力量。面对国民党的搬迁破坏行动,他们毅然投身于护厂护校、反对搬迁、反对破坏的斗争。江南造船所等重要单位面临着被毁坏和带走的威胁,但保安队员们在党组织的指导下,以智慧和勇气保护了重要设备和机密。在国民党军队占领沪东英联船厂的危急情况下,人民保安队通过巧妙的政治攻势,成功地促使敌人缴械投降。

与革命文物面对面·红色文物系列 - 两枚臂章,记录着充满理想的青春岁月

然而,护厂护校的斗争并非一帆风顺,背后也伴随着牺牲。年轻的保安队长陈仲信就是其中之一。他坚定地站在护卫上海的战线上,却在一次行动中英勇牺牲,年仅21岁。他们是智慧与勇气的结合体,为解放上海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949年5月27日,上海正式宣告解放,人民保安队的任务完成了。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特殊力量,不仅保卫了城市的工厂、企业、市政设施和学校,还维护了城市的秩序。他们的青春铸就了一段峥嵘岁月,成为解放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臂章,早已不仅仅是象征,更是一个个充满理想的青春的缩影,是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付出的珍贵贡献。

与革命文物面对面·红色文物系列 - 两枚臂章,记录着充满理想的青春岁月

时光流转,这些历史的足迹和记忆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得到了珍藏。每一枚臂章都是一本沉甸甸的历史书,让后人能够从中感受到那个特殊时代的激情与担当。这些青年的英勇事迹,时至今日仍在上海人的心中流传,他们的坚持和付出,成为了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

上海的解放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一场人民的胜利。这些普通的青年,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共同书写了上海解放的壮丽篇章。他们用青春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他们的付出和牺牲,铸就了新中国的基石。在青年的肩上,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他们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

与革命文物面对面·红色文物系列 - 两枚臂章,记录着充满理想的青春岁月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