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康熙晚年,为谁来继承大统成为满朝重臣关注的焦点。九子夺嫡的戏剧性过程与结果,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雍正登基后,严惩参与夺嫡的兄弟,
但是,雍正唯独放过了十阿哥胤䄉,这不禁让人感到奇怪,但其实不是雍正不想动他,是不敢动他。
胤䄉后来虽也同样被雍正圈禁,但他和十四阿哥胤禵两人,最后的结局是好的,都在乾隆继位后被释放,重新恢复爵位,享受荣华富贵到老。
一、兄弟阋墙,九子夺嫡
康熙晚年,大阿哥与太子明争暗斗,互有败绩,让道路为其他诸皇子打开。三阿哥觊觎太子之位,四阿哥雍正勇于角逐,八阿哥胤禩也来争一席之地。四阿哥与八阿哥实力相当,遂形成你争我夺的激烈局面。
在这场兄弟阋墙的争斗中,十阿哥胤䄉站在八阿哥一边。他性格温和,没有太大政治野心,只因母亲温僖贵妃与八阿哥的生母来自同一家族,遂支持这个手足。
作为一个政治斗争中的旁观者,十阿哥胤䄉的内心无疑十分复杂。他与八阿哥并非同母兄弟,仅因母亲温僖贵妃与八阿哥生母来自同一族裔而站在他这一边。政治斗争向来残酷,胤䄉是否真心支持八阿哥为储君,亦或仅是履行手足情分,实则难以考究。
或许胤䄉内心深处,并不十分看好八阿哥夺嫡一事。八阿哥生母并非后宫妃嫔,其力量远不如那些权倾后宫的妃子。胤䄉又岂会不知这场夺嫡的艰难?然其母与八阿哥母同族,责无旁贷只能致力支持。
夺嫡失败的后果是何等严重,这也注定了胤䄉只能孤注一掷。他性格温和,平日里安于现状,可一旦卷入政治漩涡,也只能随波逐流,暗中惴惴。他想必也没有多少获胜的期盼,只求无论胜败,自己都不至于遭受太多牵连。
二、雍正登基,诸皇子命运不同
四阿哥雍正终获胜果,登上帝位。他念及夺嫡中的种种遭遇,对曾与自己敌对的皇弟们许多怀恨在心。
三阿哥被削去封爵,在家中软禁;八阿哥不仅被废黜爵位,还受到许多其他的羞辱。然而十阿哥胤䄉仅被削爵圈禁,相对于其他皇弟,可说是最为优渥的。
雍正削去十阿哥的爵位,将他软禁于家中,这已是对其的足够惩戒。毕竟胤䄉并未置雍正于死地,仅是履行手足之情支持八阿哥。雍正也明白胤䄉并无过人的政治野心,所以手下留情,没有加以严厉的惩处。
胤䄉在得知这个结果后,心中也许会松一口气。他本就不是皇位的争夺者,能够全身而退,保住性命已经是万幸。失去封爵固然遗憾,但相比其他皇弟的悲惨命运,这也可以说是最好的安排。
从雍正的立场来看,放过胤䄉也有其政治考量。胤䄉的母族势力强大,虽不至于对皇位造成威胁,但贸然严惩也容易引火烧身。雍正需要慎重对待这种势力,所以手下也留有余地。
三、强大背景,十阿哥之福
十阿哥之所以受到雍正礼遇,主要与其母家势力的强大有关。温僖贵妃的祖父是开国名臣,外祖家也是满洲八大姓之一,势力不容小视。
再加上温僖贵妃与皇后的母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让雍正不敢随意处置十阿哥,只能手下留情。
温僖贵妃作为一代贤妃,在宫中地位尊崇。她诞下胤䄉后,自会对这位爱子呵护备至。温贵妃的外家势力强大,她又深得康熙宠幸。这使她有恃无恐,甚至有时会略显专横任性。
皇权斗争中,温贵妃毫不退缩,维护自己儿子的利益。她联合满朝文武百官,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为胤䄉撑腰。这让雍正即使对胤䄉心有不满,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加以严惩。
温贵妃的外家世代功勋卓著,更让雍正不得不忌惮三分。胤䄉这棵小树,生在这么硕大的树荫下,雍正当然不敢随意动它。只得作出表面文章,削去爵位来平息自己的不满。
四、康熙宠爱,十阿哥之福
不仅如此,十阿哥在康熙心目中也有一席之地。他入宫时就获得郡王之位,可见受到康熙的宠爱。
先帝驾崩前,也将十阿哥许配给皇后的外甥女等人,可见对他的重视。这都使得雍正不敢轻易伤及十阿哥的利益。
之所以受康熙宠爱,十阿哥的母族势力也可说是一个重要因素。康熙对拥有强大势力的妃子和皇子,往往会额外礼遇
胤䄉自出生起就备受呵护,衣食无忧,过着优渥的生活。他性格温厚顺从,也很得康熙喜爱。康熙常说他是自己最聪明的孩子,因为不争不夺,也就能逍遥自在。
在康熙的心目中,胤䄉是最让自己放心的皇子。他既无谋逆之心,又有强大的母族作靠山。所以康熙也格外看重他,封他为郡王,对他礼遇有加。
这种明显的优待,使得即使对胤䄉颇有微词的雍正,也不得不在处置上多加考量,不能胡作非为。
五、圈禁之后,十阿哥的余生
尽管遭遇圈禁,十阿哥的生活还算逍遥。数年后,雍正驾崩,十阿哥得以在侄子乾隆手中释放。
他恢复了辅国公的爵位,权倾一时,至死都过着优裕日子。看来,强大的背景与先帝的宠爱,让十阿哥躲过一劫,保全了爵位和荣华。
受困于家中的日子,对胤䄉的影响其实并不太大。他本就是行事低调的人,平日里也无所谓权势荣华。能够安然度日就是他的心愿。
至于爵位的削夺,在他看来也就如同失去一件衣饰。等到乾隆登基,他又重新得以恢复爵位,一切如旧。
可以说,胤䄉是这场九子夺嫡中最为幸运的一人。在众皇子你争我夺时,他只是幕后观望。又在雍正登基后迅速沉寂,最终全身而退,过上自己期盼的生活。
结语
九子夺嫡的历史既激烈又复杂,雍正放过十阿哥也匪夷所思。然而时过境迁,一切都化为历史尘埃。我们不应囿于成见,要洞察事物的本质,方能找到历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