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延庆长城:蟠龙踞虎皇图壮

作者:八达岭长城
延庆长城:蟠龙踞虎皇图壮

水关长城秋色

延庆区位于北京西北部,东邻怀柔区,南接昌平区,西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接壤,北与张家口市赤城县相邻,自古即为京畿防御的重要屏障。

延庆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为多民族融合之所。《史记• 五帝本纪》记载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这里所说的阪泉之野,据考证就在今天延庆海陀山南麓、阪山之阳的上、下阪泉一带。自燕昭王开始,今天的延庆地域先后隶属于上谷郡、妫州郡、儒州缙山县,元仁宗时升缙山县为龙庆州。明永乐十二年(1414),明成祖北巡回銮,在团山登高远眺,“顾滋沃壤,诏复置州,改曰隆庆,迁民以实之”。延庆始称隆庆州。明隆庆元年(1567),为避穆宗号讳,改隆庆州为延庆州。1913年,延庆州改为延庆县,属直隶省,后属察哈尔省。1948年,解放军收复延庆县城,仍归察哈尔省管辖。1952年,延庆县划归河北省张家口地区,1958年划归北京市,2015年撤县改延庆区。

“天下之脊梁”

延庆区域面积1993.75 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占72.8%,平原面积26.2%,水域面积1%,是首都北京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延庆平均海拔超过500米,境内山脉为燕山山脉军都山系的一部分,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有80多座,最高峰海陀山主峰海拔2241米,为北京第二高峰。明嘉靖年间出版的《隆庆志》载 :“南拱金陵,北耸冠帽,东望熊耳,有永宁为之藩,西望螺山,有怀来为之臂,又有妫水以为之带,虽非大形胜,然亦可览者也。”并称其“面临陵寝,背负缙山,东有火焰山为之藩,西跨白龙湾为之带,深沟巨涧,曲寨悬崖,虽三镇之僻邑,亦四塞之胜慨”。清代地理学家顾祖禹更称延庆为“天下之脊梁”。

延庆长城:蟠龙踞虎皇图壮

延庆南扼居庸,北连朔漠,地处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交流过渡融合地带的中央,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道和军事战略要地。《隆庆志》记载:“本州东到永宁县四十里,路通四海冶。西到怀来五十里,路通保安州。南到居庸关五十里,路通昌平州。北到雕鹗堡一百七十里,路通赤城堡。东南到回龙口五十里,路通怀柔县。西南到保安州一百五十里,路通山西大同府蔚州。东北到黑峪口五十里,路通龙门守御千户所。西北到长安岭堡一百二十里,路通雕鹗堡,自州治至京师三驿一百八十里。”历史上,塞外各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突厥、蒙古,无论是南下侵略中原,还是和农耕民族开展商贸活动,都要先从山西北部进入,经过“太行八陉”穿越太行山脉进到华北平原。有文献称 :“隆庆虽边小,山川险固,厥土惟沃,慎地土壤圻,为国之屏,亦要地也。”

延庆长城:蟠龙踞虎皇图壮

八达岭未开放长城段中号称万里长城“最窄长城”墙体,仅容一人侧身通过

正因如此,历代中原王朝都高度重视延庆地区的军事防御。早在燕昭王、北魏和北齐时期,就在今天的延庆区域建有各类防御设施。明代以前的燕、秦、北魏、北齐都有在这一地区修筑长城的历史记载。延庆地区长城的修筑有明确记载,有实物佐证、规模最为宏大、延续时间最长的当属明代。明朝建立后,于永乐七年(1409)在昌平天寿山修建皇陵,延庆正处于皇陵之后,其在守卫京师安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护卫王陵的重任,明王朝因此更加重视这里的长城修筑。“土木之变”和“庚戌之变”后,在全面防御政策的指导下,长城建设成为首选,延庆地区更是重中之重。据史料记载,自景泰元年(1450)到天启元年(1621),延庆地区的长城修建延续了170年之久。

延庆长城:蟠龙踞虎皇图壮

山桃花盛开的石峡关长城

但近年考古发现,延庆境内石峡村附近的长城修筑时间至少持续到崇祯十三年(1640),而在八达岭未开放段长城连续高大坚固的墙体中,有一段碎石堆砌的墙体非常显眼,据说是因为工程还未完成,明朝就灭亡了。由此算来,延庆区内长城修建时间前后持续200年。史料记载,延庆长城的修建在嘉靖年间达到高潮,八达岭关城、南山路隘口、东路边垣、柳沟城、岔道城等长城边墙及要塞堡垒的修建和加固均在这一时期。

未完待续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文/图:王松绍

编辑:冯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