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40度高温天气,这样吃不仅少生病,还能去湿……全家受益!

作者:娱头鱼尾
40度高温天气,这样吃不仅少生病,还能去湿……全家受益!

我们

正逢

三伏

天”

也是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老百姓常说的

苦夏

也就在此时。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有很多注意事项需要了解,尤其是饮食方面。今天和大家分享三伏天的饮食注意事项

,介绍如何在夏天养生调理,避免湿气入侵,秋冬少生病。

40度高温天气,这样吃不仅少生病,还能去湿……全家受益!

第一:重在健脾祛湿

40度高温天气,这样吃不仅少生病,还能去湿……全家受益!

中医根据五行把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这五脏。长夏主要是指农历六月,涵盖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三伏天基本处于“长夏”阶段。长夏对应于五脏中的脾脏,五行属土,湿气当令。脾主运化水湿,然水湿又容易困脾,影响脾的运化,进而容易出现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因此三伏天饮食总体来说,应吃易于消化的食物,注重健脾祛湿。简单而言,夏季暑湿,适宜清补。

健脾祛湿的食材药材有:五指毛桃、扁豆、赤小豆、白术、茯苓、芡实、薏苡仁、玉米、鲫鱼等。

推荐食疗方:

五指毛桃淮山赤小豆煲鸡

来源:黄穗平说脾胃

材料:鸡半只、淮山30克、赤小豆30克、五指毛桃30克、生姜数片。

做法:将鸡清洗干净,切块焯水去掉血污,其它药食材清洗干净;所有药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加入清水2L;大火煲开后转小火继续煲1小时,然后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40度高温天气,这样吃不仅少生病,还能去湿……全家受益!

第二:兼以清心泻火

40度高温天气,这样吃不仅少生病,还能去湿……全家受益!

此外,三伏天包含于夏季中,夏季对应于五脏中的心脏,五行属火,容易出现心火过旺,因此三伏天饮食还需注意清心泻火。心火旺常有口舌生疮、易烦易怒、心神不定、失眠多梦、小便黄、舌尖红或者有芒刺等症状。

清心泻火的食物药材有:莲心、知母、苦瓜、绿茶、苦丁茶等。

推荐食疗方:

西瓜翠衣苦瓜排骨汤

来源:黄穗平说脾胃

材料:鲜西瓜翠衣200克,苦瓜200克,排骨500克(2人份)

做法:西瓜翠衣、苦瓜洗净切块,排骨焯水,以上食材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熬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适合人群:室外工作,长期暴晒的阳暑者。

40度高温天气,这样吃不仅少生病,还能去湿……全家受益!

第三:辅以解暑生津益气

40度高温天气,这样吃不仅少生病,还能去湿……全家受益!

夏季暑热当令,尤其是三伏天火热至极,人体多汗容易伤津耗气,故三伏天饮食还需兼顾解暑生津和补气,一般来说感受暑热伤津常会出现身热、躁动、头痛、口干口渴、食欲不振、小便少、大便燥结、舌红少苔或者苔干等症。而伤津严重可导致气随津脱,出现气虚时常出现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手脚无力、精神萎靡等症。

解暑生津的食物有:麦冬、桃子、李子、杨梅、甘蔗、猕猴桃、西瓜、绿豆、冬瓜、苦瓜、黄瓜、丝瓜、芥蓝、海带、鸭肉等。

推荐食疗方:

薏苡仁扁豆冬瓜老鸭汤

来源:黄穗平说脾胃

材料:薏苡仁50克,白扁豆50克,冬瓜300克,荷叶1张,老鸭半只,生姜适量。(2~3人份)

做法:薏苡仁、白扁豆冷水泡半小时,老鸭洗净后焯水,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小火煲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适宜人群:感受暑湿,出现小便不利,大便溏烂,胃纳不佳,身体困重,舌苔厚腻者。

补气的食物药材有:党参、黄芪、人参、西洋参、鸡肉、牛肉等。

推荐食疗方:

西洋参麦冬煲鸭汤

来源:黄穗平说脾胃

材料:西洋参10克,麦冬20克,生姜3片,鸭半只(2人份)。

做法:将鸭焯水,药材洗净,一同放入砂锅中,大火烧开后关中小火煲1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适合人群:夏天汗出过多,耗气伤津的气阴两虚者,常见易汗多汗、口干咽燥、疲倦乏力,舌淡嫩,苔少者。

40度高温天气,这样吃不仅少生病,还能去湿……全家受益!

第四:适时散寒祛湿

40度高温天气,这样吃不仅少生病,还能去湿……全家受益!

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让相当一部分人免于经历“苦夏”,尤其是办公室人群,大多数时间都泡在空调房,喝着夏日凉茶或者冷饮,让人产生这个夏天也不那么热的错觉。这部分人容易感受寒湿邪气,出现恶心欲呕、关节冷痛、腹痛腹胀、大便溏烂、舌质淡白、苔厚腻等症状。

散寒祛湿的食物药材有:藿香、艾草、白豆蔻、砂仁、陈皮、紫苏、姜、葱、蒜等。

推荐食疗方:

广藿香紫苏茶

来源:黄穗平说脾胃

材料:广藿香3克,紫苏3克(1人份)

做法:加水150毫升沸水煮5min

适合人群:适用于夏日贪凉吹空调太过受寒导致的感冒,出现恶寒发热,头身困重疼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胸脘痞闷,舌淡红,苔白腻。

另外,中医讲“暑必夹湿”,食用竹叶、荷叶、西瓜翠衣等可以解暑利湿;还有“苦能燥湿”,也可多吃苦瓜、苦菜、莴笋、芹菜、蒲公英、莲子、百合等苦味食物。

“三伏天”的饮食禁忌

40度高温天气,这样吃不仅少生病,还能去湿……全家受益!

少食冰冷:

在暑热蒸腾之下,不少人为求快速降温,常常一瓶冰镇饮料大口大口地喝下,这样很容易导致脾胃阳气受损。另一方面,暑热天气食物保存不当极易腐败,饮食不节或不洁饮食都很容易导致各种胃肠疾病,尤其民间所说的“伏天泻”则最为常见。

三伏天的饮食当以熟食、温食为主,尽量少吃生冷、冰镇食物。剩菜必须密封冷藏,隔餐食物必须彻底加热食用,一旦腐坏及时丢弃,切勿食用。发生伏天泻,可酌情服用藿香正气丸、整肠丸等药物,切忌滥用止泻药,腹泻症状较重、病情复杂者应及时就医。

少吃肥甘厚腻:

在热极夹湿的三伏天里,过食肥甘厚腻容易滋生痰湿内热,无疑是火上浇油,很容易发生湿温疾病,很容易出现湿疹、腹泻、口臭、大便黏臭、肛门灼热、小便黄且有异味、舌红、苔黄腻等。所以大家少吃奶茶、啤酒、烧烤等,如果出现上述问题则最好要注意饮食。

不宜过于清淡:

三伏天期间建议大家饮食应以清淡、营养、易消化为宜,但也不宜吃得太“素”,因为三伏天我们出汗多,代谢快,所以消耗也大,所以要适当补充营养食物如:鸡肉、鸭肉、鱼肉、猪肉、蛋类等,以满足人体消耗的需要。

40度高温天气,这样吃不仅少生病,还能去湿……全家受益!

三伏天是夏季的炎热时期,人的消化能力下降,没有食欲,还容易流失水分,此时日常喝粥是一种保护身体健康的方法。

粥可以补充水分和营养,尤其对于那些消化系统较弱的人来说,喝粥可以减轻负担。今天就来为大家推荐适合三伏天喝的营养粥,清热解暑助消化,助你轻松度过伏天。

茯苓山药龙眼粥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

材料:茯苓30克,小米50克,芝麻10克,龙眼肉10克,山药30克,大枣15克,桑葚20克。

制法:茯苓、山药洗净冷水浸泡2~4小时,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然后加入小米等其他食材一起小火煮30分钟左右即可。

小米茯苓薏米粥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

材料:茯苓30克,薏米15克,白扁豆15克,小米50克。

制法:将茯苓、薏米、白扁豆洗净,放入锅中加2000毫升冷水浸泡4小时,武火煮开后放入小米,改中火煮20分钟即可。

百合赤豆粥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

材料:粳米50克,小米30克,赤小豆20克,百合10克,莲子20克,冰糖适量。

做法:赤小豆、莲子、百合提前洗净、浸泡1小时,然后所有食材一起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小火续煮1小时,加入冰糖调味。

绿豆薏仁芡实粥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

材料:绿豆30克,薏仁20克、芡实20克、小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绿豆、薏仁、芡实提前洗净、浸泡1小时,与小米一起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约1小时,加入冰糖调味。

陈皮砂仁粥

来源:黄穗平说脾胃

材料:陈皮5克,砂仁5克,生姜3-4片,瘦肉50克,粳米50克。(1-2人份)

做法:将陈皮、砂仁、大米洗净,瘦肉洗净切丝。将陈皮、生姜、胚芽米一同放锅中,加清水1升,煮到粥熟后,加入瘦肉再煮10分钟,最后加入砂仁、食盐等调味,再煮一、二沸即可服食。

冬瓜土茯苓瘦肉粥

来源:黄穗平说脾胃

材料:带皮冬瓜100克,土茯苓30克,薏苡仁30克,瘦肉50克,粳米50克。(1-2人份)

做法:薏苡仁先泡发1小时;瘦肉洗净切丝;将冬瓜、土茯苓、薏苡仁、胚芽米一同放锅中,加清水1升,煮到粥熟后,加入瘦肉、食盐等调味,再煮10分钟即可服食。

40度高温天气,这样吃不仅少生病,还能去湿……全家受益!

注意:上述食疗方仅用于大众人群作为预防调理食用,无法代替任何药品,同时本文中的观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任何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如有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做进一步诊疗。

图片来源:摄图网、千图网

文章资料来源:

大暑正伏天,养生有三防

》广东中医药微信公众号;

春夏最易伤脾胃,3碗粥来调养,大人小孩都爱吃!》

黄穗平说脾胃

微信公众号

厨房应有这一宝,做菜美味,泡水治病!

黄穗平说脾胃

微信公众号;

《出汗=祛湿?三伏天的湿气你hold得住吗?》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