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历史上的自然灾害:83万人死亡,黄河倒流,五年大地震动

作者:幽默钢笔OusN

科学家认为,世界分为六大板块,都是巨大、坚硬且仍然活动的岩石。板块之间还会相互碰撞,引发一系列地质事件。板块交界处地壳的自然活动将极其活跃,地震带甚至火山经常分布并频繁发生。

《竹书纪年》记载:“黄帝轩辕百岁,有熊,地裂。智帝。”自古以来从未消失的地震,以其巨大的死亡率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中国人记忆最深的,大概就是唐山和汶川的两次特大地震。由于突如其来的地震,无数人被埋在废墟下,生与死时刻上演。中国历史上还发生过一场特殊的自然灾害,造成83万人死亡。黄河也倒流,大地震动了近五年。发生什么了?

中国历史上的自然灾害:83万人死亡,黄河倒流,五年大地震动

今天的人们可能对这场灾难了解不多。事情发生在公元1556年,也就是明朝时期。那已经是五百年前的事了,除了许多古籍中对这场自然灾害的无数记载之外,人们对它几乎没有任何印象。这就是明嘉靖关地震,一场造成83万人死亡的灾难。据现有资料显示,此次地震的震源在关中地区,但地震烈度在明代大部分人都有震感,就连广东也有震感。

因此,有专家认为,本次地震的烈度必定在8.0级以上,也就是说其烈度大大超过了汶川地震。后者发生在下午2点28分,但却悄然发生在半夜。关中地区原本是人口稠密的地区。这里人们住的房子几乎都是窑洞,冬暖夏凉,非常舒适。

中国历史上的自然灾害:83万人死亡,黄河倒流,五年大地震动

可惜的是,舒适的窑洞在地震中却无能为力。很多人还在安稳的睡梦中,却感觉到地面剧烈的晃动,随后房屋倒塌了。估计有些人还没来得及爬起来就被埋在废墟下了。少数幸运儿幸存下来并避免被埋葬。大地剧烈震动,周围的房屋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人们的呼救声、哭声和无法控制的哭声夹杂其中。原本平静祥和的夜晚,就这样显露出狂野的本来面目,直达眼底。一看,简直就是人间地狱。如今,西安景区小雁塔也在这次地震中倒塌了两层楼。建筑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脆弱的人呢。

中国历史上的自然灾害:83万人死亡,黄河倒流,五年大地震动

地震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灾难从地震开始,但不会在地震后结束。当时正值严冬,醒来后匆匆逃离的人大多只穿着单薄的衣服,根本无法躲避寒冷。许多人在地震中幸存下来,但他们没有逃脱严寒。甚至后来的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也接踵而至,造成很大的破坏,田地也遭到破坏,粮食供应锐减。人们在艰难的生存挑战面前完全无助。昔日通讯不及时、交通不便,难免会造成救援的延误。人只能靠自己。眼看春节将至,人们迎接的不是新年,而是不速之客。灾难过后,瘟疫也爆发了。每当灾难降临,人们的生命就被无情地缩短。

中国历史上的自然灾害:83万人死亡,黄河倒流,五年大地震动

明朝官方统计有83万人在地震中死亡,但随后死于山体滑坡和瘟疫的人数却没有记录。但毫无疑问,这场灾难是有史以来最致命的自然灾害。此后,时不时还会有余震。最常见的是一个月四到五次。直到五年后,余震才终于停止。

这次地震给了今天的人们一个惨痛的教训。庆幸的是,明朝还有足够的人力和财力来救援灾民。如果这事发生在明朝末年,估计这些遭难的人只能祈求更多的祝福了。但人们对地震认识不够,救援不及时,措施不力,救援队伍经验不足,极大地限制了救援工作。当然,人们的抱怨很多,难民的数量在增加,消息到处传播。

中国历史上的自然灾害:83万人死亡,黄河倒流,五年大地震动

许多古代人都经历过地震。蒲松龄在《地震》中写道:“墙倒塌声,儿女喧哗声。”每一次地震都会带来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人类只能尽力避免更多的人员伤亡,拯救更多的人,却无法阻止地震的发生。近代中国高度重视地震,拥有丰富的应对地震经验。快速的沟通让每个人都能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国家也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在事故现场,人们看到了很多生死,也流下了很多眼泪。中国今非昔比,人们因为国家的强大而感到轻松。

参考:

《竹书纪年》

蒲松龄《地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