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莽新朝时期的系列战争,为什么会打的这么离谱?

作者:幻宇新说
王莽新朝时期的系列战争,为什么会打的这么离谱?
王莽新朝时期的系列战争,为什么会打的这么离谱?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这句话当然蕴含广泛,但具体到战争的结果,开战前明显占据优势的一方之所以最终输掉战争,敌方实力逐渐强大固然是一大主因,但己方内部因为政治因素所外延出的各种内耗,恐怕更具决定性。

这种政治内耗大概分成两种,一是轻敌,盲目自信己方统治体系的坚固,认定对方压根不可能推翻,从而衍生各种误判、反应不及时,等到局面崩坏时已无力回天。

二是内斗,主要是派系、利益争斗,体现在上下不同欲、将领不合、官民对立等,统治集团内部将个人、小集团利益置于国家、整体利益之上,实际就是不团结、相互拆台、气数将尽。

在王莽新朝之前,上述现象比较典型的历史体现有:

春秋末年吴国灭楚之战。面对孤军深入的3万吴军,楚军优势明显,主帅囊瓦也采纳了沈尹戌的明智战略,正面阻击、牵制,侧面迂回包抄,最终实现两面夹击。

若严格照此实施,吴军大概率有来无回,但是,功劳也将都是沈尹戌的,所以囊瓦悍然改变既定方针,贸然出击、决战,导致整个战局急转直下。

这是因为“内部争功、轻敌”所导致的战败,几乎亡国。

战国时代长平之战。因为昧于战局、一味求胜等因素,赵孝成王和前线主将廉颇发生了严重分歧,导致廉颇被赵括取代。

这是典型的“上下不同欲”引发的临阵换帅,孝成王不仅撤换了廉颇,实际也同平原君、蔺相如等人近乎闹翻,赵国高层内部已经严重不团结。

王莽新朝时期的系列战争,为什么会打的这么离谱?

秦朝灭亡应该是最典型的。

面对已呈燎原之势的山东起义,二世胡亥甚至装起了鸵鸟,谁汇报实情他就整谁,这实际是极端轻敌的表现,包括李斯、赵高等人也是如此,不然他们不会由着胡亥一味瞎胡闹。

在章邯取得平定陈胜、项梁的阶段胜利后,秦廷又继续轻敌,否则赵高不会把内斗置于战争之上,而也正是秦廷的各种内斗,最终逼反了章邯,导致其被迫投降项羽。

秦朝灭亡的原因林林总总,但秦廷内部的各种内耗恐怕才是主因、内因,至少,没有赵高等人的排除异己、“大力配合”,秦朝不会灭亡这么快。

这是内部政治对于战争结果相当显著的影响,甚至可以称为规律。前朝蒋公曾经说过类似的话,他不是输给了对面,而是输给了内部某些派系,可算最新的历史鉴戒。

秦朝灭亡,实际是整个帝制体系的第一次“崩坏”,这是前所未有的,它的表面鉴戒,是“秦亡于宦官”。因为赵高等宦官主导的“内耗”,从内部摧毁了秦始皇开创的帝制体系。

至于西汉之亡,是“汉以强亡”,它并不是被战争推翻的,而是王莽以禅让“篡汉”,“西汉亡于外戚”。

如果排除上古时代的尧舜禅让等传说,新朝代汉,堪称前所未有的创举,相比秦末时秦廷的四分五裂,西汉末年的汉廷实际是“万众一心”,起码表面是这样,不然王莽也不可能成功受禅。

有意思的是,秦朝是十五年灭亡,新朝也仅持续十五年,所以这两个短命朝代是非常相像的,包括它们的灭亡过程。

区别在于,王莽是开国、亡国之君兼具,一世而亡。而秦朝实质是“法家帝制”,新朝实质是“儒家帝制”。前者号称“暴政”,是对天下“生存”层面的极限施压,而后者名为“仁政”,实则是对华夏“文明”层面的极限挑战(包括各种复古、创新等颠覆之举),最终都引发了雪崩,使得整个帝制体系土崩瓦解。

新朝灭亡,而非西汉灭亡,才是帝制体系的第二次“崩坏”,这个过程中,政治内耗同样是主因。秦廷轻敌加内斗的种种表现,在新朝同样出现,甚至变本加厉。

王莽新朝时期的系列战争,为什么会打的这么离谱?

说起来,西汉末、新朝的反抗战争,在前30年就已经最早出现,到公元17年左右达到高潮。

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类似秦末的底层起义,包括前30年傰宗起义,前22年、前14年两次“铁官徒”起义,前18年“钳徒”起义等,这些发起者都是底层百姓甚至囚徒,算是“官逼民反”、拼死一搏。

之后的绿林(17年)、赤眉(18年)起义,实质同此,这是主流,也是它们最终推翻了新朝。

二是统治阶层内部的内战。围绕王莽是否受禅,汉廷内部分成“安刘”派和“易姓”派,即支持老刘家还是老王家。

以公元6年的刘崇反莽、7年的翟义反莽为主要代表。说起来很可笑,这两场常被无视的战争,可以算是王莽新朝的“立国之战”,他也是经过这两战震慑住了原本就不多的刘氏支持者,成功篡汉。

后来绿林起义所衍生的更始政权(刘玄)及东汉王朝(刘縯、刘秀),实际继承的正是“安刘派”的政治主张,也是他们笑到了最后。

而在新朝持续的15年中,公元17年算是一个拐点。在此之前,新朝的战争主要是对外,因为王莽盲目的华夏自尊、歧视异族等操蛋政策,使得新朝和匈奴等周边国家关系日趋紧张,最终兵戎相见。

在这数年中,新朝相继向匈奴、西南夷、西域用兵,但这些战争都是雷声大雨点小,颇有些色厉内荏的架势,结果战争没打成,反而劳民伤财,危害边境。

对匈奴的战争最具代表性,从公元10年开始,30万新军兵分六路浩浩荡荡出塞,结果不仅没打成匈奴,反而惹恼匈奴连番入侵。

新军一直在燕代之地空耗数年,他们打仗的本事和欲望没有,折腾老百姓的劲头倒是很足,使得燕代为之一空,史称“北边虚空,野有暴骨”。

从这一点看,新朝就不像是个新的国家,从它建立伊始,政治崩坏就已经同步而生。

也正是对外战争毫无意义的坚持与虚耗,引发了内部混乱。公元15年代郡五原郡反新起义,算是对匈奴作战的直接反应。

一般认为,17年吕母的海曲(即山东日照)起义敲响了新朝的丧钟。虽然吕母很快失败,但他的部属稍后加入了赤眉、铜马、青犊等起义军,成为山东起义的原始力量。

之后,绿林、赤眉起义表现最为显著,但客观说,王莽一开始是压根不重视的,虽然他没有像胡亥那样装鸵鸟,但实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压根不信绿林和赤眉这些土包子可以推翻他天命所归的新朝。

这种“轻敌”思想,一直贯穿到昆阳之战,即新朝覆灭前半年,而过程中的内斗内耗,也使得新朝的这些平乱之战打的极为离谱。

王莽新朝时期的系列战争,为什么会打的这么离谱?

具体体现有:

樊崇赤眉起义,前期不过是流寇、游击作战,经常面临后勤难题,王莽的“探汤侯”田况看出了这一点,果断自行组织军队反击,并建议王莽下令各地坚壁清野、固城坚守。

如果照此实施,恐怕赤眉起义很快就将星流云散,然而王莽对田况一边重用、一边怀疑,之后甚至对田况明升暗降,将他调离青徐二州,给了樊崇坐大的良机。

这说明了王莽的轻敌,接替田况的景尚、王党、王匡、廉丹等人,更是将这种轻敌发挥到极致,他们认定赤眉军不堪一击,更不敢与官军正面作战,所以常常冒进,遭到赤眉军的游击与埋伏,最终惨败。

论起新朝或西汉末的官方军事力量,其实多数是被赤眉军在上述战役中消灭的,王莽是23年更始政权建立后才正视绿林起义,稍后就是昆阳之战了。

而新军平乱的过程中,他们常常烧杀抢掠,可谓无恶不作,难怪当时有言:“宁逢赤眉,不逢太师(景尚)!太师尚可,更始(王党)杀我!”这样不得民心的军队能打胜仗才是怪了。

而王匡、廉丹在战争过程中,还发生过摩擦、相互配合不力的情况,很像巨鹿之战前的章邯与王离,导致成昌之战的最终大败,10万主力新军因此覆灭。

成昌之战,可以说是整个反新战争的转折点,从此王莽失去了战略进攻的优势,对赤眉军只能采取守势,东方战场已经听天由命。

王莽新朝时期的系列战争,为什么会打的这么离谱?

主力灭于赤眉军,却并未改变新朝对绿林军的轻敌之心。

公元22年蓝乡之战,自信可以彻底击败绿林军的新军,居然犯了将后勤辎重全部留在蓝乡,断桥绝后、全军冒进的低级错误,从而被绿林军“偷家”,不仅惨败,还当了一回运输大队长。

23年昆阳之战前,王邑、王寻对绿林军更是占据绝对优势,也正是这个优势,让他们自信可以随意击败所有沿途的绿林军,从而顿兵于昆阳坚城之下,给了刘秀出奇制胜的机会。

以上。对比秦朝和新朝两个朝代,它们的覆灭过程,基本都是三四年间的被“摧枯拉朽”,其实以秦军或新军的兵力与战斗力优势,战争原本不该打的这么离谱,然而政治层面的腐朽与混乱,不可避免地会辐射到军事层面,从而引发连锁反应。

其中,新朝是从头至尾都属于政治崩坏,无论外战内战,轻敌与内耗贯穿始终,可以对应二世胡亥执政的那几年,因为时间跨度相对拉长了数倍,所以,新朝个中的操蛋与离谱程度,也就更加显著。

诡异的是,后世的儒家,居然也看不上王莽,其实谁都可以痛骂王莽,就是儒家不行,因为王莽其实是原教旨儒家,大概因为王莽彻底暴露了“儒家帝制”的真面目与实践操蛋程度,所以后世儒家也不得不和他彻底切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