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人工智能可能影响人类“叙事主权” 文学翻译的未来该往何处去?

作者: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见习记者 袁子毫

一部优秀译作的诞生,离不开译者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译者与编辑、出版社的无间合作。为表彰杰出译者与一流译作,202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设立的“译文年选”奖项,旨在复盘近年来由该社出版的外国文学译作,在精品中择优,遴选出在社会影响、学术含量、文学价值与翻译质量上均卓有成就的翻译作品。自2023年起,“译文年选”更名为“译文双年选”,进一步扩大作品遴选范围,旨在让更多的精品好书进入评选。

当人工智能可能影响人类“叙事主权” 文学翻译的未来该往何处去?

颁奖现场合影

8月17日,第二届“译文双年选”奖项在上海书展期间于世纪出版园揭晓,由郑体武翻译的《我独自一人面对严寒——曼德尔施塔姆诗歌全集》和刘象愚翻译的《尤利西斯》获奖。在颁奖典礼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文飞、小说家毕飞宇和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魏育青共同揭晓了奖项及颁奖词,并为译者郑体武和刘象愚先生颁奖(刘象愚先生因故未能到场,由《尤利西斯》责编冯涛代领)。

身为第二届“译文双年选”评审团主席,李敬泽在致辞中说:“我们伟大的翻译家们以汉语作为锋刃,在一部伟大作品的磨刀石上,磨亮锋刃,不断地更新这个锋刃。每一个译本自有价值,因为就在这个译本上,汉语的锋刃,汉语新的可能性又得到一次磨砺,又得到了一次闪亮。”

当人工智能可能影响人类“叙事主权” 文学翻译的未来该往何处去?

《乔伊斯文集》

藉此奖项颁发之际,李敬泽、毕飞宇、刘文飞、陆大鹏、毛尖、魏育青、袁筱一、邹波、黄昱宁等作家、翻译家齐聚一堂,就“文学翻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带来了三场精彩的沙龙。大家围绕当下思想动态、翻译标准与未来的翻译趋势,经典文学的现代解读、重译经典文学的价值、意义与方法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为现场来宾奉上了一场思想交流与碰撞的盛宴。

在沙龙中,刘文飞提出外国文学进入中国以后,大多都有过四次重译。第一次在现代文学文化运动开始时所翻译,基本是用文言文译,譬如严复所译的《天演论》。在其之后的第二次,是鲁迅甚至到巴金这一代学者使用刚刚创建不久的现代汉语翻译外国文学。第三次改革开放时期,多个版本的译作因为每个作家根据某种创作的程度不同呈现出差异,重译是必需的。而第四次,就是进入21世纪后的再次翻译。

当人工智能可能影响人类“叙事主权” 文学翻译的未来该往何处去?

《我独自一人面对严寒》

魏育青提到,重译的问题,它有时候与年代或者潮流有关。但好的作品经过一次次反复与沉淀,能挖掘出的宝藏也必当更加珍贵,能给读者提供的选择与阅读价值也会更加丰富。相比于影视作品、短视频、小说作品,翻译文学作品难以成为潮流,毛尖提到“这是一个影视把文学打掉的一个时代”,但她也坚持只要是优秀的作品,“这个东西在读者心中享有的权威感,我觉得一下子死不掉的。”

面对技术(例如人工智能)取消人类“叙事主权”的危险,文学以及文学翻译的未来该往何处去,李敬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说我家里头挂幅画,我还是希望我知道它是谁画的,他是另外一个人,而不是一个机器画的。”

陆大鹏分享了自己用文学性强的文本测试ChatGPT、DeepL等AI翻译能力的感受,“据我个人观感,结果一方面非常惊人的,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他也认为AI翻译的词句是“非常平庸、扁平”、“机械和单一”的。“如果年轻人都不愿意花很大的力气做翻译,大量地依赖机器的话,”他对未来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可能将来就是普遍的非常平庸的,正确,但是平庸的世界。”。

李敬泽说:“在特定的文学中和艺术中,有的时候我们可能除了考量像人工智能这样的重大技术因素介入之外,我们还得考量一点文学也好,艺术也好,其实很大程度上它是建立在人和人的关系上的,至少我觉得要想改变人性,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人工智能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上海译文出版社提供图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