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也浮过生命海|曹景行

作者:文汇网
我也浮过生命海|曹景行

作者特写

2020年11月24日中午,我从手术的麻醉中醒来,最初的朦胧意识模糊地浮起了"漂浮在生命之海之上"的字样——这是我父亲1968年出版的一本书的书名。

他的父亲曹娱仁一生发表过4000多万字,台湾的李伟先生自称中国写作世界没有对手,但不止一次对我说:"我比不上你的老板。"

我也浮过生命海|曹景行

父亲的话在上百本书的整合中,如果说"文字等身体"并不算太多。"漂浮在生命之海之上",或许它的中文字不多,看起来很单薄,但往往能吸引我翻几页,尤其是今天我还漂浮在生命之海中。

《漂浮在人生的海洋上》是他父亲1967年在九龙光华医院重病两个月的写作,出院后继续写作,先是作为报纸专栏的日报,次年就成书。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能够从内部审视医院的生活。

书中写道:"我冲过大海来到光华医院急诊室,虽然不是昏迷不醒,而是瘫痪了,但在恍惚中,以为这是光华市。高耸的12层构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新设备的大型机构......用一个比喻来说:这是一个大型救生车的车库。"

1950年,我父亲独自一人搬到香港,为家人谋生,从来不是因为病得太重,也从来不去医院。出乎意料的是,六十多岁开始患病,从体重轻,一年的慢性肝炎延伸到胆囊,身体塌陷,体重减轻60磅(54磅半),皮骨减掉80多磅,不得不去医院做手术。

这也让他有机会摆脱世界的烦恼,重新思考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上一次应该是在抗日战争中,作为战地记者,他每天都要面对生死。"漂浮在生命之海之上"的一半音符,另一半是生与死。他说:"出生、年老、生病、死,原有的生活历程,这次我和一个65岁的年轻人一起走进光华市,在我也学到了人生的一课。""生病的经历...与入狱的经历一样,遇到而不是被寻求是无价的。"

我比我父亲更幸运,直到去年我73岁,我才陷入了"活老和垂死"的"疾病"。2020年1月31日,在日本长崎拍摄后,我和搭档一起飞回上海。受困于疫情,原来一整年环游世界两圈的意向不得不放弃,进上海及周边采访拍摄,所以也有体检的想法。

香港没有长者健康保险,我们已经好几年没有体检了,上一次是胃肠病学还是2013年。年复一年,我对自己的身体不太舒服,但并不那么紧迫。直到去年8月,我才有机会和上海长征医院的一位朋友谈了一下体检,并立即安排好了。

第一天检查下来差不多什么都没有,有些指标已经高了好几年,懂得如何处理。第二天早上,我去看了胃肠病学和全身麻醉。手术期间一做完胃镜检查,医生就把我女儿叫进来,说她注意到了明显的癌症。

从那时起,我的生活发生了重大转折,抗击癌症已成为我和我的家人的首要任务。化疗四次,然后进行大手术切除五分之四的胃和周围扩散的淋巴液,伤口愈合,然后放疗25次,然后化疗......

八九个月来,我第一次有机会从医院观察社会和当今医疗保健系统的运作。特别是在转院到上海肿瘤医院进行放射治疗期间,刚好在那里确认了新的电晕阳性。那天,如果我和搭档迟到两个小时,我们就会被关进两个星期,整个医院和隔壁的医学院都会被关起来。第二天我们接听电话通知检测核酸,什么都没有,然后转到浦东分院继续放疗,春节前夕又回到浦西医院。这样的急救医院为我们的病人做了最快的安排,不知道有多少医护人员参与到后面的工资中。为了弥补在医院失去的时间,他们在春节期间没有休假,新年四我完成了最后一次放疗。

癌症和治疗,让我第一次正视和认真思考生死的问题。这时看他父亲的《漂浮在生命之海之上》,会有一代又一代跟他谈起这个想法,也想写一些话,或者以"我也漂浮在生命之海之上"作为书名。

我也漂浮在生命的海洋上,还在挣扎着上岸,这个过程很辛苦,但也值得。每天都有新的体验,每天都从人与物的相遇中获得新的见解。生命的力量实在是顽强,科学的发展已经把"与癌症一起生活"变成了越来越多人的现实,甚至"与癌症一起工作"。

我也浮过生命海|曹景行

在提交人康复期间,他恢复了工作。

近日,我们的摄制组团队与长征医院周海博士合作,在网上发布了11集以"肠道长寿"为题的视频剧集,我向周医生咨询了自己的案例。作为一门科普也作为公益品,效果好,有两百多万的阅读量,在相关榜单上名列前茅。

然后,我和我在音乐界的朋友钱世金和李青悠在上海大剧院录制了一个下午的节目,主题是介绍当年的音乐剧《悲惨世界》。这个项目与作家陈丹雁合作,有点规模,是关于"五一节"的。当然,在这段时间里,我将不得不继续化疗。

治疗使我有机会结识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并与他们的家人在一起。我们相互沟通,但也相互鼓励和支持。不久前,我在医院做了三天的第八次化疗,出院后床边的"病人",一个刚从高中毕业的女孩拖着我去拍照。我们都笑得很开心,发自内心...

作者:曹景航

编辑:谢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