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活一辈子,一定会遇见4次苏轼

作者:西黎梓说人物

说起苏轼,你会想起什么?

林语堂是这样评价苏东坡:“他最大的魅力,不是让内心被环境吞噬,而是超出环境,以内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的路。”

苏轼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到处飘摇,但他却能满腔豪情,笑傲人生。

每个人的人生各不相同,所要经历的心境却相同,而人活一辈子,一定会遇见6次苏轼。

人活一辈子,一定会遇见4次苏轼

位于四川眉山的苏轼雕像

01

用情至深时遇见

苏轼在他青春期的时候(18岁),遇见王弗,结为夫妻,夫妻二人,举案齐眉,恩爱有加。

苏轼正值中年30岁,妻子王弗去世,留下苏轼孤独一人。

为了表达对妻子的爱,王弗去世之后,苏轼在她的墓地后面的山上种下三万棵雪松。

十年后,苏轼梦到亡妻,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十年时间转瞬即逝,可苏轼对王弗的深情,却没有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减弱。

每个人在年轻时都曾有一个用情至深的爱人,那时的我们和苏轼遇见,不同的时空,不同的环境,却有着相同的情愫。

深情,而不为情所困,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所以告别成了我们成长中的一课。

人活一辈子,一定会遇见4次苏轼

02

人生不如意时遇见

苏轼仕途坎坷,屡次跌落人生低谷,三起三落。

21岁考中进士,凭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出了名,从此便入了仕途。

收获了很多铁粉,就连当朝曹太后,也是他的忠实粉丝。

然而世事多变,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谪黄州(湖北省)。

没有了经济来源,却在这时候成立“育儿会”,救活了成千上万被丢弃的婴儿。

公元1085年,宋神宗驾崩,英宗皇太后摄政,苏轼东山再起。

又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轼自请外放,到了杭州(浙江省)出任太守。

在那里修水利,建苏堤。

18岁的哲宗亲政时,苏轼再次被贬惠州、儋州。

惠州(广东省)生产力落后,他就改良农具,教授先进的插秧技术,大大提高农作物产量。

儋州(海南省)教育文化落后,他就办学堂、兴教化,培养出了第一位状元符确。

无论命运如何打击他,他都能在失意时绝处逢生,带动当地发展。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他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这样写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从巅峰跌落谷底,却能平和对待,在黑暗秉烛而舞。

遇见失意时的苏轼,学会在苦难中成长。

人活一辈子,一定会遇见4次苏轼

03

执着时的遇见

嘉祐六年的冬天,苏轼赴任凤翔府签判,弟弟苏辙留在京。

朝夕相处二十多年的兄弟二人第一次分离。

苏辙心中不舍,一口气送了两百多里才肯离去。

苏轼一人上路,心中失落万分,感慨人生的聚散无常。

正如他所写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然而人生的聚散离合,本就是人生的常态。

苏轼也终于看清,与其执着,不如随遇而安,顺其自然。面对人生的起落聚散,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他能做到,我们也应该放下执着,亦是放过自己,对无法改变的事不再抱有执念。

人活一辈子,一定会遇见4次苏轼

04

遗憾时的遇见

巴金曾说:“只有那些深深懂得遗憾的人,才能够让自己的生活有节奏、有品味、有艺术感。”

苏轼被贬黄州时,46岁,早已两鬓变白,疾病缠身,左手臂更是疼痛难忍。

一位医生好友知道后,亲自来到黄州,邀请他一同前往蕲水县治疗臂痛。

病好之后的苏轼却高兴不起来,想着自己逐渐年迈,仕途几乎没有,若是这辈子就这样潦草的度过心,便觉得很遗憾。

同好友在清泉寺游玩时,看着寺中自东向西流淌的溪水,他写下《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于是他想通了,返回黄州后又有一番作为,设立了妇女救助站和济贫斋,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食宿和医疗服务。

后来王安石失势,苏轼还朝,又入了仕途巅峰。

所以不必为人生中的遗憾耿耿于怀,正如三毛说的:“遗憾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没有它的生活并不完美,有了它,却又让人不堪面对。”

整理好状态,再出发,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人活一辈子,一定会遇见4次苏轼

05

董卿是这样评价苏轼的,她说:“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这就是苏轼。”

不得不说,苏轼的一生坎坷无比,可他的心态值得我们无数次去相遇。

这么多年不断被人们所歌颂的,不仅仅是他的诗词,还有他的深情,执着,以及面对失意,遗憾时的自我拯救。

与苏轼的相遇,让我们不断的找到疲惫生活的解药,和人生的方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