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斗三号频点_海格通信发布国内首批北斗三号双模应用专用芯片及系统解决方案,对外展示“北斗+5G”的关键成果转化...

核心导读:

2020年11月23-25日,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成都举行。在中国卫星导航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年度盛会上,作为国内主流北斗厂商,海格通信集中发布了国内首批支持北斗三号双模的芯片解决方案、模块及“北斗+5G”的智慧应用方案等技术成果。

基于自北斗系统建设初期以来积累的核心技术和应用经验,海格通信为北斗三号的规模应用,提供从芯片级的自主可控的保障。海格通信将着力打造北斗产品体系,以时空大数据为核心,拓展智慧交通、智慧应急、智慧民生、智慧政务和智慧园区等行业应用场景,助力北斗规模化应用。

北斗三号频点_海格通信发布国内首批北斗三号双模应用专用芯片及系统解决方案,对外展示“北斗+5G”的关键成果转化...

“海豚三号”基带芯片+

北斗三号RX系列射频芯片

国内首批支持北斗三号RNSS/RDSS

双模应用的芯片及模块

北斗三号频点_海格通信发布国内首批北斗三号双模应用专用芯片及系统解决方案,对外展示“北斗+5G”的关键成果转化...

海豚系列基带芯片和北斗三号RX系列射频芯片 我国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被誉为“国之重器”。北斗系统核心器件实现国产化,对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推广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海格通信通过十余年的芯片产业布局,“十年磨一剑”,成功研制了多款北斗三号核心芯片和模组,并利用北斗全产业链优势快速实现核心成果到应用的转化。 在本次导航年会上,海格通信发布首批支持北斗三号RNSS/RDSS双模应用的全新一代导航芯片和模块,在全国竞标比测中屡获佳绩,芯片性能强悍,具备高精度、高动态、抗干扰等特点,可为自动驾驶、无人平台等人工智能设备提供精准位置感知,也可作为核心部件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短报文通信。 全新的“海豚三号”多系统多频点高性能基带芯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全面覆盖四大导航系统(北斗、GPS、GNSS、GSNS),全面实现全球场景应用,支持毫米级定位,可为快速运动的物体提供厘米级高精度位置感知,并提供全球短报文服务。

“海豚三号”芯片是目前国内采用最先进工艺制程的北斗三号基带芯片,在保持原有高性能的同时,功耗只有2019年在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发布的“海豚一号”芯片的20%。 全新的北斗三号RX系列射频芯片支持多通道应用,可实现高精度定位,姿态测量、方向测量,并具备卫星信号定向增强的功能,是复杂干扰环境下保证卫星导航应用的“大杀器”。 北斗三号高精度“定位+定向”模块,可支持全系统全频点信号体制,在静态监测应用中能实现高完好性的毫米级定位。北斗双模模块,可同时支持导航定位和短报文通信功能,实现全球范围内载体的通信导航一体的智能监测。 以上述芯片为核心的终端设备已装备于无人码头、智能货场等场所,帮助高精度无人平台完成装卸、搬运等作业。 凭借强大的性能指标和技术领先优势,首批支持北斗三号RNSS/RDSS双模应用的芯片及模块未来在北斗产业应用领域将大有作为,也展示了海格通信在核心芯片领域的丰硕成果。 海格通信将借助在芯片上领先优势,强势进入交通运输行业,拓展北斗三号交通应用。

北斗三号频点_海格通信发布国内首批北斗三号双模应用专用芯片及系统解决方案,对外展示“北斗+5G”的关键成果转化...

北斗三号手持机与指挥机组合应用

国内首个面向北斗三号

RDSS应用的系统方案

北斗三号频点_海格通信发布国内首批北斗三号双模应用专用芯片及系统解决方案,对外展示“北斗+5G”的关键成果转化...

左图为北斗三号手持机,右图为指挥机

海格通信对外发布了基于自主核心模组的国内首批北斗三号终端设备,包括北斗三号手持机和指挥机,也是国内首个面向北斗三号RDSS应用的系统方案。

在应急或突发情况下,如遇公网通信网络中断,北斗三号手持机及指挥机能实现全球范围的短报文通信、指挥调度和态势显示等功能。 在没有公网的情况下,两型终端可以实现语音图像传输功能,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依靠北斗全球系统完全自主运行,没有距离的限制,只要是北斗系统覆盖的地方都能联通,真正实现北斗三号全球覆盖的目标。北斗三号手持机与指挥机的组合应用,可为北斗三号产业应用提供支撑,助力在边防、海事、农业、林业、渔业等领域实现北斗三号规模化应用。

北斗三号频点_海格通信发布国内首批北斗三号双模应用专用芯片及系统解决方案,对外展示“北斗+5G”的关键成果转化...

IGV高精度卫惯组合定位设备

解决港口高精度应用

面临的复杂环境问题

北斗三号频点_海格通信发布国内首批北斗三号双模应用专用芯片及系统解决方案,对外展示“北斗+5G”的关键成果转化...

港口IGV高精度卫惯组合定位设备

年会上,海格通信也发布了针对于港口封闭场景下的IGV(智慧型引导运输车)高精度卫惯组合定位设备,可在港口的复杂环境中为IGV智能导引车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航向信息,引导IGV实现无人自动驾驶,解决大型港口码头上的高精度应用面临的复杂环境问题。 “码头上各种集装箱、桥吊等会对信号带来很大遮挡。我们创新性采用以北斗为主的高精度定位方式,成本低、定位精度高,可以指引IGV车辆的无人化作业。”海格通信北斗产业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钟世广介绍,IGV车辆无需司机,可以在码头内部在规定道路实现无人驾驶,通过北斗导航+惯性导航,实现厘米级的精度,保障车辆的搬运与装卸作业。 我国有大量的老旧码头面临升级改造成为自动化码头的需求,以往的自动化码头采用的方式是在码头的地面布设磁钉的方式,需要破坏地面基建,AGV车辆通过感应磁钉循迹进行行驶,这种传统方式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高,不利于作业场地的重新规划。采用北斗+惯性导航技术,无需破坏传统港口的原有基建,升级周期快、成本低、精度高,开辟了在港口这种封闭区域推行IGV车辆自动作业的新模式,助力打造自动化港口和智能化港口标杆,促进了北斗导航创新应用的落地。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之后,这意味着我国可以彻底摆脱对于国外定位服务的依赖,同时也能够向全世界提供北斗定位服务和相关产品,尤其是“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和地区,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作为国家发改委北斗园区重大专项的实施企业,海格通信将继续以“北斗+5G”应用的先行者的姿态,加速开展“北斗+5G”产业升级的关键成果转化。基于在北斗二号建设期间积累的成功经验,海格通信在北斗三号产品研制方面,从芯片级提供国产化自主可控的完备保障。公司将结合例如已通过验收的国家重大示范项目“广州南沙新区北斗城市应用示范项目”,着力打造以时空大数据为核心的北斗产品体系,以“应急融合通信网”及“北斗高精度的定位网”构建通信及高精度位置服务网络,拓展智慧交通、智慧应急、智慧民生、智慧政务和智慧园区等行业应用场景,打造海格通信“北斗+智慧城市规模化应用”响亮名片。 供稿: 钟世广 谭雪松 徐利欣 编辑: 王   韵

北斗三号频点_海格通信发布国内首批北斗三号双模应用专用芯片及系统解决方案,对外展示“北斗+5G”的关键成果转化...
北斗三号频点_海格通信发布国内首批北斗三号双模应用专用芯片及系统解决方案,对外展示“北斗+5G”的关键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