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Java网络编程-NIO原理

推荐:​​Java网络编程汇总​​

Java网络编程-NIO原理

​​Java NIO原理与简单实现​​

正文

NIO 简介

NIO有两种解释:一种叫非阻塞IO(Non-blocking I/O),另一种叫新的IO(New I/O),其实是同一个概念。它是一种同步非阻塞的I/O模型,也是I/O多路复用的基础,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大型应用服务器,成为解决高并发与大量连接、I/O处理问题的有效方式。

NIO是一种基于​

​通道​

​​和​

​缓冲区​

​​的I/O方式,它可以使用Native函数库直接分配堆外内存(区别于JVM的运行时数据区),然后通过一个存储在Java堆里面的​

​DirectByteBuffer​

​对象作为这块内存的直接引用进行操作。这样能在一些场景显著提高性能,因为避免了在Java堆和Native堆中来回复制数据。

NIO组件

NIO主要有三大核心部分:​

​Channel(通道)​

​​,​

​Buffer(缓冲区)​

​​, ​

​Selector(选择器)​

​​。传统IO是基于​

​字节流​

​​和​

​字符流​

​​进行操作(基于流​

​Stream​

​​),而NIO基于​

​Channel​

​​和​

​Buffer​

​​进行操作,数据总是从通道读取到缓冲区中,或者从缓冲区写入到通道中。​

​Selector​

​用于监听多个通道的事件(比如:连接打开,数据到达)。因此,单个线程就可以监听多个数据通道。

  1. ​Buffer​

    ​​(缓冲区)是一个用于存储特定基本类型数据的容器。除了boolean外,其余每种基本类型都有一个对应的​

    ​Buffer​

    ​类。​

    ​Buffer​

    ​类的子类有​

    ​ByteBuffer​

    ​, ​

    ​CharBuffer​

    ​, ​

    ​DoubleBuffer​

    ​, ​

    ​FloatBuffer​

    ​, ​

    ​IntBuffer​

    ​, ​

    ​LongBuffer​

    ​, ​

    ​ShortBuffer​

    ​ 。
  2. ​Channel​

    ​​(通道)表示到实体,如硬件设备、文件、网络套接字或可以执行一个或多个不同 I/O 操作(如读取或写入)的程序组件的开放的连接。​

    ​Channel​

    ​接口的常用实现类有​

    ​FileChannel​

    ​(对应文件IO)、​

    ​DatagramChannel​

    ​(对应UDP)、​

    ​SocketChannel​

    ​和​

    ​ServerSocketChannel​

    ​(对应TCP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Channel​

    ​和IO中的​

    ​Stream​

    ​(流)是差不多一个等级的。只不过​

    ​Stream​

    ​是单向的,譬如:​

    ​InputStream​

    ​, ​

    ​OutputStream​

    ​。而​

    ​Channel​

    ​是双向的,既可以用来进行读操作,又可以用来进行写操作。
  3. ​Selector​

    ​(选择器)用于监听多个通道的事件(比如:连接打开,数据到达)。因此,单个的线程可以监听多个数据通道。即用选择器,借助单一线程,就可对数量庞大的活动I/O通道实施监控和维护。

基于​

​阻塞式I/O​

​​的多线程模型中(​

​BIO模型​

​),Server为每个Client连接创建一个处理线程,每个处理线程阻塞式等待可能达到的数据,一旦数据到达,则立即处理请求、返回处理结果并再次进入等待状态。由于每个Client连接有一个单独的处理线程为其服务,因此可保证良好的响应时间。但当系统负载增大(并发请求增多)时,Server端需要的线程数会增加,对于操作系统来说,线程之间上下文切换的开销很大,而且每个线程都要占用系统的一些资源(如内存)。因此,使用的线程数量尽量不用太多。

但是,现代的操作系统和CPU在多任务方面表现的越来越好,所以多线程的开销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小了。实际上,如果一个CPU有多个内核,不使用多任务可能是在浪费CPU能力。

BIO模型的处理方式,一个线程处理一个网络连接,如下图所示:

Java网络编程-NIO原理

NIO模型的处理方式,一个线程可以管理多个网络连接,如下图所示:

Java网络编程-NIO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