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近日发布,其中一些颠覆传统的婚恋观点引发关注,如“90后爱情观最保守”,70后“伪保守”等,而对于越来越多的剩男、剩女,调查发现,“宅”成了单身罪魁祸首,而且收入越低越爱“宅”。

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数据分析

男生喜欢这样的女孩:性格直爽主动顾家有点个性更可爱

  调查报告显示,有52%的男性喜欢直爽的异性,32%的男性喜欢个性安静的女孩,65%的男性希望配偶会做饭,64%期待女性在相处中是“主动型”,同时近50%的男性希望配偶是“有点小个性”的可爱女孩,49%的男性希望找“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完美妻子,28%的男性希望找温柔贤惠顾家的配偶,且收入越高越想找顾家的妻子,而对于能干、有魄力的女强人类型,多数男人表示“不喜欢”。

  数据分析发现,大部分男性对于长相、身材的关注并没有预期中的高,婚姻里,颜值高不代表就是女神,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好的性格。

女孩喜欢这样的男生:出外能赚高工资 回家能换尿不湿

  在“女生最喜欢的男人”选项中,直爽、爱运动、会做饭的男性被封为“男神”,80%的女性喜欢性格直爽的男性,70%的女性希望另一半会做饭,80%的女性希望找重事业、重家庭,出外能赚高工资,进家能换尿不湿的完美男人,7%的女性希望找居家好男人。

看看这些新的婚恋观:90后爱情观很保守 70后“伪保守”

  “非主流”、“任性”、“奔放”等等,谈起90后的爱情,很多人会说“早熟”或“不负责任”,但此次调查发现,跟70后和80后相比,90后的爱情观其实很保守,而90后的奔放属于“伪奔放”。

  在能接受闪婚的群体中,占比最大的不是90后,其中70后单身男女占比最大,男女占比分别达到63%和55%,90后同意闪婚的只有29%的单身男和18%的单身女。而对待性的态度,90后也是保守的群体。调查发现,年龄越大的男性对性的态度越开放。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看法上,男女差异较大,男性赞成婚前性行为的比例普遍高于女性。

  对此,情感专家表示,90后的爱情观实际是保守的,90后是被标签化的群体,他们的任性表现在感情里是敢爱敢恨,但他们也有自己坚守的底线和原则。

“宅”成单身“罪魁祸首”收入越低越爱“宅”

  “宅男”“宅女”是近几年流行的网络词汇,什么是“宅”?一般的解释是除了工作之外基本足不出户,生活圈子狭小。调查报告显示,“宅”正是近年来很多单身男女被剩下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大约五成的单身人士都是“周末爱宅族”,总的来看女性比男性更爱“宅”,单身女性喜欢周末“宅”在家的比例高达51%,男性为45%。调查还发现,年龄越大越不爱社交,学历越低、收入越低越爱“宅”,其中月收入在XX元以下的单身男女“休息日宅在家”的比例分别高达53%和64%,而月收入在2万到5万的“宅在家”的比例男性只占36%,女性占44%。这也说明,社交是需要有经济基础的。

离婚率逐年上升 80后不善“修补婚姻”

  根据XX年国家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XX年结婚对数1347万对,离婚对数350万对,离婚对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XX年的结婚对数低于XX年,离婚人数却上升,其中80后最不善“修补婚姻”。

  调查显示,80后对于工作压力以及日常家务琐事等方面的处理都特立独行,一些离婚理由也很雷人,比如女方不会做家务,男方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还有“闪婚”之后发现相互了解不够等等,而感情破裂、性格不合、第三者插足成为离婚的三大原因。

专家解读

没耐心或准备不足 草率决定致离婚率上升

  根据此次调查报告,情感专家张佳芮昨日介绍说,令人担忧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离婚率逐年上升,第二是现实主义和拜金主义现象越来越严重。她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之间的交往往往是快餐式的,缺乏真正的感情沟通和了解,很多婚姻双方感情基础脆弱,容易导致离婚。而稳定的家庭都是用感情作婚姻的基石,需要互相信任、理解和包容,更需要责任和忠诚。同时建议规范婚姻登记制度,对婚姻登记实行全国联网,对离婚当事人要给更多调解、审批的时间,避免草率结婚和盲目离婚。华商报记者 张莉广场上浪漫烛光求婚

  昨日傍晚,汉中中心广场,大家被一个用蜡烛摆成的燃烧的“心”吸引,原来是有人在求婚。

  一个帅气的小伙子出现了,他和朋友们翘首等待女主角。随着人们的惊呼,一个白衣美女在朋友的陪伴下走到人群边。小伙子单膝跪下向女孩求婚,说“嫁给我吧!”时,周围响起一片掌声,大家都喊:“嫁给他吧!”随后,小伙子给女孩子戴上戒指相拥离去。据了解,小伙子姓吕,在汉中工作,他想在情人节前夕求婚给女友一个惊喜。华商报记者 王警 摄影报道西安10对情侣“爱情约跑”

  华商报讯(记者 王卫平)“奔跑吧,亲爱的。”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10对情侣奔向西安盛龙广场的各个角落,寻找他们的亲密照片。2月13日晚,由华商网发起的“上头条之——寻找陕西最佳夫妻相情侣”的活动上演,10对很有夫妻相的情侣在游戏里表现出了浓浓的爱意。

  据介绍,2月3日~10日期间,华商网、华商网微信多平台联合发起,情人节上头条——寻找陕西最佳夫妻相情侣活动,一经推出便有近千名网友参与。

  11日,主办方在其中挑选了最有夫妻相的10对情侣,邀请他们在情人节前一天参与由华商网、华商论坛,华商情感主办的情人节“爱情约跑”活动。参与者不仅能上华商网头条表白,还有五星级酒店的烛光晚餐、以及价值3800的情侣摄影等超级大奖相送!

  今年大热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中,邓超等人潜入美术学院寻找装有线索密码的盒子,13日,相似的一幕在西安盛龙广场上演。每对情侣的合影被分别设计成6块,装进72个写有自己编号的盒子内,象征你是我的“亲(7)爱(2)的”,盒子被放在广场内的各个店内,参赛的情侣,需要在半个小时内集齐自己编号的合影拼图。开启爱情密码。这个游戏被定义为——爱情约跑·寻爱。结果,最先将合影拼完的情侣仅仅用了十几分钟时间。

  除了寻爱,情侣们还进行了猜词测默契度的“知爱”,由一方描述词语的意思,另一方猜。最有意思的是“抢吻”,在一个绳圈的10个方向又套了10个绳圈,10名男士将圈套在腰上,分别朝外拉,他们的情侣就站在一米开外,男士需要在对抗中向女友靠近,女友用涂上浓重口红的嘴巴在男友脸上印唇印,结果最厉害的是8号女士,她在男士脸上印上了13个嘴唇印。随后,还进行了背女士大赛,看谁背着女伴下蹲次数最多,9号情侣在约2分钟时间内下蹲了42次夺魁。

剩女的定义

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剩下的原因:心比天高,命如纸薄。

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孤独感指数

世纪佳缘全新改版后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手段, 让广大青年男女借助婚恋网站真正实现大数据时代的千万里挑一, 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根据调研, 单身男性的孤独感指数 ( 综合单身人群最近一次孤单情绪发生的比例、时长及程度计算出的数据 ) 高达 78.0 ,远远高出单身女性的 68.9 。其中内蒙古、山西、黑龙江三地男性孤独感指数最高。“等待合适的人出现”、“自身陷入困境”和“工作太忙”成为阻挡单身人群获得爱情的三大原因, 7 成以上单身男女表示自己已经丧失追求爱情的驱动力。

202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

年龄“阻爱” ——70 后孤单指数最高

“越长大,越孤单”这句歌词成为都市单身男女的真实写照,根据世纪佳缘 调研,相比 80 后和 90 后,70 后的孤单感明显更为强烈, 70 后的单身男女大多由于工作忙或失败的恋情导致没时间或者不愿意交友, 个人生活空间闭塞导致孤单感增多。89%的受调研男性和 82%的受调研女性均表示, 随着年龄的日渐增长, 自己的孤单感会越来越强。不过,60 后和 60 前的单身男女却低于这个数据, 在对 60 前男性的调研中,仅有 85%的男性表示有孤单感,位于各年龄段最低。这与 60 后、60 前的单身男女大多有过婚姻经历有关。这部分人群多为离异或丧偶, 并且已有子女, 对家庭的照顾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孤独感。

性别“阻爱”——男人更难爱

据调查,尽管在世俗眼光里男人通常是爱情中占据主动的一方, 但是“男追女如隔山”的难度却让不少男性望而却步,选择观望。调研显示,尽管 8x%的女性都在等待爱情的降临,但是只有 5x%的男性愿意主动出击去寻找另一半,男性在爱情中的角色逐渐发生着改变。强烈的孤独感阻挡了男性追求爱情的脚步,仅有 5x%的 80 后男性和 54%的70 后男性表示愿意“主动出击”,略高于 90后男性的 49%。不少接受调研的男性都表示, 由于怕被拒绝, 他们不敢向心仪女性表白, 宁可选择上网和看书来打发单身时光。研究发现有声音陪伴加之房间空间小, 孤单感也会相对减少。

知识“阻爱” ——低学历让我不敢谈情说爱

和男人相比,女性对另一半的物质和精神要求更高。调研显示, 50%以上的单身女性认为男性要有钱、 有房、有内涵才值得去爱。尽管男性随着学历增长对自身精神世界丰富程度的要求有所增长, 但仍与女性对这点的看重存在很大差距。女性对于“丰富精神世界” 的重视程度是男性的一倍。一方面女性不会放弃对爱情中物质基础的要求, 另一方面学历越高的女性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高。自卑感成为大部分低学历、低收入男性的“阻爱”:半数以上的的男性表示由于收入在 2 千以下,“困境”阶段让自己无法恋爱。根据世纪佳缘调研, 九成受调研女性表示, 车并不是谈恋爱的必需品, 近六成女性更看重男性的工资是否在中上等收入, 并且男性比女性更在乎对方是否有一定消费能力。

时间“阻爱”——忙碌成最大借口

低学历人群不敢轻易言爱,高学历人群却没时间谈恋爱。“忙碌”成为高收入高学历男女堂而皇之的单身借口, 收入 2 万以上的单身男女普遍表示, 他们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单身并不可耻。学历越高,对前途和理想的追求越高,受访的高学历单身男女均表示, 他们对爱情的渴望都被忙碌的工作消耗怠尽了。别以为单身男女忙碌工作是为改善生活找到另一半, 当他们中的多数人是以 “前途、理想”和“挣钱”为工作目的时候,又如何有心情、有能力主动寻爱

根据世纪佳缘调研, 64%的 90 后受调研单身女性和 61%后受调研单身男性表示自己是为了前途 / 理想而工作,而对于 60前、60后、70 后、80 后,受调研单身男性百分比要超过受调研单身女性, 90 后的单身女性由于刚步入社会,事业心更重,更看重自己的前途。

亲友“阻爱” ——你的幸福与我无关

和年龄、学历等客观因素相比, 来自父母亲友的主观因素也许具有更大 “杀伤力”。47%的受调研男性和 49%的受调研女性均表示,自己非常在乎父母的意见。当然,也有约 x0%的受调研男女认为单身是自己的选择,与其他人无关。除了来自父母的压力, 约 6 成单身男女表示, 自己还会被好朋友秀恩爱所刺激,从而产生孤单的情绪,其中年龄越小,孤单感越强烈。

突破“阻爱” 靠自我

97%以上的单身男女,都会选择“与心爱的 TA一起生活”,而不是“一个人 生活”。不论性别、年龄、收入、学历,所有人对爱情的向往都是一致的。爱情的本质,在于让对方感觉到“被爱”,“被爱”的感觉又分为三个层次,“被接纳”、“被欣赏”、“被尊重”。现在人们的自我意识过重,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怎样突破“阻爱” ?对于剩男来说,树立自信、提升自己的内涵最为重要, 要勇于突破自我,主动出击 ; 而剩女则要考虑重新定义自己的择偶标准,更理智的去寻找另一半, 经济基础固然重要, 但现实中样样皆备的男人肯定是少数, 发掘潜力股,懂得取舍才能找到爱情。作为单身男女的父母, 尽量少给子女压力, 想办法帮助自己的孩子理清头绪。中国的单身男女,特别是身处大城市的他们,似乎陷入了“单身沼泽”。一方面他们表示对爱情的极度渴望, 另一方面他们又无能力或者不愿意去主动获取爱情,深陷泥沼无法自拨。据悉,此次报告旨在从单身人群的孤独感、对爱情的渴望、造成单身的原因、希望得到的社会理解等多角度来分析“单身沼泽”的成因。并提醒单身男女们,只有直面自我,突破内心的“阻爱”因素,才能获得对的爱情,不再孤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