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最恨一个姓,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这是为什么?

作者:赵赵的期待

前言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的确是一个备受赞誉的君主,他带领农民起义军成功推翻元朝的统治,重建汉人政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然而,他也有过一些举动令人意外和惊讶,其中就包括对泉州蒲氏家族的严厉处罚。

朱元璋最恨一个姓,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这是为什么?

据历史记载,朱元璋曾下令将泉州蒲氏家族的所有人贬为奴隶,其中男子世世代代为奴、女子世世代代为娼。这样的处罚可以说是相当严厉和残酷,将一个家族的后代陷入永远的奴隶和娼妓身份,使得他们世世代代都很难翻身。

更为令人震惊的是,朱元璋甚至下令将已经死了快三百年的蒲家祖先蒲寿庚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三百下。这种严厉的惩罚实在是罕见,让人难以理解。

那么,朱元璋为何这么恨泉州的蒲氏家族,他们做了什么让这位圣明的皇帝这样生气呢?

少年蒲寿庚,泉州第一翻译

公元1217年,蒲寿庚出生在一个阿拉伯商人家庭。他的父亲蒲开宗曾因经商有功,得到南宋政府的嘉奖和官职。

朱元璋最恨一个姓,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这是为什么?

蒲寿庚生长在泉州这座繁华的港口都市,从小就见识到各国商人云集,货栈林立的盛世景象。外国商船停靠在港口,成群结队的商人在街市上讨价还价,不同肤色和语言的人在这里谋生积累财富。

这让少年的蒲寿庚对经商兴起了浓厚的兴趣。他展现出过人的商业头脑,很早就想要走上经商之路。而父亲蒲开宗对他也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家业,将蒲家发扬光大。

蒲寿庚继承了父亲的商业头脑,很早就展现出不同寻常的能力。他通晓多国语言,懂得汉语、阿拉伯语以及越南语。这在当时的泉州是难能可贵的。

泉州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大都市,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云集此地经商。可他们多不通汉语,需要政府提供的翻译才能与本地人交流。

朱元璋最恨一个姓,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这是为什么?

12岁的蒲寿庚就明白,语言是这个城市的生命。想要在这里立足生存,语言学得越好,前途就越光明。所以,他刻苦钻研多国语言,这也成为他极大的优势。

于是,懂三国语言的蒲寿庚很快就成了泉州最抢手的翻译。他进入市舶司工作,一边为南宋政府翻译,一边经营自家的进出口生意。

身为翻译,他结识了所有的外国商人,也成为他们眼中的通事官员。而对南宋政府来说,懂外语的他也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凭借翻译工作积累的人脉,蒲寿庚很快成长为泉州最富有的商人之一。他进入市舶司后,看准了进出口贸易这条宽阔的财路。在翻译的便利下,他积极与外国商人打交道,开拓海外贸易。

朱元璋最恨一个姓,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这是为什么?

30年后的泉州,已经被他牢牢掌控。几乎所有的外国商人都依赖他的翻译服务,他已成为连接本地与海外的纽带。这为蒲氏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也让还年轻的蒲寿庚名扬整个泉州。

掌握武力,成为泉州实际统治者

在这个多民族的大都市,想要顺利经商,还有一样必须具备的实力——武力。

蒲寿庚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他看到很多本地商人的船只时常遭遇海盗的袭击和掠夺,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

于是,他下决心要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蒲寿庚积累的财富中,有很大一部分用来造船和购买武器,培养自己的武装力量。他从小护送自己父亲的商船,对海战颇有心得,这成为了建立武装的基础。

朱元璋最恨一个姓,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这是为什么?

很快,蒲氏的军舰组成了一支小型海军,能有效保护商船安全通过海域。在那个海盗猖獗的年代,一个商人要安全运输货物,就必须有能力对抗海盗。而蒲寿庚拥有的武装力量,已经足以掌控整个泉州了。

每当本地发生海盗袭击或其他暴乱时,都需要蒲寿庚派自己的武装力量平息。宋朝政府对他拥有私人武装并不反感,而是奖励了他多次。

在蒲寿庚的经营下,蒲家的生意日益兴旺,财富不断积累。而他也凭借财力和武力,逐渐掌控了泉州的政治权力。蒲家的势力已如日中天,没有人再敢招惹蒲寿庚这个新星。

30年后的泉州,已经被他牢牢掌控。历史上给他的评价是“泉州太守”,可见他已成为这个城市的实际统治者。他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和政治势力,泉州从此真正成为蒲氏家的江山。

朱元璋最恨一个姓,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这是为什么?

背叛宋朝,决定跟随元朝

1276年,蒙古军队大举南下,宋朝处在末日边缘。张世杰带着小皇帝逃到泉州,请求蒲寿庚的庇护。

此时的蒲寿庚,已经是泉州60年的实际主宰者。他不仅掌控政治经济命脉,还拥有可以和官军抗衡的武装力量。泉州的开闭,已全由蒲氏一手掌控。

张世杰来到城下请求开门时,蒲寿庚正面临一个抉择——是答应张世杰,支援宋朝皇室南逃;还是转投元朝,保全自己的家业。

这个选择权就握在蒲寿庚手中。他可以立刻开城迎接皇帝和诸臣进入,也可以闭门不见。

他终究还是做出了后者的选择。

朱元璋最恨一个姓,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这是为什么?

蒲寿庚是个天生的商人,他需要的很简单,就是一个稳定经商的环境。蒙古已然势如破竹,宋朝显然挡不住。投降元朝,可以保住全部家业;而帮助宋室南逃,势必会招来元人的报复。

正如他预料的那样,蒲寿庚很快就获得了元朝的官职和封赏。他成为蒙古人眼中可以信任的汉人首领。而元朝也需要蒲寿庚这样能够驾驭船只的才俊。

张世杰见蒲寿庚不肯开城,也已隐约猜到了他的背叛。于是抢夺了蒲家的货物后南逃。这无疑彻底惹怒了蒲寿庚——掠夺他的家业,是对一个商人最大的刺激。

在张世杰离开后的屠城行动中,蒲寿庚将泉州城内的宋朝宗室和忠臣杀害殆尽,以示自己投降元朝的决心。他出卖了宋朝皇室,只为换取元朝的信任,保全自己的地位。

助元灭宋,封为大将军

此后,蒲寿庚向元军提供大量战船和辎重,以助其完成对南宋的最后征伐。

他甚至亲自带兵出征,为元军制定进攻策略。1279年,南宋终于在这位汉人的协助下灭亡于蒙古铁骑之下。

朱元璋最恨一个姓,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这是为什么?

蒲寿庚因战功被元世祖封为“昭勇大将军”。他在汉人之中是最受蒙古人宠信的,成为蒙古统治下的模范民族。

在蒙古人统治下的70年里,蒲氏家族世代都位高权重,蒲寿庚也被视为汉人中的楷模。

但蒲寿庚的作为,在许多心存正义的汉人眼中,是绝对不可饶恕的背叛和谋利行为。他是蒙古人的走狗,推翻了自己的国家。

明朝建立,蒲氏被赶尽杀绝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结束了蒙古人的统治。明朝皇帝最忌讳的,就是曾经投靠过元朝的汉人。

朱元璋最恨一个姓,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这是为什么?

蒲寿庚这种典型的“民族罪人”,自然首当其冲。朱元璋下令剥夺蒲氏世代的官职和财产,发配到乡野为奴。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下令挖开蒲寿庚的坟墓,鞭尸三百下,以泄心头之恨。其他蒲家后人也多遭殃难,不得不改姓改名以求平安。

曾经的昭勇大将军蒲寿庚,就这样在建立明朝的那一刻从此消失。他的家人成为了奴婢,任人宰割。蒲家巨大的家业也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

一个曾经权倾一方的商业世家,就这样在明朝建立的那一刻陨落。他们不再拥有过去的荣华富贵,只余无尽的痛苦和耻辱。至此,蒲姓在泉州几乎销声匿迹。

朱元璋最恨一个姓,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这是为什么?

结语

蒲寿庚是个商人,他的天性使他在那个时刻选择了自己的利益。可正如他日后遭到的命运,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这是不容企图触碰的底线。

蒲寿庚虽然在一时获得了更大的财富,但终究逃不过籍籍无名、身死家破的下场。他的故事警示我们,在大时代面前,个人小家终究要为民族的命运买单。唯有做正确的选择,才不会被历史唾弃。

蒲寿庚一生作为泉州的掌舵者,本可以在这里安稳地经商致富,享受荣华富贵。但他最后仍没有逃脱时代的洪流,个人命运终究难违民族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