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日5号强降雨来袭,台风杜苏芮北上,暴雨大暴雨分布下列地区

作者:药药相传

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英文名称:Doksuri;名字来源:韩国;名称意义:一种猛禽,2023年太平洋台风季第5个被命名的风暴。7月20日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7月26日凌晨在菲律宾卡加延省登陆,之后北上进入南海。7月28日上午9时55分,超强台风杜苏芮于福建省泉州晋江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5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25百帕。登陆后,“杜苏芮”向北偏西转偏北方向移动,强度迅速减弱,环流长时间维持并北上。预计7月28-30日台风“杜苏芮”所经过地区将有明显风雨影响。

明日5号强降雨来袭,台风杜苏芮北上,暴雨大暴雨分布下列地区

7月26日,菲律宾多个省市宣布停工停课。截至当天凌晨4时,共计有超过8200名旅客在多个港口滞留。杜苏芮登陆菲律宾后造成1死2伤4。吕宋岛和菲中部地区遭遇大风和强降水。至少有18万人受灾5。下午,黎刹省一艘客船受大风侵袭倾覆,造成至少21人丧生6。7月27日,台湾发布海上和陆上台风警报。全岛各地出现大风和强降雨天气,最大阵风出现在彭佳屿,达到23.4米/秒(12级)。最大累积雨量出现在花莲县富里乡,达到316.5毫米7。7月28日,中国大陆沿海地区陆续发布台风预警和防汛应急响应。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沿海登陆的超强台风杜苏芮给当地带来狂风暴雨,部分地区出现内涝、山洪、滑坡等灾害。截至当天下午6时,全省共转移安置群众22.8万人,倒塌房屋11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万亩。7月29日,杜苏芮减弱为热带低压,并在江西省南昌市境内消散。江西省受其影响出现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出现内涝、山洪、滑坡等灾害。截至当天下午5时,全省共转移安置群众3.4万人,倒塌房屋8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0.6万亩。

明日5号强降雨来袭,台风杜苏芮北上,暴雨大暴雨分布下列地区

2017年9月15日,超强台风“泰利”在越南中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6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30百帕。登陆后,“泰利”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预计9月16日,“泰利”将在老挝境内消散。台风“泰利”给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带来狂风暴雨,造成至少80人死亡,数百万人受灾。

2018年9月15日,超强台风“山竹”在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6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33百帕。登陆后,“山竹”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迅速减弱。预计9月17日,“山竹”将在广西境内消散。台风“山竹”给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带来狂风暴雨,造成至少4人死亡,数百万人受灾。

台风“杜苏芮”是今年太平洋上最强的台风之一,其强度和影响范围都超过了之前的台风“泰利”和“山竹”。它给菲律宾、台湾、中国大陆等地带来了严重的灾害,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明日5号强降雨来袭,台风杜苏芮北上,暴雨大暴雨分布下列地区

台风"杜苏芮”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由于海水温度升高和风切变减小,导致了台风的生成和加强。同时,由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的变化,也影响了台风的路径和移速。

台风“杜苏芮”的防御工作也得到了各国和地区的重视和配合,通过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响应、组织转移避险、加强防汛抗旱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灾害的损失。同时,也展现了各方面的救援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台风“杜苏芮”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自然灾害方面,还体现在社会经济方面。受其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了交通中断、电力中断、通讯中断等情况,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同时,也对农业、工业、旅游等行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明日5号强降雨来袭,台风杜苏芮北上,暴雨大暴雨分布下列地区

台风“杜苏芮”的影响也引发了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气候变化不仅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和强度增加,还会对生态环境、粮食安全、公共

台风“杜苏芮”的影响也引发了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气候变化不仅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和强度增加,还会对生态环境、粮食安全、公共卫生、社会稳定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人们应该加强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应对,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能力,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明日5号强降雨来袭,台风杜苏芮北上,暴雨大暴雨分布下列地区

台风“杜苏芮”的影响也展示了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畏和坚韧。在灾难面前,人们不仅要有自救和互救的意识和能力,还要有相互支持和帮助的精神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够克服困难,重建家园,恢复生活。同时,也要感谢那些在灾区奋战的救援人员、志愿者、医护人员等,他们用自己的付出和牺牲,为受灾群众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台风“杜苏芮”是一场罕见的强台风,给多个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害。但是,在灾难面前,人们也展现了勇敢和团结。通过及时有效的防御和救援措施,减少了灾害的损失。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和反思,促进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