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计算机通信网络复习】Ethernet基本工作原理1. Ethernet帧结构2. Ethernet数据发送、接收流程分析

1. Ethernet帧结构

1.1. Ethernet帧

【计算机通信网络复习】Ethernet基本工作原理1. Ethernet帧结构2. Ethernet数据发送、接收流程分析

(1)前导码:7字节,0x55,用于信号同步;

(2)SD:1字节,指示一帧开始,为0xD5;

(3)DA/SA:目的地址/源地址字段,各6字节,为MAC物理地址;

(4)长度L:2字节,指出其后字段的长度或类型。当L≥1536时,L代表类型。

0x0800 – IP

0x8100 – 802.1Q tagged frame

0x0806 – ARP

0x86DD – IPv6

(5)数据字段,46-1500字节。

(6)FCS:帧校验序列,4字节。32位循环冗余校验值。

1.2 IEEE 802.3帧

(1)DA/SA:目的地址/源地址字段,各6字节。

(2)L:后面字段长度(包含N,不包含FCS):46~1500字节

(3)N:固定不变的16进制数0xFFFF,它标识此帧为Novell以太类型数据帧。

(4)I:数据字段,44~1498字节。

(5)FCS:帧校验序列,4字节。32位循环冗余校验(CRC)值。

范围:DA + SA + L + N + I

【计算机通信网络复习】Ethernet基本工作原理1. Ethernet帧结构2. Ethernet数据发送、接收流程分析

1.3 Ethernet物理地址

即以太网地址(MAC地址),共48位,以十六进制表示,前24位由IEEE决定,后24位由厂商自定,全球唯一。

标准的Ethernet的物理层命名方法是IEEE 802.3 X Type-Y。

X表示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为Mbps;

Type表示传输方式是基带还是频带(Base表示是采用基带传输);

Y表示网段的最大长度,单位为100m。

例如:

IEEE802.3 10Base-5表示传输速率为10Mbps、基带传输、最大长度为500m的Ethernet物理层标准。

IEEE802.3 10Base-T表示传输速率为10Mbps、基带传输、使用的双绞线的Ethernet物理层标准。

2. Ethernet数据发送、接收流程分析

2.1. Ethernet数据发送流程

【计算机通信网络复习】Ethernet基本工作原理1. Ethernet帧结构2. Ethernet数据发送、接收流程分析

2.2. Ethernet数据接收流程

【计算机通信网络复习】Ethernet基本工作原理1. Ethernet帧结构2. Ethernet数据发送、接收流程分析

*:内容参考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马琳老师《计算机通信网络》课程内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