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作者:道尔顿笔记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道尔顿笔记

编辑 | 道尔顿笔记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假面自我:“三部曲”电影中假面主题的发展流变与叙事呈现

“人物三部曲”(Trilogy of Character):角色的面具

在费里尼的第一个三部曲中,导演采用较为传统的手法刻面人物,戏剧性十足。而假面或面具的呈现则给人物加入了心理深度和真实性,我们要注意人物假面的前期暗示和假面揭开的戏剧时刻。对比越鲜明,则揭开时刻越有力。

前两端电影中这一对比手法运用明显,第三部电影中导演逐渐成熟,进行了群像的刻面而一些角色的假面被一一揭开。我们将看到一些围绕对立元素建立的假面:调戏和真爱、幻想和现实、幼稚与成熟。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前两部影片中,假面主题得到细节呈现,但并没有解决途径。人物进行着自己的挣扎,陷入重复或下一阶段的循环中。

第三部影片中,费里尼给出了假面问题一种可能的解法:意识到同作和自己的假面,离开童年,走向成熟。但这种离开,仅仪是第一步。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杂技之光》 (Lucidelvarieta1950):面具揭开的时刻

这部费里尼和拉图阿达联合执导的影片属于商业喜剧题材,不过当时票房像淡,一度威胁到费里尼的导演前程”。

此前,费里尼以编剧身份和导演拉图阿达合作过犯罪类型片,也接受了美式商业电影实践”。片中故事情节和拍摄手法比较传统,配乐也类似歌舞片:配合剧情的交响乐、抒情时刻的钢琴曲。电影中一些时刻属于费里尼:无人的小镇街景和半夜的空旷广场,夜晚的浪漫幻觉和白天的现实生活。

男主人公契克属于巡游表演的杂要剧团,自视甚高。在某小镇表演中吸引了年轻女士莉莉安娜 ,莉莉安娜有一颗向往大舞台的心。她跟着剧团走上火车,向契克自我推荐,甚至露出了大腿表明优势与诱惑。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契克离开熟睡的女友(,在车用连接处向莉莉安娜调情,被她拒绝:“我以为你能理解我、帮助我,至少在刚开始的时候。次日,莉莉安娜用座来的马车裁剧团进城,阴差阳错成为当晚表演的一员。

其实莉莉安娜并不会跳舞,不合身的辉裙突然掉落在舞台上,露出了修长的大腿,这一意外反而受到在场男观众的欢呼。缴锐的制片人将后续节目叫停,专挑莉利安娜出场露腿跳舞,大获成功。

随即加演数目,场场爆满。表面风流的契克逐渐迷恋上莉莉安娜,一方面为她高兴,另一方面也嫉恨其他轻桃的男人们《和之前的自己类似)。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帮助、控制、说服、成功

z随后便是一系列契克试图帮助、说服和控制莉莉安娜的情节: 他将莉莉安娜从另一个试图占有她的律师豪宅里“救出”:威胁莉莉安娜说自己可以成就也可以诋毁她;不惜和自己的女友分手,又不惜去女友那里哭诉以获得新办剧团的资金......

但假装人脉亨通的契克在罗马四处碰壁,经纪人与制片人都躲开他看清现实的莉莉安娜最终离他而去,利用魅力成为另一个制片人的情人,顺利登上了向往的舞台。而契克,只能接受被抛弃的命运,回到女友身边,继续之前的巡演生活。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最后一幕回到了火车站,莉莉安娜身披裘衣,坐在罗马至米兰的特快车中,看见熟悉的剧团身影,挤在开往意大利南部的慢车中。

她呼喊契克,说自己去米兰首演。两相比照,命运殊途。契克返回车厢,向女友寻求安慰,但转身又开始搭讪旁边的美艳姑娘,火车离站,前方黑漆漆一片。

和电影中舞台表演主题类似,主要人物在生活中也有表演的成分,他们仿佛戴若面具,而面具下面是另一个自己。契克表面上看是一个好色之徒,也是一个有局限的操台演员。但他也追求真爱,追求演员理想。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这一点上他是个今人同情的角色,我们厌恶他的恶习,但理解这个罪人。他的问题似乎在于没有自知之明如果他珍措眼前的女友,也做好自己的表演工作,逐渐精进,也是皆大欢喜的未来。

但这并不是费里尼想突出的主题,他想做的,是在演员的面具和真容中制造张力,然后将假面撕下来,露出角色的心理维度。就像他一直模糊赞同新现实主义的地方,在于对真实的揭露,而这种真实对费里尼而言,不是社会和政治的真实,而是人物内心的真实”。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人物内心细腻的情感

观众先于契克看到这种真实,早在莉莉安娜第一次受欢迎的表演中,契克复杂的表情就显露了他自己。在律师家的欢宴后他难以入睡,一直担心着莉莉安娜,最后急着出面“解围”。

保护莉莉安娜(不失身)这些保护措施让契克表明了自己但莉莉安娜依然戴着纯真和理想的面具,因为没有一个事件可以测试这个姑娘对契克的感情。

最终,当一个夜晚莉莉安娜和另一位制片人乘车离开后(车中没有座位留给契克),契克孤独又执着地等候在莉莉安娜楼下。见到她回来后,契克有些恼怒地要和莉莉安娜过夜,因为他为她做了这么多,他需要“回报”。而莉莉安娜竟然答应了他,没有什么害羞和忸怩。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这让契克震惊,难道之前火车中拒绝他的那个姑娘并不是真的纯洁,只是待价而沽? 如果她今天能爽快的答应契克,那明天就可以答应另一个有资源的制片人......奖克看到了莉莉安娜面具背后的真容,这一刻他自己的假面也碎了一地:他不想占有莉莉安娜,而是想赢符她的爱

他扇了莉莉安娜一巴掌,然后掩面而泣,下楼离开。随后反倒是莉莉安娜过来安慰他,他们谈到了演员的理想,更大的灯光与舞台,这一切更多是莉莉安娜的理想,而契克能做的,只能是尽力相助。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我是一个艺术家,你也是。你有勇气,勇气。我会和你在一起,成为表演者。我谁都不需要,我会组织剧团。

我答应你。”契克随后离开,在他走上大楼街边的台阶时,四处响起了掌声,如同舞台表演结束时观众的拥戴。契克好奇地扭头四处张望,并没有旁人。

这些画外音掌声是两位导演的评判:契克在假面揭开的时刻,上满了一出人性的好剧”。随后契克走上台阶,一列电车驶过,仿佛刚才的掌声是电车发出的,真实和虚构被模糊了界限,人生如戏。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结局令人唏嘘

故事的结局中,观众遗憾的发现两人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改变,这似乎也是欧洲电影有别于好莱坞的地方。莉莉安娜的野心让他在奖克的爱和更好的台中选择了后者,也成了一个容貌丑陌的制片人的情人。

对契克,她表示感谢,商讨退团的违约金,契克虽然伤感,但表示她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要违约金。这时候两个人都以真实面容相见,观众也因为之前一幕的铺垫,并不感到意外。故事的结局也是一种无奈,两个人注定各分东西。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但观众不禁猜测他们的未来,莉莉安娜是否会真的成名,还是因年轻貌美昙花一现? 这是否也是一个循环,早年的契克是否如同现在的莉莉安娜,在表演理想的追求中丢失了爱,只剩下肉体的欢?

当她年长之后,是否还能珍惜当下,还是像契克一样盲目地追求一个并不属于自己的年轻生命?这一切不得而知,我们能看到的结局只是契克又回到了面具中,垂涎于下--个貌美的姑娘,忽略了为自己率献牺牲的眼前人....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白酋长》 (Lo sceicco bianco,1952):社会面具和幻想面具

和《杂技之光》类似,《白首长》也把目光对准了艺术和幻觉领域:照片小说/漫画,将真人故事情节用照片方式编排的连载小说,类似于电视时代的肥皂剧),也属于讽刺喜剧类型。新婚夫妇到罗马度蜜月,二人都戴着自己的面具。

丈夫伊万严格维护自己的社会形象,“父亲是地方官员,叔叔是罗马教廷官员”,“家庭的名声最重要”,一天的行程满满当当,缺少自由,伊万躲在社会面具之下,心满意足的同时也严防意外出现。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他的妻子年轻貌关,伊万也希望她能贞洁赞良,和自己一同维护家庭名誉。而妻子旺达生活在乡中,对严格的时间安排和丈夫的父权命令阳奉阴违,也对婚后规矩的生活心有不满。

旺达伤感得明白现实不能违逆,“有些事比我们更强大更有力”,但她的气顾和每周阅读的照篇小说让她总想逃避现实。旺达的面具就是她的幻想世界,具体来说就是照片小说里白酋长的世界。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两个人的面具被展示给观众后,费里尼就开始让二人分开,用交叉剪辑的方式分别表现妻子旺达的外出历险和丈夫伊万的忙乱遮掩,二人的面具都被揭开,旺达找到了自己倾慕已久的照片小说编辑部。

最终被带到了海边见到了“白酋长”白酋长的演员李沃里请旺达饮食共舞,又邀请她出演下一期的海边拍摄场景。

旺达沉浸其中,幻想与现实合为一体,一切仿若梦境。梦境的终结在于她发现藏在白芦长面具下的淡员李沃里,不过是一个已婚好色的平庸男子。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李沃里躲在面具后只不过想调戏天真无知的旺达,甚至编出离奇的故事让旺达相信他的婚姻只是中了妻子的魔法。最终李沃里在强吻时被船的枪杆砸中后脑两次,调戏失败。

上岸后面对剧组导淡的责备,他将划船外出旷工的责任推卸给旺达,又在悍妇妻子面前将勾引的过错也甩给旺达,旺达被悍妇掌掴,失望之余又发现魔法婚姻的谎言......

演员李沃里只是个软蛋,而非自己心中英俊勇敢的白酋长。李沃里的假面被揭开的时刻也是旺达自己幻觉面具破碎的时刻,原来逃避到想象的世界,也是场空。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发现关于妻子的神秘信息

伊万这边,妻子走失,留下了和“白酋长”的信件,伊万在眩晕中发现妻子的秘密。混乱中只能在罗马亲友的面前假装连掩,声称妻子生病卧床,疯狂阻拦婶婶进房看望。

午饭时间又假装打电话回酒店,说妻子不能赴宴和参加晚上的歌剧演出。午后去警局报案,但假装案件发生在朋友身上,被警探要出双方姓名和猜出走失的是自己妻子后,仓皇而逃。伊万在勉强维持自己的家族名声和社会面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难。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在晚上回到酒店后发现妻子依然未归,伊万忧惚游荡于街头,面具掉下,抱头痛哭。哭声吸引来两位妓女了解原委,一位正是费里尼妻子饰演的卡比利亚,另一位年长妓女拉伊万离开“寻找安慰”,伊万在犹豫后与她同去,这一刻伊万自己毁掉了刻意维护的社会面具和家族名誉。

夜里妻子终于回到罗马,没脸见丈夫,电话留言后准备自杀,但冬天的台伯河水只够淹没膝盖,自杀在一片闹剧的气氛中结束。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第二日,一夜归来的伊万接到警方电话,瞒住疑惑的亲戚后赶往精神病院,交叉剪辑最终在精神病院合二为,也是一种讽刺。

两人见面,各自哭泣,随后伊万将衣物抛给旺达,恢复了之前的威严,“还有五分钟,换好衣服去教堂。这时候家族的名誉最重要。”

最后一个场景,二人在梵蒂冈圣彼得教堂及时赶到,见到了一直不明真相的亲戚,随同无数新人共同走入大教堂,接受祝福。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旺达对伊万说:“我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命运的捉弄,我是纯洁的。”伊万回答:“我也是。”旺达随后说:“现在,你是我的白酋长。”头倚向伊万,闭上了双眼,沉漫在想象和另一种幸福中。

伊万听到“白酋长”二个字,表情痛苦,随即又恢复了庄严,继续前行。面具的揭开让两个人的生活出现危机,但并没有让他们做出真正的改变。旺达的白酋长幻想破灭了,解决办法是将伊万幻想成下一个白酋长,让现实的婚姻生活和想象世界重合,这种办法注定是脆弱的。

莉莉安娜阴差阳错的选择,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伊万说自己是纯洁的,而当天早晨他才从效女那里回到酒店,他所维持的社会面具已经出现裂痕......这又是一个主人公没有发生改变的结局,但观众通过这场面具戏剧,看到了我们自身的境况,人的自我欺骗和局限,和具备真正自我意识的难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