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现代企业信息管理技术分享(三):产品数据管理(PDM)

作者:蓝莓精英

一、PDM产生背景及其发展

1.1PDM概念:是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的数据和相关过程的软件工具,也是一个应用系统集成开发平台,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个协同集成的工作环境。

现代企业信息管理技术分享(三):产品数据管理(PDM)

1.2PDM产生背景:由于CAD/CAM技术的应用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大量不同类型的产品数据造成“数据泛滥”现象;协同设计的数据交换与共享的需要。为此,PDM于上世纪80年代初面世。

现代企业信息管理技术分享(三):产品数据管理(PDM)

1.3PDM技术发展:

  • --简单功能PDM发展阶段:为配合CAD系统,仅有电子仓库管理功能。
  • --专业化PDM发展阶段:能够实现企业级的信息和过程集成。
  • --标准化PDM发展阶段:制订了PDM Enabler统一标准。
现代企业信息管理技术分享(三):产品数据管理(PDM)

二、PDM系统基本功能

1、电子仓库及文档管理 以关系型数据库为基础,支持各种查询与检索,处理和管理存储于异构介质上的产品电子数据,实现产品数据的信息共享。

2、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 以电子仓库为底层支持,以BOM为组织核心,把定义产品的所有数据和文档联系起来,对产品对象关系进行维护和管理。

3、工作流程管理 管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动态变化过程,包括从产品设计、变更、制造直至停止产品生产所有历史记录。

4、零件分类管理 将企业所有零件按照相似性原理划分成若干类,形成零件

族,以便于按零件族组织生产和加工工艺的安排,以降低生产成本。

5、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的计划、组织、人员、相关数据的管理与配置,并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与反馈。

6、系统定制与集成工具 可按照用户需求配置所需的功能模块,提供面向对象的定制工具,通过数据模块定义语言实现对企业所需模型进行全方位再定义,包括系统界面及系统功能扩展等。

现代企业信息管理技术分享(三):产品数据管理(PDM)

三、PDM与ERP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PDM与ERP之间区别

比较内容 PDM ERP
管理对象

产品本身

及。

生产制造资源及资源利用的生产过程。
管理过程 产品信息形成的相关过程,过程产物为产品状态信息。 产品物理形成的相关过程,过程产物为产品实体。
管理对象内部间的关系 从概念角度描述产品的几何拓扑信息。 从物流配置角度对生产进行安排的资源信息。
现代企业信息管理技术分享(三):产品数据管理(PDM)

PDM与ERP在企业的作用领域

2、PDM与ERP间的联系

1)作用对象间因果关系 PDM作用对象是用以描述零部件或产品的数据信息;ERP作用对象是以物质实体出现的零部件或产品。

2)执行和验证关系 ERP系统作业过程是对PDM信息的物理执行和验证,ERP系统优化基础与理论依据是PDM管理的产品信息;

3)管理目标的一致性 在管理目标上两者有高度一致性,试图通过科学调度和控制,减少失误和返工,以尽可能短的时间,最少的资源消耗,最为经济手段保证产品的最早上市。

4)过程支持条件有着固有的联系 PDM和ERP之间通过统一的产品几何拓扑信息进行联系和沟通。

现代企业信息管理技术分享(三):产品数据管理(PDM)

四、基于PDM的应用系统集成

1)应用封装 包括应用系统以及由其产生的文件的封装,如:在PDM系统中可启动封装后二维CAD系统,进行图形修改。

特点:简单方便,易于实现,仅满足文件整体应用集成。

2)接口交换 是将共享的数据模型抽取出来,将其定义到PDM模型中去,如:CAD系统与PDM建立交换后,其产品结构树将保持一致。

特点:难度大大高于应用封装,要了解两者组织结构。

3)紧密集成 允许应用系统和PDM间互相调用,执行相关的操作,真正实现一体化,要求建立共享信息模型,一方创建或修改时另一方面能跟之随动。

特点:难度最大,取决于双方的开放性,如西门子 NX CAD系统与Teamcenter PDM系统便实现了这种深度集成。

现代企业信息管理技术分享(三):产品数据管理(PDM)

以PDM为平台的CAD/CAPP/CAM应用系统的集成 以PDM为平台的CAD/CAPP/CAM应用系统的集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