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转自: www.bjtu.edu.cn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本培养计划由培养方案、教学进程计划、教学执行计划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培养方案是关于本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模式;教学进程计划是所有课程的信息和进程的详细描述;教学执行计划是按照基本学制设计的各学期课程安排建议。

第一部分:培养方案 一、        基本学制与学习年限

基本学制 四年   学习年限 3至6年

二、        学位授予

工学学士学位

三、        专业定位

作为一级学科,继续保持专业特色,挤身国内先进行列,逐步增强专业优势,提高国际知名度。

四、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计算机科学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和科学素质,较强的学习与交流能力,坚实的外语、数学、电子等理论基础,较深入地掌握计算机系统及应用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现代专业技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意识,学生毕业后,能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级和应用级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五、 毕业生应具备的业务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技术; 3、掌握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本方法; 4、掌握研究和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本方法; 5、了解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前沿动态; 7、具有初步的计算机应用类项目的规划和设计能力。 8、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9、具有获取信息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六、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1、

基本框架 2 框架说明 (1) 学分分布

总学分19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01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51.3%;实践教学40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20.5%;理论与实践教学通选学分为54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28.2%。因此,理论教学最多15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79.5%;实践教学最多9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48.7%。 从性质上看,选修课60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30.8%。 具体学分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学分分布

课程性质   课程层次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理论与实践 通选 合计
必修 选修 小计 必修 选修 小计
通识教育 综合基础 15 15 3 6 9 8 32
基本技能 17 17 2 2 4 23
小计 32 32 5 6 11 12 55
学科门类教育 学科门类基础 25 25 4 4 4 33
大类专业基础 36.5 36.5 5 5 12 53.5
专业 7.5 7.5   20 20 11 38.5
小计 69 69 29 29 27 125
自主教育 15 15
合计 195

注: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教学每16~18学时计1学分; 集中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每周计1学分。

(2)   必修理论课程及学位理论课程

必修理论课程32门,其中学位课程11门,共计 50学分   

序 号 课程名称 是否学位课程 学 分 总 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上机 学时 建议修 课学期 先修课程
1 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 1.5 24 24 1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 32 32 2
3 政治经济学原理 2 32 32 4
4 毛泽东思想概论 1.5 24 24 3
5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5 40 40 5
6 法律基础 1.5 24 24 6
7 形势教育 1 56 56 1-7
8 军事理论 1 16 16 1
9 体育Ⅰ 2 32 32 1
10 大学英语Ⅰ,Ⅱ,Ⅲ,Ⅳ 16 64*4 256 1-4
11 微积分(B) Ⅰ,Ⅱ 10 160 160 1-2
12 大学物理(A)Ⅰ,Ⅱ 8 128 128 2-3
13 几何与代数(B) Ⅰ 3.5 56 56 1 微积分
14 随机数学(B)Ⅰ 3.5 56 56 4 微积分
15 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Ⅰ,Ⅱ 1 16 16 1,4
16 科研技能培训Ⅰ,Ⅱ 1 16 16 4,5
17 电路分析基础 3 48 48 2
18 模拟电子技术 3 48 48 3
19 数字电子技术 3 48 48 3 电路分析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
20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3 48 40 8 1
21 图论及其算法 1 . 5 24 24 4 微积分
22 离散数学 4 64 64 3 微积分
23 数据结构(A) 4 64 52 12 5 高级语言
24 计算机组成原理 3 48 48 4 数字逻辑电路
25 操作系统 4 64 64 6 数据结构 汇编语言
26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2 32 24 10 4 计算机组成原理
27 编译原理 3 48 48 6 高级语言 数据结构
28 计算机体系结构 2 32 32 6 计算机组成原理
29 接口技术 2 32 32 5 组成原理 汇编语言
30 数据库系统原理 2 32 32 6 操作系统 编译原理
31 计算机网络原理 2 32 32 5 操作系统
32 软件工程 1.5 24 24 7 数据库原理
3 )必修实践课程及学位实践课程 共计 22 学分
序 号 课程名称 是否学位课程 学 分 周数 总 学时 实验 学时 上机 学时 建议修 课学期 先修课程
1 军事训练 3 3 2
2 电子工艺实习 1 2 3
3 英语四级认证 1 4
4 物理实验Ⅰ,Ⅱ 4 64 64 2-3 大学物理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B) 1 16 16 3 模拟电子技术
5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B) 1 16 16 3 数字电子技术
6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1 16 16 4 计算机组成原理
7 操作系统实验 1 16 16 6 操作系统
8 编译原理实验 1 16 16 6 编译原理
9 接口技术实验 1 16 16 5 接口技术
10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 1 16 16 6 数据库系统原理
11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 1 16 16 5 计算机网络原理
12 软件工程实践 1 16 16 7 软件工程
13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16 8
4 选修课程(含理论与实践)的组织与时间安排

本框架按教学层次设置了综合基础、基本技能、学科门类基础、大类专业基础、专业特色和专业扩展6类选修课程模块,各模块均包含理论与实践选修课程。其中,综合基础、基本技能及学科门类基础选修课程为全校性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经济与管理、自然科学、国防建设、体育、英语、计算机技术、数学、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理论与实践选修课程;大类专业基础、专业特色和专业拓展选修课程大多为学院开设的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电子技术基础类、计算机数学类、计算机软件类、计算机硬件类、计算机网络类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还包括软件工程专业、生物医学专业、通信技术专业和自动控制专业的拓展课程。 此外,还为有不同基础与需要的学生开设了基于研究的选修课程,以及加强有关公共基础、专业基础方面的选修课程和专业对口性较强的选修课程。 本框架根据选修课程的选学范围要求分为模块选修和非模块选修(通选)两种,共计60学分。其中,模块选修指在相应模块的课程范围内选择课程,并有最低的学分要求;非模块选修(通选)则不受上述选修课程模块的限制,可通过选修全校各类课程、各学院开设的课程,以及参加学校认可的学科竞赛、证书认证、科技活动、社团活动等各种课外活动来获取学分。本框架中的自主教育层即属于非模块选修(通选)的范畴。 这里有必要指出,在综合基础与基本技能选修课程模块中,体育类选修课程又有最低学分要求,亦即规定了必选学分。 全校性选修课程每学期开设一次;学院选修课程每学年开设一次,并在教学执行计划中列出。各教学模块选修课程的总学分数均比各教学模块要求学生完成的选修学分数高出至少2倍以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七、课程组合要求与建议

本培养方案在学习年限、课程组合、课程学习时间安排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学生应根据自身特点及毕业志向(如提前或延期毕业、保研、考研、就业、选学第二专业等)组合课程,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案和学习计划。学生在进行必修课程的进程设计和选修课程的选择安排时,要注意课程的先后修关系和知识的系统性,尤其要注意设计好自主教育选学模块。具体建议如下: (1)   计划四年完成学业的学生,第一学期至第六学期每学期所安排的总学分建议控制在25~27之间,第七学期建议控制在20~21,第八学期建议控制在16~17。学生对每学期的选课模块应合理搭配,以保证在四年内完成各教学模块对选修学分的要求。同时也要注意校、院两级选修课程的适当搭配,一般每学期选学的全校性选修课程不要超过6学分。 (2)   计划提前毕业的学生,每学期所安排的总学分建议控制在32 ~34之间。学生应根据必修课程的先后修关系确定必修课程的学习进程,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每学期安排的必修课程情况确定选修课程。 (3)   拟保研或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的学生,应注重基础课程及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特别要在数学、英语、计算机三个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七学期最好能根据导师的指导,选修若干门专业拓展课程,积极参加科研实践,开展基于研究的学习与实践,为今后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作好准备。 (4)   拟考研的学生,应于第六学期前完成必修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除外),并基本修满培养方案各模块要求的学分。第七学期可通过选修两课综合训练、英语综合训练、数学综合训练等校选课程以及专业基础综合训练等院选课程进一步夯实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为考研作好准备。 (5)   拟毕业后就业的学生,应结合就业意愿加强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特色课程的学习。在第七学期的第八周之前基本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学分和各教学模块要求的选修学分,同时要加强拟就业领域相应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积极为就业创造条件。第七学期后八周,学生应根据就业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对口课程的学习,并可选择就业实习,为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6)   拟选学第二专业的学生,可利用自主教育学分有意识地选学第二专业要求的课程。对于原专业与第二专业培养方案中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建议选学学分要求高的课程,以满足两个专业的共同要求。 (7)   拟参加学校与国外大学本科生交流项目的学生,应加强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特别要通过英语技能训练,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学好对方所要求的一些课程,为到国外大学学习作好准备。

八、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1 .文化素质培养

培养方案中,除在通识教育层增设了人文科学与艺术方面课程供学生选修,以弥补工科大学生文化、艺术知识不足外,还采取了如下几项措施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1)   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对语文程度达不到要求的学生,明确了选修大学语文课的规定; (2)   向学生推荐人文书籍阅读目录,指导每位学生每学年至少读一本中外文学名著或文化、艺术基本理论方面的书籍,并根据读书心得及有关考核评定学分; (3)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文化、艺术类社团活动,并视参与程度给予相应学分; (4)   举办写作、演讲、辩论等竞赛,对参加者和取得成绩者给予相应学分; (5)   鼓励学生积极向校报和校外报刊杂志投稿,对稿件被采用的学生给予相应学分。

2 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培养方案中,除在通识教育层和学科门类基础教育层增设了有关理论与实践课程供学生选修之外,还采取如下多项措施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1)   在大类专业基础、专业主修和专业特色的各层教学中,大幅度增设了实践教学课程,尤其是综合性的课程设计,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   在本学科专业的各类实验室,增设开放(自主)实验项目,鼓励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并根据实验项目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学分; (3)   通过开设的综合实践课程及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与团队精神; (4)   鼓励学生参加有关的技能培训以及国家、省(市)、国内外知名企业组织的相应证书考试,并给予学分; (5)   推出就业实习、挂职锻炼和兼职助学等新的社会实践项目,并根据实践时间和效果给予相应学分; (6)   开设“科研技能训练”系列讲座,帮助学生掌握科技文献检索、数据采集与分析、科研报告与科技论文撰写等开展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技能; (7)   在大学二、三年级中,选拔学有余力、能力强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选修基于研究方面的课程、参与科研实践以及提前进行毕业设计等办法,结合免试推荐研究生工作,培养一批有科研潜质的尖子学生。

九、毕业及学位标准

1 .毕业标准

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学分并符合学校学籍与学生管理条例的学生,可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2 .学位标准

达到学位课程成绩要求并符合学校学籍与学位管理条例的毕业生,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十、选学第二专业要求

选本专业为第二专业的学生,除修满原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学分外,还要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以下课程的学习: (1)   学位课程(理论与实践); (2)   大类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和专业主修课程(理论与实践); (3)   专业特色课程(理论与实践共选修14学分)。 若原专业有与上述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可由学院根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认定,亦即原专业有关课程档次只有在不低于第二专业相应课程档次的情况下,才可以被认定。

附件一:全校通识教育中的综合基础选修课程(理论与实践)节选 附件二:全校通识教育中的基本技能选修课程(理论与实践)节选 附件三:学科门类基础选修课程(理论与实践) 附件四: 2003 年认定的证书认定目录 第三部分:教学执行计划

本教学执行计划按基本学制设计,学生可参照该计划合理安排学习进程。拟四年毕业的学生可基本按照该计划执行,拟提前或推迟毕业的学生可参照该计划进行调整。 基本学制四年共包含八个学期。其中,第一至第六学期的前18周主要用于理论教学,后3周主要用于实践教学。第七学期分成两个半学期,前8周主要安排学院的选修课程;后13周供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选修保研、考研和就业等方面的相关课程;第八学期主要安排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学期和第四学期将各安排8学时的专业导论课。其中,第一学期的专业导论课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本大类专业培养计划的内容与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在校期间的学习计划;第四学期的专业导论课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使之较深入地了解本大类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并结合个人的发展意愿,制定出后期的学习计划。 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将各安排8学时的科研技能训练课。其中,第四学期的科研技能训练课主要帮助学生掌握科技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第五学期的科研技能训练课主要帮助学生掌握科研报告、科技论文撰写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为学生提前参与科研、撰写科技论文作好准备,同时,也为第八学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各学期教学执行计划如以下各表所示。   秋季  第一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 学时 上机 学时 开课 周次 每周学时 先修课程
61L001T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必修 1.5 24 24 3-15 2
60L008T 体育Ⅰ 必修 2 32 32 3-18 2
62L013T 大学英语Ⅰ 必修 4 64 64 3-20 4
73L177Q 微积分(B) Ⅰ 必修 5 80 80 3-20 5
73L116Q 几何与代数(B)Ⅰ 必修 3.5 56 56 3-20 4 微机分
00L001T 军事理论 必修 1 16 16 21 16
80L117Q 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Ⅰ 必修 0.5 8 8 3-6 2
80L115Q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必修 3 48 38 10 3-20 3
61L007T 形势教育 必修
计算机技术类 选修
综合基础类 选修
     建议修满学分 必修20.5学分+选修4学分

注:前2周为新生入学及入学教育时间,21周为军事理论,19-20周为学校集中复习、考试时间。   春季  第二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 学时 上机 学时 开课 周次 每周学时 先修课程
61L002T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必修 2 32 32 1-18 2
62L014T 大学英语Ⅱ 必修 4 64 64 1-18 4
73L178Q 微积分(B) Ⅱ 必修 5 80 80 1-18 6
73L149Q 大学物理(B)I 必修 4 64 64 1-18 4
73S188Q 物理实验(B)I 必修 2 32 4 28 1-16 2 大学物理(B)I
14L106Q 电路分析基础(A) 必修 3 48 48 1-9 4
00S053T 军训 必修 3 19-21
61L007T 形势教育 必修 1-16
80L003T C语言程序设计 选修 2 32 24 8 1-9 4
体育类 选修
综合基础类 选修
其他选修课 选修
     建议修满学分 必修23学分(包含军训3分)+选修4学分

17-18周为学校集中复习、考试时间,军事训练为19-21周。 秋季  第三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 学时 上机 学时 开课 周次 每周学时 先修课程
61L003T 毛泽东思想概论 必修 1.5 24 24 1-13 2
62L015T 大学英语Ⅲ 必修 4 64 64 1-18 4
73L150Q 大学物理(B)Ⅱ 必修 4 64 64 1-18 4
73S189Q 物理实验(B)Ⅱ 必修 2 32 4 28 1-16 2 大学物理(B)Ⅱ
14L120Q 模拟电子技术(A) 必修 3 48 48 1-13 4
14S156Q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A) 必修 1 16 16 4-12 2 模拟电子技术
14L123Q 数字电子技术(A) 必修 3 48 48 4-18 4 模拟电子技术
14S157Q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A) 必修 1 16 16 8-16 2 数字电子技术
14S017T 工程素质训练Ⅰ 必修 1 20-21
70L191Q 离散数学(A) 必修 4 64 64 1-18 4 微积分
61L007T 形势教育 必修 1-16
10L140Q 信号与系统( C) 选修 2 32 8-16 4 电路分析基础
80L008T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选修 2 32 1-9 4 C语言程序设计
体育类 选修
其他选修课程 选修
建议修满学分                     必修 24.5+选修4

  17-18周为学校集中复习、考试时间,20-21周为工程素质训练。   春季  第四学期                                                (教学18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 学时 上机 学时 开课 周次 每周学时 先修课程
61L004T 政治经济学原理 必修 2 32 32 1-18 2
62L016T 大学英语Ⅳ 必修 4 64 64 1-18 4
73L192Q 随机数学(B) 必修 3.5 56 56 1-18 4
80L121Q 计算机组成原理(A) 必修 3 48 48 1-18 3 数字逻辑电路
80S145Q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必修 1 16 16 8-16 2 计算机组成原理
80L134Q 图论及算法 必修 1.5 24 24 1-7 4 离散数学
80L116Q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必修 2 32 8-16 4 计算机组成原理
80L118Q 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II 必修 0.5 8 8 1-4 2
80S301T 科研技能训练 必修 0.5 8 8 5-8 2
62S190T 英语四级认证 必修 1
61L007T 形势教育 必修 1-16
10L128Q 通信技术基础 选修 2 32 8-16 4
80L006T JAVA语言程序设计 选修 2 32 16 16 1-9 2 面向对象程序
80S142Q 电路原理及PCB技术实践 选修 1 16 8 8 12-15 4 电子技术基础
80S153Q 图论算法课程设计 选修 1 16 8 8  8-11 4 图论+C语言
80S144Q 计算机网络技术 基础实验 选修 1 16 8 8 19-21 6 计算科学引论
80S152Q 数据库应用基础 选修 1 16 8 8 19-21 6
80S154Q 微机原理实验 选修 1 16 8 8 19-21- 6 组成原理+汇编语言
体育类 选修
其他选修课程
建议修满学分                  必修19+选修8

17-18周为学校集中复习、考试时间,其他课程停课两周。 秋季  第五学期                                                        (教学18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 学时 上机 学时 开课 周次 每周学时 先修课程
61L005T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必修 2.5 40 40 1-18 3
80L129Q 数据结构(A) 必修 4 64 64 1-18 4 高级语言
80L303Q 计算机网络原理 必修 2 32 1-18 2 计算机组成原理
80L302Q 接口技术 必修 2 32 1-18 2 汇编语言
80S307Q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 必修 1 16 16 9-16 2 计算机网络原理
80S306Q 接口技术实验 必修 1 16 16 9-16 2 接口技术
80S301T 科研技能训练 必修 0.5 8 8 1-4 2
61L007T 形势教育 必修 1-16
80L112Q 单片机原理 选修 2 32 32 8-16 4 计算机组成原理
80L019T 计算机图形学 选修 2 32 24 16 8-16 4 高级语言
10L124Q 数字信号处理(B) 选修 2 32 1-9 2 信号与系统
80L137Q 语音信号处理 选修 2 32 32 8-16 4
80L114Q 多媒体技术(B) 选修 2 32 20 12 8-16 3
80L314Q 计算机安全保密 选修 2 32 32 1-9 4
80L313Q 计算机控制技术 选修 2 32 24 8 8-16 4
80L005T DELPHI程序设计(B) 选修 2 32 16 16 12-21 4 高级语言
80S148Q 软件应用课程设计 选修 1.5 24 12 12 14-21 4 高级语言 数据结构
80S156Q 硬件应用课程设计 选修 1.5 24 12 12 14-21 4 汇编语言 接口技术
其他选修课程 选修
建议修满学分                              必修13+选修14

 17-18周为学校集中复习、考试时间,其他课程停课两周。  春季  第六学期                                                     (教学18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 学时 上机 学时 开课 周次 每周学时 先修课程
61L006T 法律基础 必修 1.5 24 24 1-13 2
61L007T 形势教育 必修 1-16
80L119Q 计算机体系结构 必修 2 32 32 1-9 4 接口技术
80L108Q 操作系统(A) 必修 4 64 1-16 1-18 4 数据结构+接口
80S140Q 操作系统实验 必修 1 16 16 8-16 4 操作系统
80L107Q 编译原理 必修 3 48 32 1-18 3 数据结构
80S139Q 编译原理实验 必修 1 16 16 8-16 4 编译原理
80L304Q 数据库系统原理 必修 2 32 32 1-11 3 数据结构
80S308Q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 必修 1 16 16 12-18 3 数据库原理
80L135Q 现场总线技术 选修 1.5 24 24 8-16 4 接口技术
80L315Q 计算机辅助造型与动画设计 选修 2 32 12 12 8-16 4 计算机图形学
80L312Q 诊断与容错 选修 2 32 32 1-9 4
80L316Q 人工智能 选修 2 32 32 1-9 4
80S335Q 网络安全与管理 选修 2 32 20 12 1-9 4 计算机网络原理
80S331Q ORACLE实践 选修 2 32 20 12 12-21 数据库原理
80S147Q 软件系统课程设计 选修 2 32 12 20 12-21 编译+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
80S155Q 硬件系统课程设计 选修 2 32 12 20 12-21 接口技术+系统结构
其他选修课程 选修
建议修满学分                           必修15.5+选修10

 17-18周为学校集中复习、考试时间,其他课程停课两周。  秋季  第七学期                                                      (教学18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 学时 上机 学时 开课 周次 每周学时 先修课程
80L305Q 软件工程 必修 1.5 24 24 1-9 3 数据库原理
80S309Q 软件工程实践 必修 1 16 16 1-9 2 软件工程
61L007T 形势教育 必修 1 1-16
80L311Q MPI并行程序设计 选修 2 32 16 16 1-9 4 体系结构
80S334Q 嵌入式计算机技术 选修 1.5 24 12 12 1-9 4
80S332Q UNIX编程 选修 2 32 16 16 1-8 4 操作系统
80S333Q WEB Logic技术实践 选修 2 32 16 16 1-8 4 软件工程
80L322Q 计算机软件保护 选修 2 32 32 1-9 4
80L321Q 网络新技术 选修 2 32 20 12 1-9 4 计算机网络原理
80L319Q 数据仓库 选修 2 32 32 10-18 4
80L320Q 专家系统 选修 2 32 32 10-18 4
80L317Q 数据库系统实现 选修 2 32 32 10-18 16
80L318Q 数字图像处理 选修 2 32 32 10-18 16
80S337Q 软件综合实践 选修 2 32 32 1-9 8
80S336Q 硬件综合实践 选修 2 32 32 1-9 8
80S338Q 网络综合实践 选修 2 32 32 1-9 8
61S009T 两课综合训练 选修 4 64 64 1-21 4
73S193Q 数学综合训练 选修 5 80 80 1-21 5
80L138Q 专业综合训练 选修 2 32 32 9-21 4
科研实践 选修
就业实习 选修
法规测试 选修
全校性选修课程 选修
建议修满学分                必修3.5+选修16

春季  第八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 学时 上机 学时 开课 周次 每周学时 先修课程
80S310Q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必修 16 200 1-18
就业指导 选学 1
就业实习 选修
毕业教育   19
建议修满学分                必修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