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C++多态之动态绑定

动态绑定:

定义:

动态绑定是将一个过程调用与相应代码链接起来的行为。是指与给定的过程调用相关联的代码,只有在运行期才可知的一种绑定,它是多态实现的具体形式。

原理:

C++中,通过基类的引用或指针调用虚函数时,发生动态绑定。引用(或指针)既可以指向基类对象也可以指向派生类对象,这一事实是动态绑定的关键。用引用(或指针)调用的虚函数在运行时确定,被调用的函数是引用(或指针)所指对的实际类型所定义的。

C++中动态绑定是通过虚函数实现的。而虚函数是通过一张虚函数表实现的。这个表中记录了虚函数的地址,解决继承、覆盖的问题,保证动态绑定时能够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调用正确的函数。

在C++的标准规格说明书中说到,编译器必需要保证虚函数表的指针存在于对象实例中最前面的位置(这是为了保证正确取到虚函数的偏移量)。这意味着我们通过对象实例的地址得到这张虚函数表,然后就可以遍历其中函数指针,并调用相应的函数。

缺点:

1.动态绑定在函数调用时需要在虚函数表中查找,所以性能比静态函数调用稍低。

2.通过基类类型的指针访问派生类自己的虚函数将发生错误。

虚函数、动态绑定、运行时多态之间的关系:

虚函数是动态绑定的基础;动态绑定是实现运行时多态的基础。

动态绑定两个条件:

(1) 只有虚函数才能进行动态绑定,非虚函数不进行动态绑定。

(2) 必须通过基类类型的引用或指针进行函数调用。

对应的有静态绑定

静态绑定是指不需要考虑表达式的执行期语义,仅分析程序文本而决定的表达式类型。静态绑定仅依赖于包含表达式的程序文本的形式,而在程序运行时不会改变。简单的讲,就是上下文无关,在编译时就可以确定其类型。

动态绑定与静态绑定

静态绑定:编译时绑定,通过对象调用

动态绑定:运行时绑定,通过地址实现

示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f1()
    {
        cout<<"Base"<<endl;
    }
};
class Drived1:public Base
{
public:
    void f1()
    {
        cout<<"Drived1"<<endl;
    }
};
class Drived2:public Base
{
public:
    void f1()
    {
        cout<<"Drived2"<<endl;
    }
};
void Test(Base* pB)
{
    pB->f1 ();
}
int main()
{
    Base b;
    Drived1 d1;
    Drived2 d2;
    Test(&b);
    Test(&d1);
    Test(&d2);
    return ;
}
           

输出结果:

Base

Drived1

Drived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