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式机会

没有什么永垂不朽

一、中国式机会

大概只有回家才有机会看看电视。

这是一篇随笔,有关最近一周看的综艺以及了解到的APP,可以算观后感 …

忘记什么时候开始关注 罗辑思维 ,也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养成了听他的每天60s,有时候觉得简直金句,感慨之余,脑洞大开;他的罗辑思维和奇葩说一样会看到不一样的观点

有时候觉得醍醐灌顶,细细品味之后不过是正确的废话

Anyway,最近看的几个综艺、APP及电影又让我想到,罗振宇在2017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提到的“中国式机会”

中国式机会

他说,有些问题只有中国有、只有中国的公司能解决,也只有在中国能做到效益最大化。

二、实例 – APP

必须要说一说 快手 了!!!

快手的累计用户达到7亿,日活跃用户数量(DAU)1个多亿,目前全中国满座日活过亿,用户时长超过1个小时的只有5个APP:微信、QQ、腾讯视频、淘宝和快手

快手的用户量如此之大我是震惊的,特别是下载快手之后

中国式机会

简单至极的页面,随处可见粗糙的短视频,美感缺缺的视频画面,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剪辑,还有嘈杂的背景乐和无厘头的自娱自乐,记录着大多数人平常的生活

但,快手的日活量说明,快手不是“少数派”而是“大多数”,腾讯领投快手,高额的融资数额无疑说明快手是成功的……

文化圈儿的人儿可能想不通快手怎么就这么受大众喜爱呢?为什么是快手而不是很多其他类APP呢?

中国式机会

快手创始人宿华的一个故事也许能告诉我们快手背后所隐藏的魅力,宿华每天在快手观看一个老头表演拉二胡,有一天他发现老人每次的视频都是自拍,他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个独居老人,罗胖讲“他可能有微信,但是那些人未必愿意陪他聊天,而感到孤独感是每天都有的。但是,他每天在快手上直播,有几万人看,给他点歌,刷礼物,他成了一个不孤独的老头。”

是啊,正如宿华向外宣示的“快手–记录世界 记录你”

我想,快手不过是一个给真实存在在这个世界的平凡的人一个分享生活、展示自我的平台,有人为出名博关注,但也有人是因为在这里可以不用担心被嘲笑,可以忘记粗糙的生活可以忘记孤独寂寞。

在这里,更能体现今多元化的社会,多元化的中国,也让多数人有被关注的机会,多数平凡的人更可能 被世界看到

《十三邀》中马东对话回答许知远对当下娱乐“粗鄙化”的提问,回答的“95%和5%”理论很有意思,他说,我们一直忽视了一点,在不久之前,中国的识字率一直没有超过5%,在古代中国文化的传播就仅仅由那5%的享有。普罗大众并没有知识分子的情怀,市场上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如许知远盼望的精英文化。这个世界上大约只有5%的人有愿望积累知识,了解过去。那95%的人就是在活着,就是在生活。只是今天有了技术通道,所以他们的声音被你看到了。

马东的话里也告诉我们另一个事实,95%占着社会的大多数,是这个社会的主要成员,真正了解那95%才更能抓住机会。

三、实例 – 综艺、电影

电影

《前任3:再见前任》豆瓣评分仅5.7,票房高达15亿黑马般杀出来,

反超豆瓣7.8评分的《芳华》

冯小刚导演之前的一番话也是尖酸有理呢

中国式机会

综艺

除了《十三邀》 ,当然要谈一谈《国家宝藏》。

《国家宝藏》是我最近很喜欢的一档节目,新颖的节目形式,吸引人的国宝守护人演绎的文物前世今生,真的“让文物活起来”,真的“让文化流动开来”

相比枯燥的纪录片,这种形式无疑更能达到宣传文化、传承文化的目的

四、总结

什么是中国式机会?

如何抓住中国式机会?

我想只有深入了解,立体思考中国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才能领悟透。

上一篇: 中国式
下一篇: 中国式浪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