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Busybox制作根文件系统时,/etc目录非常重要,它包含了嵌入式Linux启动所需的配置文件及脚本.由于init进程,或者说linuxrc程序会解析inittab文件,因此就从/etc/inittab文件开始说起.
(1)文件/etc/inittab
该文件是init进程需要解析的文件,它的每个条目都是一个脚本或可执行程序,详见博客"inittab文件".
|
(2)文件/etc/init.d/rcS
该文件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将不同的文件系统挂载到根文件系统下的某个目录内;二是新建kernel所需的目录,这些目录都是kernel运行过程中所必须的.
|
(3)文件/etc/fstab
在文件/etc/init.d/rcS中执行mount –a时,就会按照文件/etc/fstab内容挂载相应的文件系统.
|
<1>fstab文件的格式:
device Mount Point filesystem parameters dump fsck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2>文件/etc/fstab就是使用mount将设备载入到系统的某个载入点所需执行的命令内容,将这些内容都写到/etc/fstab里,使得系统一启动就主动载入.
<3>参数dump的值表示是否允许使用dump命令进行系统备份.dump命令会根据对/etc/fstab的设置值,去选择是否要将该分区进行备份.0表示不要dump备份,1或2表示要进行dump备份.
<4>参数fsck的值表示是否允许以fsck检验分区内的文件系统是否完整.其中,根文件系统必须进行检验,其它文件系统可以不需要检验.0表示不要检验,1或2表示要进行检验.
(4)文件/etc/passwd
当用户以telnet或ssh登录主机时,系统会出现一login画面来输入账号,此时输入账号和密码后,Linux会执行以下动作:
<1>先找/etc/passwd内是否有该账号,如果有,则将该账号与对应的UID(user ID)和GID(Group ID)读出,并将该账号的家目录与shell设置也一起读出.
<2>核对密码表,此时Linux会进入/etc/shadow中查找对应的账号与UID,然后核对已输入的密码与里面的密码是否一致.
<3>若一切相符,就进入shell控制阶段.
下面就来分别简述这两个文件的含义.
<1>/etc/passwd
|
该文件的构造如上所示,每一行都表示一个账号,有几行就表示系统中有几个账号.注意,里面的很多账号都是系统必须使用的,称作系统账号.在每个Linux系统中都会有第一行,就是root系统管理员行,每行有7个部分,用":"隔开.
1、账号名称:root表示默认的系统管理员的账号名称.
2、密码:x表示密码已经移动到shadow这个加密后的文件中了.
3、UID:当UID=0时,表示root
4、GID:与/etc/group有关,用于规范用户组.
5、用户信息说明栏:用于解释该账号的意义.
6、家目录:用户的家目录.root用户的家目录就是/root.
7、Shell:默认使用/bin/bash来执行命令. <2>/etc/shadow
|
该文件属于加密文件,每个账号的密码均在该文件中,这里不再赘述. (5)/etc/prof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