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JVM常量池、Class常量池、运行时常量池

详解JVM常量池、Class常量池、运行时常量池、字符串常量池(心血总结)

常量池,也叫 Class 常量池(常量池==Class常量池)。Java文件被编译成 Class文件,Class文件中除了包含类的版本、字段、方法、接口等描述信息外,还有一项就是常量池,常量池是当Class文件被Java虚拟机加载进来后存放在方法区 各种字面量 (Literal)和 符号引用 。

在Class文件结构中,最头的4个字节用于 存储魔数 (Magic Number),,用于确定一个文件是否能被JVM接受,再接着4个字节用于 存储版本号,前2个字节存储次版本号,后2个存储主版本号,再接着是用于存放常量的常量池常量池主要用于存放两大类常量:字面量和符号引用量,字面量相当于Java语言层面常量的概念,如文本字符串,声明为final的常量值等,符号引用则属于编译原理方面的概念。如下

JVM常量池、Class常量池、运行时常量池

2.运行时常量池

2.1运行时常量池的简介

运行时常量池是方法区的一部分。运行时常量池是当Class文件被加载到内存后,Java虚拟机会 将Class文件常量池里的内容转移到运行时常量池里(运行时常量池也是每个类都有一个)。运行时常量池相对于Class文件常量池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具备动态性,Java语言并不要求常量一定只有编译期才能产生,也就是并非预置入Class文件中常量池的内容才能进入方法区运行时常量池,运行期间也可能将新的常量放入池中

2.2方法区的Class文件信息,Class常量池和运行时常量池的三者关系

JVM常量池、Class常量池、运行时常量池

字符串常量池

3.1字符串常量池的简介

字符串常量池又称为:字符串池,全局字符串池,英文也叫String Pool。 在工作中,String类是我们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种对象类型。JVM为了提升性能和减少内存开销,避免字符串的重复创建,其维护了一块特殊的内存空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核心:字符串常量池。字符串常量池由String类私有的维护。

我们理清几个概念:

在JDK7之前字符串常量池是在永久代里边的,但是在JDK7之后,把字符串常量池分进了堆里边。看下面两张图:

JVM常量池、Class常量池、运行时常量池
JVM常量池、Class常量池、运行时常量池

我们知道,在Java中有两种创建字符串对象的方式:

采用字面值的方式赋值

采用new关键字新建一个字符串对象。这两种方式在性能和内存占用方面存在着差别。

3.2采用字面值的方式创建字符串对象

package Oneday;
public class 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1="aaa";
        String str2="aaa";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
}
运行结果:
true

           

采用字面值的方式创建一个字符串时,JVM首先会去字符串池中查找是否存在"aaa"这个对象,如果不存在,则在字符串池中创建"aaa"这个对象,然后将池中"aaa"这个对象的引用地址返回给字符串常量str,这样str会指向池中"aaa"这个字符串对象;如果存在,则不创建任何对象,直接将池中"aaa"这个对象的地址返回,赋给字符串常量。

对于上述的例子:这是因为,创建字符串对象str2时,字符串池中已经存在"aaa"这个对象,直接把对象"aaa"的引用地址返回给str2,这样str2指向了池中"aaa"这个对象,也就是说str1和str2指向了同一个对象,因此语句System.out.println(str1== str2)输出:true

3.3采用new关键字新建一个字符串对象

package Oneday;
public class 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1=new String("aaa");
        String str2=new String("aaa");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
}
运行结果:
false

           

采用new关键字新建一个字符串对象时,JVM首先在字符串常量池中查找有没有"aaa"这个字符串对象,如果有,则不在池中再去创建"aaa"这个对象了,直接在堆中创建一个"aaa"字符串对象,然后将堆中的这个"aaa"对象的地址返回赋给引用str1,这样,str1就指向了堆中创建的这个"aaa"字符串对象;如果没有,则首先在字符串常量池池中创建一个"aaa"字符串对象,然后再在堆中创建一个"aaa"字符串对象,然后将堆中这个"aaa"字符串对象的地址返回赋给str1引用,这样,str1指向了堆中创建的这个"aaa"字符串对象。

对于上述的例子:

因为,采用new关键字创建对象时,每次new出来的都是一个新的对象,也即是说引用str1和str2指向的是两个不同的对象,因此语句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2)输出:false

字符串池的实现有一个前提条件:String对象是不可变的。因为这样可以保证多个引用可以同时指向字符串池中的同一个对象。如果字符串是可变的,那么一个引用操作改变了对象的值,对其他引用会有影响,这样显然是不合理的。

3.4字符串池的优缺点

字符串池的优点就是避免了相同内容的字符串的创建,节省了内存,省去了创建相同字符串的时间,同时提升了性能;另一方面,字符串池的缺点就是增加了JVM在常量池中遍历对象所需要的时间,不过其时间成本相比而言比较低。

4字符串常量池和运行时常量池之间的藕断丝连

博主为啥要把他俩放在一起讲呢,主要是随着JDK的改朝换代,字符串常量池有很大的变动,和运行时常量池有关。而且网上众说纷纭,我真的在看的时候ctm了,所以博主花很长时间把这一块讲明白,如果有错误或者异议可以通知博主。博主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参与讨论

4.1常量池和字符串常量池的版本变化

  • 在JDK1.7之前运行时常量池逻辑包含字符串常量池存放在方法区, 此时hotspot虚拟机对方法区的实现为永久代
  • 在JDK1.7 字符串常量池被从方法区拿到了堆中, 这里没有提到运行时常量池,也就是说 字符串常量池被单独拿到堆,运行时常量池剩下的东西还在方法区, 也就是hotspot中的永久代
  • 在JDK1.8 hotspot移除了永久代用元空间(Metaspace)取而代之, 这时候字符串常量池还在堆, 运行时常量池还在方法区, 只不过方法区的实现从永久代变成了元空间(Metaspace)

4.2String.intern在JDK6和JDK7之后的区别(重点)

JDK6和JDK7中该方法的功能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常量池位置的改变(JDK7将常量池放在了堆空间中),下面会具体说明。intern的方法返回字符串对象的规范表示形式。其中它做的事情是:首先去判断该字符串是否在常量池中存在,如果存在返回常量池中的字符串,如果在字符串常量池中不存在,先在字符串常量池中添加该字符串,然后返回引用地址
String s1 = new String("1");
s1.intern();
String s2 = "1";
System.out.println(s1 == s2);

运行结果:
JDK6运行结果:false
JDK7运行结果:false

           
方法区在逻辑上就是堆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各种jvm的实现不遵循而已

1、类加载过程

1.1、加载

查找和导入class文件。

1.2、链接

验证

检验载入的class文件的正确性,完整性。

准备

给类的静态变量分配存储空间,会赋对象类型的默认值。

解析

将class常量池中的符号引用转换成直接引用。

符号引用和直接引用的区别:

符号引用:java编译阶段不知道所引用的对象的实际地址,使用符号引用来代替

直接引用:能够直接定位到对象的指针,或相对偏移量。能定位到一个对象的内存实际地址。

1.3、初始化

对类的静态变量,代码块执行初始化操作,静态变量赋值顺序根据代码定义的顺序执行。

2、类的加载顺序

父类静态成员变量

父类静态代码块

子类静态成员变量

子类静态代码块

父类非静态成员变量

父类非静态代码块

父类构造方法

子类非静态成员变量

子类非静态代码块

子类构造方法

3、类加载时机

创建类实例-使用new关键字,反射,克隆,反序列化。

调用类的静态变量或者静态方法,或对静态变量进行赋值操作。

初始化子类时会先初始化父类。

虚拟机启时,包含main方法的启动类。

注意:

通过数组定义的引用类,不会造成类的初始化。

访问类的静态常量是不会造成类加载的。因为在编译时期,静态常量已经放入类的常量池中了。访问类静态常量其实是直接访问常量池中的常量,不需要加载类。

4、静态常量是什么时候赋值的

静态常量在编译阶段把初始值存入class文件的常量池中,在类的准备阶段,将值赋给静态变量。

5、什么是双亲委派

  1. 类加载器包括:BootstrapClassLoader、ExtensionClassLoader、 ApplicationClassLoader、自定义的类加载器。
  2. 双亲委派模型:如果一个类加载器收到了加载类的请求,首先交给父类加载器进行加载,如果父类加载器加载失败,当前类才会自己加载类。
  3. 双亲委派的作用:避免重复加载,父类已经加载子类不用加载,防止用户自定义加载器加载java核心的api,带来安全隐患。
  4. 一个类是否被加载是通过全类名和命名空间确定的,命名空间是加载类的加载器名。

6、如何自定义类加载器

继承classloader类,重写findClass方法。

final修饰的引用类型:是在堆内存new出来的;(如对象)可以被赋值一次,引用地址不可变,但对象里面的内容(如属性值)可以变。

static修饰的引用类型:是在加载类的时候,load到方法区的;是这个类的实例共有的类方法or属性;引用的地址可以变,里面具体的内容也可以变

static final修饰的引用类型:是在加载类的时候,load到方法区的(同static);可以被赋值一次,引用地址不可变,但对象里面的内容(如属性值)可以变(同final);